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广播电视专业实验室未来发展趋势探索

2013-04-29谢沁露

商·财会 2013年7期
关键词:微传播媒介融合广播电视

谢沁露

摘要:在媒体科技不断发展及微传播发展的背景下,智能终端技术引致的媒介融合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多样化,当下信息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和软件进行受众与受众之间的小众化群体传播方式已十分流行。高校广播电视实验室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越来越受到开设有广播电视专业高校的重视。本文将探讨“微传播”及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广播电视实验室未来的发展趋势,探索出更实际更有效更科学的气候传播发展之道,提出了高校广播电视实验室建设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微传播;媒介融合;广播电视;实验室;发展

一、 前言

高校实验室是高校开展实验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重要场所,也是高校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场所。高校实验室的发展近些年普遍存在停滞不前,找不到发展方向,固守思想等一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实验室的发展,影响到学校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否更好更有效地进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媒体技术在不断发展,人们时下流行通过智能手机、社交网站、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通过博客、微博、微信、开心网、人人网等一个个社交圈关注和传播信息。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随身移动设备随时可以刷新信息、事件,老百姓关注着新闻手机报、短信、视频、彩信、二维码、微信、微博里发的一个个信息,刷屏一族由此产生。高校本是教育教学的场所,新媒体不仅仅是技术层而或者物质层面的手段和工具,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丰富的教育理念[1]。科技的进步使大家把信息科技与教育教学相联系相融合,形成新技术、新媒体、新课堂。在当今微传播和新媒体与大众传统媒体相融合的背景下,作为自身与广播电视有关的高校广播电视实验室也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与社会、学校、学生的需求,寻求出更实际更有效更科学的气候传播发展之道,提出了实验室建设的思路和方向。本文就高校广播电视实验室的情况,结合当前形势与背景,探讨“微传播”及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广播电视实验室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 高校广播电视实验室未来的发展趋势

(1)高校实验室将呈多元化综合式发展

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和发展,目前,高校实验室的发展仍以自身资源的基础与学科特点出发进行的建设和管理,吸取他校经验与本校专业现状相互结合的发展方式。受到专业的影响与限制非常明显,高校实验室的很多优势没有开发出来。未来的发展中,由于当前移动智能科技与人们的工作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实验室与高科技智能技术的关系也将更加紧密,更加科学化在推崇“科学开发、合理规划、多元发展”的規划时代,我们清楚地感受到科技已经与各行各业联系密不可分。因此,随着实验室需要改革与发展被关注,未来高校实验室的开发将是多元化的,也就是集学校(本校与他校)、学生、社会需求、普通市民百姓、微传播、新媒体科技、移动智能技术、大众传播媒介等综合因素关注与利用一体的方向发展。

(2)随着文化传播的发展而发展

文化是也是学科、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作为一个有文化内涵和创意的专业,广播电视一直是走在前沿。高校广播电视实验室也是建设文化的好场所,当前文化传播的形势良好,在“微传播”及媒介融合背景下,国家鼓励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文化和精神文化,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员,广播电视专业发展需要高校培养出优秀的广播电视人才,而广播电视人才的培养很大部分需要实践课程的培养与锻炼。广播电视实验课不能总停留原有的一些功能上,要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实验室文化和实验室为学生、学校、社会百姓文化的繁荣发展。在一系列国家文化发展政策的鼓励和推动下,高校广播电视实验室完全可以支持学校、学生支持完善高校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高实验室的使用率。尤其是与广播电视专业相关的,视听出版、视觉艺术、广告创作、影视传媒、演艺娱乐、网络、体育、会展服务等活动。在发展活动的同时,实验室也会随着发展。

(3)数字媒介与“微传播”传播将成为使用实验室的预约渠道

当代传播媒介的发展速度超乎想象,以新媒体(电脑、手机电视电影、手机报、网络电视电影、移动电视、楼宇电视、户外LED显示屏等)为首的数字时代潮流频繁更新换代,引领当下潮流。在信息量方面,众所周知,新媒体的海量信息以及其信源广、更新快、大众意见集散地等特点是之前的许多技术所不能企及的。传媒业手段更科技化,运作更市场化,理念不断潮流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微博、微信、易信、飞信等微传播以及各种社交圈的建立拓展了对任何事物传播渠道,成为传统电视的外延传播手段。在过去,高校实验室都是有老师学生上课使用才利用了实验室,有的需要提前预约,有的需要电话咨询,实验室本身没有得到开发和作用的推广,而实验室本身的功能还有很多,未来的实验室也会随着数字移动化的发展而具有快速预约、便捷使用、功能宣传与查询、资产透明、易查易借、普及时尚等特点。

