APP下载

新形势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013-04-29隋海波

新校园·上旬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小组长题目笔者

隋海波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运用各种方法,通过各种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极大地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一些方法,在此与大家探讨。

一、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按照具体学况,将全班学生按每四人分成一个小组,这样每个班分成的小组是11个或者12个。四个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内设小组长一人。小组长负责监督,首先看每个小组的学生谁先掌握,在组内形成竞争,然后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赛。这样由点到面,最终营造出全班同学人人参与,轻松、紧张而又积极的学习氛围,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效率不断提高。

一般来说,简单的问题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掌握,而回答问题时,个体差异就显现出来了。例如:学习“鸦片战争”一课时,全班学生都可以记住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发动者、签订的条约名称,而在学习“南京条约”时,每个组就会出现两个学生不能独立背诵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启发小组长发挥作用,有的小组长就采用四个同学先每人背一条的方法,然后增至每人两条、三条,最终四条全部掌握,省时省力,收效非常好。

二、让学生自主选择要回答的问题

教师上课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板书。笔者在这一点上很注意,通常会把全课内容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具体问题,即通常所说的知识问题化、问题要点化,所以板书很具体。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之后,笔者会在每一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看着板书的问题,自主选择进行回答。这样他们不至于被教师正好提问了没有掌握的问题而陷于被动尴尬的局面。让学生自己选择,可以让他们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因为他们不可能什么问题也不会。

例如:教学“北伐战争”这一课,本课原来的子题目是:一、黄埔军校;二、北伐战争;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笔者通过认真备课,研究发现原来的子题目有点大,尤其第二个子题目,北伐战争包含的内容太多,完全可以细分一下,于是就打破了课文的子题目,设计成这样几个题目:一、国民党一大;二、黄埔军校;三、北伐战争;四、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五、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六、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这样,在讲授第五个子题目时,很自然地就运用上了第一个和第四个,进而综合归纳,自然而然就掌握了这个问题,并且学生的思路也很清晰。

在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时,让小组成员按照笔者细分的子题目后面的具体知识点进行自主选择回答,这给了他们学习的权利,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采用师生交叉提问的方法

初二的学生具备了一些学习经验。所以,教学时可以适当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问题,然后提出问题。

1.同桌一问一答

采用这种方法既可以考察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又可以时刻督促他们做到将问题和答案统一起来。有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如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有的学生会回答成洋务运动的作用。

2.由一个学生对全班进行提问

学生自己设计的问题有时难免不合理,笔者会及时予以纠正,以免误导学生。这种做法能培养学生自行设计问题的能力,也让他们从中意识到认真听课的必要性,同时也能避免许多学生记住了答案却跟问题对不上的情况。因为要准备提问,准备回答,所以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自然形成紧张积极的学习气氛。

3.教师提问

陶行知先生说:“发展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教学中,教师每提问一次,就会给学生提供一次思考的机会。因为教师的提问总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而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大多很重视,他们认为教师提问的问题难,因此学习的时候准备得会更加仔细、充分。

四、走出课堂,开展课外探究活动

新课程要求把生活和历史紧密结合在一起,历史教学也应该把社会作为一个历史大课堂,让学生置身社会,了解历史。例如:在讲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科技成就时,布置学生了解“神十”發射的有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搜集的资料。当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有条件的还可以到历史博物馆,了解灿烂的中华文明,欣赏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教师也可以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遗迹的具体情况,让学生自己制订课题,教师进行指导,开展历史研究学习。

总之,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是一门艺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以后就愿意去探索,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牢固掌握了知识,就能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小组长题目笔者
分餐小组长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小组长的烦恼
小组长的烦恼
还是不错的
一道不等式题目的推广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