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髁动力钢板与髋动力钢板治疗转子下骨折的效果分析

2013-04-29王健唐岚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效果

王健 唐岚

【摘要】 目的 分析和研究髁动力钢板与髋动力钢板治疗转子下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0月转子下骨折患者92例,按使用固定材料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髋动力钢板固定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髁动力钢板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术后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2年髋关节的功能评分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2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髁动力钢板应用于转子下骨折患者的治疗中,由于其应力发散,使其骨折端比较稳定,不易变形,并且借助长拉力的螺钉,致使固定呈现三角化,其固定效果比较牢固,有效地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关键词】 髁动力钢板;髋动力钢板;转子下骨折;效果

股骨转子间的骨折易发生于老年人群,因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程度比较明显,低能量的损伤即可造成骨折。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交通事故增多,股骨转子下的骨折也呈现上升的趋势[1]。在临床上多采用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为了探讨固定方法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本文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0月转子下骨折患者92例,按使用固定材料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髋动力钢板固定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髁动力钢板固定方法进行治疗,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们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0月转子下骨折患者92例,按使用固定材料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6例,46例对照组患者,其中:男29例,女17例;年龄在26-78岁,平均年龄为59.2±11.5岁。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25例;跌伤9例;高处坠落10例;其他2例。46例观察组患者,其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在21-72岁,平均年龄为54.3±12.6岁。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27例;跌伤8例;高处坠落11例。排除标准:患者有手术禁忌症;各脏器有严重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等方面相比较,具有可比性,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髋动力钢板固定方法进行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将其臀部垫高,在髋关节的外侧行切口,暴露大转子与股骨上段,外展患肢于中立位,对骨折部位牵引复位,在大转子顶点的下外侧中央3.0cm位置作为进针点,沿股骨颈的中轴线向着股骨头的方向,置入2枚导针,经X线检查,结果满意后,按导针的扩孔,拧入颈钉并置入套筒钢板,使用螺钉给予固定,颈钉的上方加置松质骨螺钉1枚,防止旋转。

观察组患者采用髁动力钢板固定方法进行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将其臀部垫高,在股骨上段的外侧行切口,暴露股骨上段与大转子部位,在大转子的上方向股骨颈的方向置入导针1枚,让其经过肌骨矩的上方,经X线检查,结果满意后,按导针的扩孔,拧入粗螺纹钉并置入套筒钢板,使用螺钉给予固定,在其尾部放置加压的螺丝钉。

1.3 评价指标 按Harris对患者术后二年的髋关节功能给予评分,分值越高表明髋关节功能恢复越好[2]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均采用SPSS 11.0软件,将均数±标准差做为计量资料表示方法,组间的疗效判定采用t检验,将P<0.05为标准,判断组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观察组患者术后2年髋关节功能的评分为88.72±7.44分;对照组患者术后2年髋关节功能的评分为76.87±15.24分,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观察组患者术后2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 论

股骨转子部位的血运比较丰富,股骨头的缺血性坏死与骨折不愈合发生率较低,但是该部位股骨头与颈部受力时,其转子间的扭矩比较大,易破坏内外侧的骨性支持[3],若采用常规的牵引治疗方法,易造成髋内翻,且并发症较多,临床上多主张在患者身体状况允许情况下给予手术治疗,常用的内固定物有:髋钢板、髁钢板、角钢板等,采用内固定的方法给予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

髋动力钢板是专门为股骨转子间的骨折治疗而设计,能够耐受10倍的压力,但其属于偏心固定力,抗旋转的能力比较差,在术后易发生骨折部位旋转[4]。髁动力钢板其具有稳定可靠、操作简单的特点。髁动力钢板负重时,首先加压在钢板短臂,再将其分散到螺钉,因其应力比较分散,不容易造成骨折端变形,并且借助长拉力的螺钉,使其固定呈现三角化,其固定效果比较牢固[5]。从本次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术后2年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术后2年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说明了两种内固定方法均具有手术的侵袭性,但是髁动力钢板内固定,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比较好,只要做好患者围手期的处理与术后正确康复训练指导,就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 瞿创业.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治疗[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3,6(02):28.

[2] 巫开解.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J].吉林医学,2012,21(35):106-107.

[3] 王升,李强,陈长青,李建成.股骨近端锁定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3,17(01):218.

[4] 李志刚.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J].中外医学研究,2013,9(02):58-59.

[5] 王孝臣.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EvansⅠ-Ⅳ型83例体会[J].淮海医药,2013,12(01):172.

猜你喜欢

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保湿喷雾大测评!效果最惊艳的才20块!
笑吧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四种去色效果超越传统黑白照
创造逼真的长曝光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期末怎样复习效果好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3D—DSA与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