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价值相对论:企业博物馆的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

2013-04-29

新领军 2013年7期
关键词:民间艺人服饰文化服饰

民办博物馆的建立相对容易,但运营费用却很高。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全世界几乎没有一家博物馆是赚钱的。即便是在企业博物馆历史悠久的美国也不例外。美国谷类早餐食品市场领导者凯乐格公司的博物馆,就在经营了九年后,因为欠债和持续不旺的人气最终只能改建为办公室。

然而,头脑精明的中国企业家们,总能在不可能的事物中寻得商机。

多元化盈利模式

著名的Louis Vuitton博物馆是由老工厂改建而来,乐清三科电器集团却把博物馆变成了生产车间。2010年,集团跨领域创办了三科民间艺术产业有限公司。“我们把博物馆做成一个集纳各方信息的平台。利用我们的平台,民间艺人只要潜心做作品,我们则负责对其进行包装和推销。现在,我们公司有300多名外包民间艺人和30余名研发人员。”目前,该产业公司从事黄杨木雕、细纹刻纸等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产品远销国内外。“从现在来看,我们的做法基本实现了‘三赢,民间艺人、民间工艺行业、公司三方面都受益。今年我们还准备搬迁新馆,新馆面积增加至1500平方米,增加技艺现场展示部分,真正体现百工之乡的魅力。”总经理叶胜国说。

有人利用博物院凝聚民间力量,有人利用民间力量兴建博物馆。借势当地旅游产业,企业博物馆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源。2010年,申鹭达建成大陆首座以用水文化和水龙头发展史为主题的中国水龙头博物馆,目的是让公众了解中国用水文化和水龙头发展历史,倡导绿色环保和节水节能理念。公司企划部经理陈东峰介绍,“无心插柳”引发的效应是,博物馆成为当地多家旅行社推介的特色旅游项目,游客量日渐增多,并带动了公司订单增加,为企业带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陆首家男性服饰文化主题博物馆——晋江七匹狼中国男装博物馆,开馆不足半年,已接待游客达数万人次,热门到需要提前预约的程度。福鼎市巨龙光学公司投建的世界眼镜博物馆,也备受推崇,自2011年开馆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近15万人次,旅游收入约400余万元。

企业的智力反哺

在前期看来,是企业在不断的为文化投入,建设博物馆。但是投资文化对于企业的回报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得愈加突出。博物馆举办的各种行业论坛和研讨会,为企业搭起了与整个行业沟通和交流的桥梁;作为企业对外的窗口,博物馆与潜在消费者直接对话,更便于了解市场需求;研究人员收集资料,通过价值分析和编纂将数据反馈给企业管理层,帮助决策制定。除了可见的经济收益,企业博物馆还为企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无形价值。

美特斯·邦威的服饰博物馆正积极探索着博物馆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的可能。这家博物馆是中国目前唯一一个专注于服装的博物馆,相对于单纯的品牌文化推广,美特斯·邦威服饰博物馆“保护和抢救中国民族民间服饰文化”的愿景似乎更加高不可攀。经过历时两年深入田野的实地走访和作品征集,并咨询了多名专家的知道意见,2005年,博物馆终于挂牌成立。在征集过程中,中国历代各民族服饰的设计内涵、工艺品质、线条轮廓、色彩配搭等让董事长周成建激动不已,同时也引发了他更深层次的思考:如何把“保护”、“抢救”与“流行”、“时尚”结合起来。“我要将中国历代各民族的服饰文化基因嫁接到本土品牌文化,用现代技术、艺术和文化创新和演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并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让所有炎黄子孙都能触摸到中国服饰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中国服装的传承基因中获取设计灵感,美特斯邦威通过2007年的选秀活动“加油!好男儿”迈出了博物馆反补企业的第一步,以博物馆不断梳理的中国服饰文化为灵感来源,划分出一支设计师队伍,为活动的参赛选手设计制作系列服饰。尽管只是初步探索,周成建仍对博物馆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充满信心:“我希望未来这个博物馆能成为服饰研究专业人士的资料中心,服装设计师创作灵感的源泉。”

猜你喜欢

民间艺人服饰文化服饰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民间艺人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甘丹颇章时期藏族服饰文化解读
净美雪顿·美好生活——西藏民族服装与服饰文化展演活动盛大举办
民间艺人巴拉吉尼玛及作品研究
论民间艺人的保护与传承
现代流行服饰文化视阈下的符号化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