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地方院校大学生体质水平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3-04-29邓雪平孙艳芳孙敏宋高远
邓雪平 孙艳芳 孙敏 宋高远
摘要: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关乎国家未来。近年来,大学生体质研究的文章颇多,然而,针对地方院校学生体质的研究并不多见。文章采用数理统计、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湖北省地方院校大学生体质水平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体质;健康;对策研究
体质健康关系到大学生就业及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也关系到将来的社会健康。我国大学生的平均年龄一般在18-24岁之间,在生活环境相对稳定的大学阶段,学生身体素质本应该不断提高或保持较高的水平[1]。但由于升学压力、体育教育模式及社会压力等诸多因素影响致使当前我国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现状并不乐观,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近年来,就学生体质研究的文章颇多,但大多关注的是大城市院校学生及中小学生体质状况,而针对地方院校大学生体质研究的并不多,本文以湖北省部分地方院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例进行分析与研究,旨在为地方院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改善提供一点理论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湖北省13所地方院校2886名学生体质测试的数据为研究对像,学生来自2009级-2012级四个年级,其中男生1545人,女生1341人。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发放1500份问卷,收回1420份,样本有效率94.7%,了解地方院校学生参与体育的相关情况。
2.文献资料法:查阅并收集与该研究有关的体质健康水平资料,为本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3.数理统计法:对体质健康等测试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4.测试项目和方法: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国家学生健康标准》的要求,对13所地方院校大学的学生进行身体形态指标(身高、体重),身体素质[1000米(男)、800米(女)、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身体机能(台阶试验、心率、肺活量)等项目进行测试与评价。
二、当前湖北地方院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状况
1.体质测试可以清楚地反映学生的体质状况,以下为研究对象的体质测试成绩,如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学生的体质状况并不乐观,男女生不及格率都不低,尤其是男生不及格率达到了24.98%,而及格率刚过50%,达到优秀的人数屈指可数,总而言之,男生的体质状况令人担忧;女生体质状况较男生稍好,但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规定,情况也是不容乐观的。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重要力量,他们的身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的国民素质,改善他们的体质状况已迫在眉睫。
表1 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分布情况
2.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采用身高标准体重这一评价指标来间接地反映学生的身体成分,体质指数是反映成人体重与身高的关系,且是判断人体胖瘦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从表2的BMI指数情况可以看出,湖北省地方院校大学生的BMI指数达到正常标准的还不到40%;肥胖和超重男生人数都比女生人数多,尤其是肥胖人数,男生比女生竟高出10几个百分点;营养不良的情况也很严重,总计营养不良人数平均达到8.86%。这提醒我们,地方院校学生的身体成长发育状况并不乐观,也暴露出他们体育锻炼少,饮食习惯不科学等问题。
表2 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成绩分布情况
3.心肺系统功能是影响身体健康素质的最重要的因素,在体质与健康测试指标中,肺活量和台阶试验分别评价的是人体呼吸系统的机能状况和心血管机能水平,它们反映的是人体的机能指标[2]。表3为心肺功能情况,表3显示:男生肺活量不及格率16.32%,及格率48.82%,优秀率只占了8.03%;女生肺活量不及格率10.78%,及格率和优秀率为45.98%和8.57%。数据说明了男生女生肺活量普遍偏低。表3还显示:心血管耐力男生不及格率竟达29.52%,及格率38.82%,而优秀率只有3.43%;女生心血管耐力稍好于男生,但不及格率也有10.77%,及格率和优秀率分别为45.99%和7.97%。由上得出心肺系统功能状况不乐观。
表3 大学生肺活量与心血管耐力测试成绩分布情况
三、湖北省地方院校大学生体质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我国施行的教育制度让学生背负了严重的心理负担。比如,忽略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应试教育的理念根深蒂固。我国古代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而至今,我国从小学到大学衡量学生也多是以分数为标准。层层关卡都要进行考试,为取得好成绩,学生不得不花过多时间学习,由此造成学习负担过重,没有时间更没有意识去进行体育锻炼。
从目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看,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评价一个人的能力水平,主要还是注重学历和文凭,选拔人才的标准仍脱离不了考试分数的制约,而对学生的健康状况并不重视。于是,促使大学生必须花费大量的课余时间自学或上辅导班来考取一系列的证书,为毕业后找工作创造条件。体育锻炼只能是空谈,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断下降。
经费投入依然有限,据了解湖北地方院校每年直接投入到学校体育教育和体育场地建设的经费甚少。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体育设施的建设情况与大城市相比还很不完善,尤其体育馆甚少。由于体育场地的限制,使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机会大大减少;大众体育发展也很不完善,尤其是地方院校没有充足的健身运动场所,大多数学生不可能也没这个条件去花费太多经费去健身场所健身,这也促使他们放弃了健身的机会。
(二)学校体育教育存在弊端
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弊端,体育教学的课程内容落后、内容庞杂、单调乏味,教学方法守旧,目的性和趣味性不强,没有创新,不能充分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尽管这些年来,地方院校也新开设了不少的新型课目,如网球、瑜伽等,但受师资场地等条件的限制,还不能满足多数学生学习及课外锻炼的需要。体育锻炼还停留在围绕田径场跑圈,乏味无趣,促使学生害怕甚至讨厌进行体育锻炼,学校体育教育模式的单一,让学生远离体育,因此,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很难全面改善。
(三)家庭因素
家长缺乏体质健康意识。家长是孩子的最好老师,家长的各种生活习惯对孩子都具有导向作用,其言行好与否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独生子女愈来愈多,家长对孩子的爱护可说是无微不至,使孩子在物质、精神方面都不缺乏。由于父母过分溺爱,过分维护孩子,容不得学生在学校有半点意外,从而导致学校将容易使学生受伤的体育器材和运动项目几乎全部取消;过度地注重文化成绩,而忽略体质健康问题,家长还不明白优异的成绩是需要健康的体质来支撑的。
