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仔猪蓝耳病与葡萄球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2013-04-29赖贤信
赖贤信
摘要:对一例哺乳仔猪蓝耳病与葡萄球菌混合感染的诊治情况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哺乳仔猪;蓝耳病;葡萄球菌病;混合感染;诊治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7-0045-01
猪葡萄球菌病又称渗出性皮炎,俗称“油淋猪”。是皮下脂肪渗出粘连尘埃、饲料等污物,皮肤常呈棕黑色,有恶臭味散发。常规治疗多能康复。蓝耳病与其混合感染时,死亡率高,且常会误诊为单一葡萄球菌感染,给疾病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现将一例哺乳仔猪蓝耳病与葡萄球菌病混合感染病例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1 发病情况
荔浦县某规模猪场存栏母猪及后备母猪80头,产房为铸铁漏缝板,地暖保温箱,卫生和保温通风条件较好。4月份产仔30头,产后4~5 d陆续有哺育仔猪出现全身皮肤黑色紧硬,共有 105头仔猪发病,死亡率较高。另一例为某小规模猪场,有存栏母猪40头,产房为水泥地板,木箱保温。有哺育仔猪99头,其中35头仔猪发病,死亡率高。
2 临床症状
初生仔猪体重1.5 kg以上,母猪营养好,母乳较充足,仔猪发育良好。出生3 d后开始发病,病初1头仔猪皮肤发红,精神沉郁,眼睛周围及耳朵皮肤发红,出现2~3 mm大小微黄色水疱,很快变为红褐色疹点,疹点较快破溃,出现黄褐色脂性分泌物,引起全身皮肤发红,表面增厚。很快波及全窝仔猪发病。体温41.5 ℃,全身皮肤上粘连饲料、尘埃等污物,逐渐变成棕黑色,有恶臭味散发。后逐渐干燥、龟裂,痂皮脱落形成红色溃疡面。部份仔猪有下痢。病程长的10 d,短的5~6 d,最后因呼吸困难、衰竭而亡。发病率为35%,病死率为40%。
3 剖检病理变化
外观消瘦,心、肝、肾、脾、肺等未见异常,不拉稀的仔猪胃肠未见异常,拉稀的仔猪胃内有凝乳块,肠内有空气,肠黏膜充血,淋巴结未见明显变化。
4 实验室诊断
(1)刮取皮肤痂块于载玻片上,用5%的甘油处理后,显微镜检查未发现疥螨虫体。
(2)采病死猪心、肝、淋巴结、肺、脾等送检,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呈阳性。
(3)取心、血、肝、淋巴结组织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部分菌体呈球形,呈单个、成对或葡萄状排列,革兰氏染色呈阳性;部分菌体呈杆形,革兰氏染色呈阴性。
(4)将皮肤痂块用血液增菌培养瓶培养,浑浊生长,产气;取培养瓶中培养液接种于哥伦比亚血平板培养,长出一种灰白色花瓣样菌落,光滑,中间颜色较浓,旁边较浅;另一种形成圆形不透明、表面光滑、隆起、邊缘整齐呈金黄色的菌落。取菌落涂片染色,其细菌形态与病料所见相同。
(5)细菌鉴别。葡萄球菌鉴定:取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为阳性球菌,葡萄状排列;触酶试验阳性;玻片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故确定为葡萄球菌。
(6)药敏试验:取菌落接种于培养皿中培养48 h,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对林可霉素和头孢类敏感。
5 防治
(1)全群母猪注射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弱毒疫苗1头份/头,仔猪1日龄肌注0.5头份/头。
(2)产房及用具彻底消毒,母猪进入产房前彻底清洁体表(特别是母猪后躯),经消毒后才可进入产房。
(3)产前及产后15 d母猪料中添加利高霉素443 g/kg,以净化肠道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