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辩证论治2例外科疾患合并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烧的体会
2013-04-29李思远
李思远
【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小柴胡汤对外科疾患合并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烧的疗效。方法对2例外科患者运用小柴胡汤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烧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后,效果明显,药后无不适,痊愈停药。结论治疗外感的小柴胡汤只要辩证得当,疗效确切,在西医外科临床上值得推广。
【关键词】外科疾患;外感高烧;辩证论治;体会;小柴胡汤
【中图分类号】R18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7-139-01
现代医学认为,发热不是病,而是许多疾病都可能出现的一种症状,一般的发热可以调动机体的中性粒细胞聚集,对机体是一种保护性生理功能,但是长期发热或高热可增加机体的耗氧量,使机体的一些酶活性降低,对机体带来不适或是一种损害。因此对于发热,一定要鉴别是何种原因引起的,再对症处理。临床诊治过程我们接触的发热原因很多,引发发热的最常见的疾病很多,不外乎是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西医治疗有时很难取得明显的疗效。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一例患者,69岁,2012/11/29因“尿频、进行性排尿困难3年,突发急性尿潴留1天”而入院就诊。入院后留置尿管,遂给予抗炎、对症、支持治疗4天,由于不慎受凉感冒后突然出现高烧,除预防感染,给予静滴双黄连1800mg、炎琥宁400mg、清开灵40mg,qd;地塞米松10mg,加管,bid;柴胡注射液2ml+安痛定注射液2ml,im tid,再配合物理降温,高烧一直不降,患者的主要症状是无汗,口干,咽不红,忽热忽冷,早凉、晚热,有轻微的咳嗽,当时考虑上呼吸道感染合并肺部或泌尿系感染,复查胸部正位片、血常规,尿培养均正常,并请呼吸内科会诊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建议遵原方案加大输液量继续治疗,并配合物理降温,未见明显好转,遵中医辩证施治,考虑是外感伤寒少阳证,舌苔白,脉弦,遂投以小柴胡汤加减(柴胡20g, 枳壳10g, 半夏12g, 黄芩10g, 桔梗15g,杏仁10g,甘草6g,青皮10g,瓜元10g,桑皮10g,白芥子10g,葛根12g,羌活10g,白芷10g)3剂,水煎服,高烧退去,停药。后行前列腺切电切术,痊愈出院。
一例患者,女,48岁,2012/ 12/ 16 因“间断性右上部疼痛不适4年余,加剧1周余”入院后行胆囊切除术治疗,术后第5天夜间不经意受凉感冒后出现高烧,西医又给予预防感染、双黄连1800mg、炎琥宁400mg、清开灵40mg,qd;地塞米松10mg,加管,bid;柴胡2ml+安痛定2ml,im ,tid;亦配合物理降温,高烧一直不降 ,复查胸片、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口不干,咽不红,有轻微的咳嗽,汗多,检查伤口正常,无渗血、渗液,考虑仍是外感伤寒少阳证,辩证施治,口苦,咽不干,舌苔白,脉弦,遂投以小柴胡汤加减(柴胡20g, 枳壳10g, 半夏12g, 黄芩10g, 桔梗15g,杏仁10g,甘草6g,青皮10g,瓜元10g,桑皮10g,白芥子10g,葛根12g,去羌活、白芷,加桂枝9g,白芍10g)3剂,水煎服,烧退去,伤口长势良好,8天后拆除缝线,治愈出院。
1.2 治疗方法
1.2.1 辩证论治:
脏腑辩证:寒热往来、胸肋苦满,心烦喜呕,口苦、咽干,舌苔白,脉象弦。少阳为三阳之枢,一旦邪犯少阳,徘回于半表半里之间,外与阳争而为寒,内与阴争而为热,故寒热往来。少阳相火郁而为热,所以口苦,咽干,目弦而胸肋苦满。胆热犯胃,胃失和降,故见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舌苔白,是邪尚未入里化热之征,脉弦是少阳经气郁而不得疏泄之故。
1.2.2 功能主治
1.2.3 药物组织及用法:
治以和解少阳为法,方用小柴胡汤加减。处方:柴胡20g, 枳壳10g, 半夏12g, 黄芩10g, 桔梗15g,杏仁10g,甘草6g,青皮10g,瓜元10g,桑皮10g,白芥子10g,葛根12g,羌活10g,白芷10g。若有汗去羌活、白芷,加桂枝9g,白芍10g,3剂,水煎服。
2治疗结果
患者药后症状恢复快,无不适,自感满意而停药。
3讨论
本案用脏腑辩证法,选用小柴胡汤方加减,应当是最恰当的选方。小柴胡汤,方出自:《伤寒论》,云:“柴胡12g、半夏、生姜、黄芩各9克,人参、炙甘草各3克,大枣12枚,每日一剂,用水煎服,早晚各服一次。本方之柴胡为少阳之专药,轻清升散,疏邪透表,故为君药。黄芩苦寒,善清少阳相火,故为臣药,配合柴胡,一散一清,共解少阳之邪。半夏和胃降逆,散结消痞,为佐药,为助君臣药攻邪之用,人参、甘草为佐,生姜、大枣为使,益胃气,生津液,和营卫,既扶正以助祛邪,实里而防邪入。如此配合,以袪邪为主,兼顾正气,以少阳为主,兼顾和胃,故可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燃汗出而解”(《伤寒论》)。少阳病,邪在半表半里之间,未有定处,往来无常,故其见证多少不一,所以《伤寒论》第101条云:“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然而总以寒热往来,苔白、脉弦为主。此外,若“胸中烦而不呕者”,是热聚于胸而气不逆,可“去半夏、人参,加瓜蒌”,开结散热以除以烦;“若渴”,是热伤津液,可“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瓜蒌根四两”,清热生津以解渴;“若不渴,外有微热者,”是兼表邪,可“去人参加桂枝,温覆取微汗”,解肌发表而不留邪;“若咳者”是肺寒气逆,可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温肺散寒止咳。在应用上述方药时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随症加减,如患者头身疼痛严重时可加葛根、羌活、白芷,咳嗽痰多时可加桔梗、杏仁;口苦、目赤时可加黄芩、夏枯草;呕吐频繁时可加枳实、竹茹等。柴胡的一次用量通常为3~10克,为减低其升发之性,宜用醋制柴胡。此外,因柴胡有升发之性,有真阴亏损、肝阳上亢之症者(如高血压等病患者)应忌用。
本案中所用此方,柴胡达20g,从方药组成看,属小柴胡汤方,但所用计量并不是小柴胡汤的原方。经方通常包括药物的组成,同时也包括计量,都有所变故。既然方中以柴胡为君药,那么柴胡的用量理应不少于他药。柴胡在方剂中剂量最大,方能显出“柴胡神物”之效。有文献报道,据现代中医药理学研究,柴胡之所以能防治感冒主要在于其具有以下几种功效:1.解热作用:柴胡中含有柴胡皂甙和挥发油,对多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均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且具有毒性低、退热迅速的特点。2.抗菌抗病毒作用:据研究证实,柴胡除具有抑制流感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外,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柴胡不仅能够用于治疗感冒,对感冒引起的各种感染,如流行性腮腺炎、肺炎、急性支气管炎等都有较好的疗效。3.镇咳作用:柴胡中的柴胡皂甙有很强的镇咳作用,其镇咳作用与西药相当,但却没有西药所具有的胃肠道反应和成瘾性。4.调节免疫功能作用:柴胡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防病、抗病能力,同时又能预防和治疗由感冒引起的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另外,它还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小柴胡汤用的适宜,效如杆影;误用过用,祸亦旋踵。其主治伤寒少阳证,为和解剂,和解剂虽然比较平稳,但终究是袪除客邪,调其偏盛的方剂。
参考文献
[1]段富津.方剂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5.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9.
[3]李经纬.中医大辞典.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