(4)交流推介与整合与共赢

目前许多高校实验室都都是“各扫门前雪”,在一般不交流沟通,取长补短。“交流学习”也只是少数关注实验室发展建设动态发展的专家及学者。在实验室未来的发展趋势中,我们可以想象国内、国际的交流沟通、研究、探讨会增加,各个高校和高校之间的相互学习推荐增加。区域性的广播电视实验室之间的交流、推介、竞争、共赢也会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之一。在当前由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带来的信息爆炸的形势下,源信息为使受众便于接受而呈现出的娱乐化、生动化的态势,信息传播与接受主体已呈现出被动与主动逆转的趋势,由此影响而形成的大学生接受信息习惯,使单一的讲授式课堂教学模式已难以对大学生构成吸引,因此,及时探索和更新教育教学模式,借助新媒体手段重新占领学生们的“兴趣点”将对大学能否达成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在校外,学校可以通过与外界媒体进行合作来促进和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与传媒合办节目、合作研究项目把校外传媒日常节目的制作引进到学校中来,利用学校实验室来进行制作。在这个过程中,整个合作项目的制作过程都有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参与,这不仅使得师生都接触到最新的业界理念、节目形态和制作工艺,而且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就锻炼了就业技能,这对于学生工作后很快的上手工作很有益处。而且这种创作使得学生将平时不同时期内学习的单个知识点与技能点串联起来,达到一种综合性的知识能力融合和素质集成。[2]在此问题上,运用多媒体手段在整合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上具有优势。一方面,从学生易于接受的程度来看,多媒体格式不仅集合了影、声、文等表现形式,同时还能够跨地域、时段的灵活展现多种主题,更易与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类别 ;另一方面,从氛围营造和传承方面来看,多媒体方式能够通过影像、声乐的形式更好的渲染出特定氛围,同时也能够以便捷的方式实现网络共享和传承,弥补了现场活动时效性差、影响范围有限的不足[3]。

(5)“低碳实验”和“低损耗”形式的积极提倡者

低碳和绿色是近年来全世界公认的环保型形式,在许多行业的到推广。目前高校广播电视实验室仅承担广播电视类课程的实验耗材及其他实验损耗数量不小,主要以录像带、刻录盘、清洗带等为主。以此推算理工科类实验室更是损耗数量大。“微传播”及媒介融合背景下,许多新技术已经更新成熟,我们应该让各种类型的实验响应低碳、绿色的口号,使得环保意识不断增强,提倡降减消耗、低碳实验。例如:高校的广播电视实验室里常用的摄像机在当前仍然是使用小磁带式的录像带进行拍摄的,每盒录像带的录制时间多在60分钟,反复使用后常有拍摄不佳的情况,而后作废更新。但在近年,多家知名摄像机器材公司推出了可以直接使用SD卡和CF卡等储存卡进行录制的摄像机,完全不需要录像带的使用进行录制,并可以一次性使用多张储存卡,又可以直接连接电脑导出生成视频,不需要倒带机进行倒带处理,还可以将SD卡和CF卡隨意反复使用,大大减少了实验耗材的支出与浪费,方便快捷。可见,实验室也可以进行“低碳实验”和“绿色实验”。

三、 结语

人们常觉得世界变化太快,让人难以想象。只有顽强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新环境中运作自如。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指出核心竞争力是“在某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知识和技能,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对于高校实验室,核心竞争力就要不断的整合众人之长集于自身之上,良性发展运作才是生存之道。在相互合作中能壮大自身,塑造核心竞争力是成功所要努力的方向。许多行业已经因为新技术的到来而彻底改变,正处于发展中的新媒体对高校实验室也将带来改变。高校实验室的发展本应顺应时代、科学技术、学生需求、社会需求、百姓需求而进行建设,在新形势下符合时代的发展。当然,如何改革,如何适应也是高校实验室建设的难题,需要进行考证、研究、探索。广播电视实验室作为培养优秀广播电视工作者的重要阵地,在新技术、“微传播”及媒介融合背景下理应走在实验室改革的前列,积极探寻创新发展之道。(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毛道生. 新媒体与教学有效整合的策略[J]. 四川教育, 2013 (2-3): 49-50

[2]张化东. 广播电视实验室功能定位的探讨[J].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1 (1): 177-179

[3]刘扬.新媒体在构建大学文化中的功用浅析[J]. 青年与社会, 2013 (16): 203-204

猜你喜欢

微传播媒介融合广播电视
“微传播”时代微信平台在医学期刊中的实际应用
“微传播”环境下多功能图书馆藏品推介文案的撰写与利用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