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血管意外致偏瘫临床治疗研究
2013-04-29王建
王建
【摘要】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血管意外致偏瘫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血管意外致偏瘫患者84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2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灸和康复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变化(P<0.05),且观察组变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和康复治疗高血压脑血管意外致偏瘫,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偏瘫;临床治疗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容易导致偏瘫的发生,而且发病率和致死致残率均较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其治疗的目的在于促进患者躯体功能的恢复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1]。为了探讨高血压脑血管意外致偏瘫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血管意外致偏瘫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血管意外致偏瘫患者8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2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灸和康复治疗,男性27例,女性15例,年龄在50-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8±5.1)岁,病程在1-10年之间,平均为(5.4±1.1)年;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在50-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0±6.2)岁,病程在1-12年之间,平均为(5.7±1.3)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排除心功能不全者和严重肝肾疾病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进行血肿微创清除术,通过神经营养剂、脱水剂进行对症治疗,通过抗生素预防感染。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灸和康复治疗,针灸治疗选取三阴交、人中、内关作为主穴,选取足三里、曲池、合谷、大椎等作为副穴,每次针灸30min,每天1次,治疗2周;康复治疗采用心理治疗、运动治疗等方法进行,心理疗法主要是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安慰,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运动疗法包括体位变化训练、起坐翻身训练、被动活动训练、身体平衡训练等。
1.4 观察项目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运动功能评分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3]。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变化,且观察组变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3 讨 论
近年来,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发生率越来越高,容易造成患者感觉、语言、运动障碍,导致偏瘫的发生,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在中医上高血压脑血管意外致偏瘫属于“中风”的范畴,其发病机制主要为腑脏气血瘀滞失调[4],因而必须加强对患者的治疗以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高血压脑血管意外致偏瘫治疗的关键在于脑功能的重建,本研究中在对患者进行微创清除脑淤血后,进行针灸和康复治疗,其中针灸治疗能够刺激患者穴位使全身经络疏通,能够化瘀止痛;心理疗法能够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不良情绪;运动疗法能够刺激患者的中枢神经,促进大脑皮层功能的重组,使感觉、运动、语言等功能得以恢复[5]。通过本研究发现,采用针灸和康复治疗,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一致,说明通过针灸和康复治疗效果显著。
总之,针灸和康复治疗高血压脑血管意外致偏瘫,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尚慧英.康复护理对脑血管意外患者预后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中旬刊),2013,12(1):22-24.
[2] 罗惠间.脑血管意外患者预防压疮的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36):4899-4901.
[3] 林永鸿,张建华.高血压脑血管意外致偏瘫临床治疗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2):218-219.
[4] 童三香.脑血管意外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管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2,19(16):54-55.
[5] 张燕.脑血管意外并发偏瘫的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2):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