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推动农民角色转换的研究
2013-04-29黄洁
黄洁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关注“三农”问题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形势下,农村远程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远程教育所具备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网上信息交流、网上教学和远程教育”等种种优势,使得它正呈现出迅速发展的积极态势。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角色的转换,则是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走访调查了浙江省海宁市斜桥镇华丰村、慈溪市横河镇乌玉桥村、温州市洞头县鹿西乡、宁波市象山县泗州头村(镇)等地,探讨了新农村远程教育的情况以及对农民角色转换的作用。
关键词:新农村;网络;教育;农民
一、农民角色转换的难题
2004年以,来中国政府连续颁布重要文件推动“三农”工作,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时强调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培养造就千千万万新型农民是战略性、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工作。我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已经取得了初步的发展,但也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在论证和实践中作为重点并论证出解决的办法。
1.教学资源建设相对滞后
虽然不同办学主体的现代远程教育面向的对象不同,但还是有一部分课程是相通的。通过相通课程的资源共建、共享,提高办学效益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一大特征。但目前,各远程教育办学机构之间还没有形成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
2.资源效用没有充分发挥
一方面,从事远程教育的培训机构对传统优秀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对已开发和建设的各种资源也没能做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在选择和使用各种学习资源时,存在盲目现象,忽视了学习资源的成本、质量和对学员的适应。
3.缺少精神文明建设与素质的提高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不再单纯依赖于耕地生活,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都发生了变化,也逐步走向富裕的道路,这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地方县、镇,明显的变化随处可见:私家车越来越多,道路整改越来越城市化,商厦与购物中心越来越多,消费水平逐渐上升。但与此同时,不按交通规则行驶的车辆,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或闯红灯的行人,在公共场合吸烟、吐痰、大声讲话或说粗话的场景却随处可见。在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加大经济建设和转型力度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与道德素质建设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需要寻找一条新型、活跃、辐射范围广、接收简单、与群众生活接轨的远程教育模式,对广大农民渗透文化与素质教育,帮助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完成良好的角色转换。
4.项目规划的统筹性不够,典型经验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播
由于培训需求分析不足,培训内容的相互衔接存在问题。培训内容的合理衔接是项目协调发展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从新课程培训、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到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教育技术技能培训,培训五花八门。但仔细分析,许多内容都在重复进行。再就是项目经验没有得到及时的传播,在实施中往往会没有收集其他项目已经取得的经验或教训,其他项目中好的经验不能在本项目中运用,以致教训不断地重复。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新农村建设中网络远程教育运用得如何,哪些教育课程是切实所需的,什么样的远程课堂才适合新农村的需求,新农村中农民在角色转换中如何看待网络远程课堂,只有了解了这些问题,才可以知道现在网络远程教育在新农村中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从而利用网络远程教育为新农村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2.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以案例分析、社会调查、问卷法、访谈法、文献法等方式进行研究,检验远程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角色转换中起到的作用及效果。
(1)问卷调查
针对浙江省海宁市斜桥镇华丰村、慈溪市横河镇乌玉桥村、温州市洞头县鹿西乡、宁波市象山县泗州头村(镇),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其中向村干部发放问卷30份。
(2)访谈
访谈是研究者通过口头谈话的方式从被研究者那里收集第一手研究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从而了解受访者的生活经历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通过对所选择的在各个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农民进行无结构访谈,得到了充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3)深入访谈
与四个拆迁村的群众和三个党(总)支部书记进行深入访谈。
(4)案例分析
对海宁市斜桥镇华丰村、慈溪市横河镇乌玉桥村、温州市洞头县鹿西乡、宁波市象山县泗州头村(镇)等多个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远程教育的发展及运用进行分析,归纳远程教育的内容及方式、普及状况和效果、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
三、调研分析
1.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
■
■
2.调研总结
对海宁市斜桥镇华丰村、慈溪市横河镇乌玉桥村、温州市洞头县鹿西乡、宁波市象山县泗州头村等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显示,四个村里只有60%的村民会使用电脑,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还要加强计算机网络使用方面的普及与培训。
普遍的村民认为新农村建设的成就主要是新住房,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新政策与新的生活方式也是新农村建设中比较被村民认可的。因为有了这些改变,村民自身也有很大变化,变化最大的就是大部分村民都认为自己的思想观念有很大的改变。如泗州头村的村民就更希望接触新事物,如电脑等;鹿西村的村民改变了自己的工作地点,出去创业;华丰村的村民从农民变成城镇村民。这些都是新农村建设的成就,新农村建设已深入人心,让农村发展地越来越好。
现代远程教育运用现代化手段,直接、快捷地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形象、具体地介绍农村发展中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与过去建立的光盘播放点相比,现代远程教育不仅信息量更大,在形式上更具有吸引力,而且是一条“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渠道。
但调查显示,温州市洞头县鹿西乡只有60%的村民听说过远程教育,而这些人中通过网络课堂学习的却只有一半。因此,在如今网络越来越普及的社会,远程网络教育的普及与宣传是重中之重。虽然远程教育网已经进入农村,但普通百姓对此并不是特别了解,一方面是因为电脑使用不熟练,不能播放;另一方面也说明村委对远程教育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宣传力度不够。在这次调研中,老年人与青年人对网络远程教育的认识和应用差别很大,需求也不同。青年人大多数都了解并能应用网络远程教育,提倡并喜欢这种方法,但老年人了解得比较少,需求方面倾向于健康生活知识以及生活娱乐方面的内容。
根据以上情况,首先要让农民把远程教育作为学技术、长知识的平台,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好帮手,应高度重视远程教育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各自作用,丰富教育方式,增强远程教育的影响力。这就需要做好宣传工作,让农民知道农村远程教育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教育片、文艺片的播放,增加农民的文化知识,拓宽农民的知识面,使农民接受先进科学与文化的洗礼,引导农民成为“新农民”,形成“政府引导、村民参与”的互助发展模式,大大提升村委的工作效益。另外,要注重对农民的文化教育,上级部门应该多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并且要针对农民需求,丰富“送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组织专题收看,增强远程教育的影响力;选取远程教育应用示范户,激发农民的发展意识;进一步丰富网络课件内容,吸引更多观众。这都是发展远程教育很好的措施。
四、结论与展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是我们党和国家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和长期奋斗目标。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必由之路。只有培育一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新农村建设才能真正取得实效,成为人民满意的“民心工程”。
我们在利用现代网络远程教育建设新农村的同时,还要加强宣传与普及工作,并且扩大与丰富远程教育内容。随着农民角色的转变,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科技、政策、党建、创业等知识,生活状态的改变,也使他们增加了对生活知识、娱乐活动、养生运动等方面的需求。所以在做好宣传与普及工作的同时,也要利用网络丰富农民的生活与娱乐需求,与此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新农村农民的素质,为新农村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