就家境状况而言,地方院校学生相对于大城市来说学生家境较差,再加上现在的大学生面对很大的就业压力,他们常常会产生一种紧张、压抑的负面情绪,担心自己毕业后“就业难”的问题,而这种情绪长时间在心里得不到释放的话,就会给学生带来一些严重的心理疾病,如自闭症,把自己的世界关闭起来,沉迷网络,在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的平衡点。虽说网络为人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是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许多青少年、成年人沉迷于网络,这些人群根本没有锻炼身体的意识,更不会抽出空闲时间去增强体质。
(四)不良的生活方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已经有条件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但他们只是盲目地补充营养,而没有注意到合理的营养膳食,从而营养过剩。现在的大学生营养膳食的观念意识也很浅薄,食品方面的选择偏爱于吃油炸食品、甘甜食品、高脂食品、高盐食品等[3]。还有的学生偏食、节食减肥,这些也都会造成营养不良,缺乏运动锻炼或运动过量也是不良的生活方式。经常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呈现出没有朝气、无精打采,身体机能状况不好,做事精神欠佳,长时间地超负荷运动,身体机能会出现过度疲劳的状况,因为运动量超过了身体本身所能承受的运动负荷时,身体机能就会处于疲劳状态。而如果身体机能没有得到合理的调整和缓解,长此以往,身体承受不了超负荷的体育运动,体质就会逐渐下降。
作息时间不规律,有的学生要么经常性地在教室或图书馆弯腰低头看书,要么就长时间坐在电脑旁,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使他们的颈椎、腰椎等一系列的健康问题接踵而来。有的不按时就寝、深夜用手机看小说或玩游戏、经常性熬夜造成生物钟颠倒,再加上生活上其它繁杂琐事带来的生活压力,使身体的整个机能水平都会下降,长期这样,就将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很严重的威胁,导致疾病的早早产生。
四、湖北省地方院校大学生体质改善对策
(一)高校有关部门应对大学生体质健康高度重视
地方院校应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与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教学模式为主体,创建必修课和选修课。要打破教育模式束缚,实行“自主选择”教学,增强学生的自主选择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增加学生自由锻炼选择,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上课带来的乐趣,由原来的“让我学什么,我就练什么”转变为“我想学什么,我就练什么”。在全面发展学生整体素质的同时,要发挥学生个人特长,在他们感兴趣的项目上有更高层次的要求[4]。
要适当增加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体得到充分锻炼。对于体育教育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教学,体育课堂教学固然重要,但针对大学生身体素质而言,课外体育教学是极其重要的,高校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地方院校创建有组织、多样化的课外体育活动力度,扩展体育教学内容的范围,使学生多方面的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实践技能,从而使学生在增强了体质的同时,也为终身体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如在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前提下,利用各个体育项目协会组织的活动形式,扩展学生选择性学习和训练项目的范围。
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及身心的一体化,建立教学的评价体系。通过对一至四年级学生不同项目测试结果分析研究,寻找最适合的授课方法、内容及手段,使学生从“讨厌学习”过渡到“自愿学习”,从而在身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三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要根据不同专项教学特点,按项目类别制定与之相对应的评价标准体系,把期末成绩评价和平时成绩评价结合起来。评价的内容可以从出勤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等几个方面来考虑。
技术考核应以学生学习的态度和成绩的进步来为学生打分,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加课外锻炼学生的热情,督促那些锻炼意识差的同学投入到课外体育锻炼中去。
(二)体育教师对每个学生都应一视同仁
在当前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为完善学生人格应该积极创造条件,采用多种有效措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健康。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体育教师更应给予帮助和支持,激发自信心,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及鼓励,如果老师只是一味地关心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而忽略差的学生,那么,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受到沉重的打击,这会促使他们更加对体育锻炼失去信心。所以,老师在关心身体素质较好学生的同时,一定要多多关心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
(三)学生要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减轻心理压力
学生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可促进学习效率加倍提高,不仅如此,还能有效地减轻学习负担。如果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出现不适的心理反映,并影响到了体育锻炼的效率,学生就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运动项目来进行锻炼,这样学生就会从体育锻炼中享受到快乐,而沉重的学习负担带给学生的心理压力,就可以得到缓解。因此,学生应每时每刻提醒自己“增强体质至关重要”。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来缓解心理压力,志在必行!
五、结论和建议
地方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关系着祖国的未来。近年来,尽管上级等有关部门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由于受应试教育、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及社会压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地方院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仍不容乐观。高校有关部门应加大力度对现阶段的地方院校体育教学内容和任务进行调整,而学校本身应积极开展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加大经费投入和改善师资配备。定期地举办体育文化节、趣味性项目比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
参考文献:
[1] 于洪波.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趋于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21(3):117-
119.
[2] 佟小玲.体育锻炼对改善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研究
[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3):
183-186.
[3] 刘宁凌.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必要性研究
[J].教育学术月刊,2012,21(3):102-104.
[4] 尹淑桂.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J].牡丹江
大学学报,201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