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2013-04-29李艳雄
李艳雄
摘 要: 本文就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写作教学中,通过过程教学法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学习理论 英语写作教学
1.引言
大学英语学生在进入高校学习英语课程前,一般都已经学习了6—8年的英语,英语的基本技能已经初步形成,再经过高校英语基础阶段的学习,听、说、读、写这四项基本技能的水平应能达到《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近年来,学生的听、说等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写作能力却进展不大。以英语四级考试为例,据统计,多年来学生英语写作的平均分始终在6分上下(满分为15分)。许多学生英语写作水平与其学习英语的时间形成强烈反差,应该说这与大学英语写作的教学是直接相关的。
2.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与第二语言学习者要掌握的其他语言技能相比较,写作能力是最难以形成的。即使对于普通高校大学英语的学生来说也是如此。就近年来的英语四级得分而言,并不让人满意,这说明我国高校大学英语的写作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写作教学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2.1课时
在普通高校大学英语学习阶段,写作课并没单独设置课时,只是和综合课一起进行。由于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较长时间的训练和积累,而有限的学时却不能保证学生得到充分的指导与练习。较少的学时数与写作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相比很不相称。
2.2教材
近几年来,各英语教学单位主要采用的几套英语教材普遍的特点是:循序渐进,重点突出,着眼训练。对教师而言,它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学生而言,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其中有些教材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1)重讲解而轻实践。(2)练习题的设计缺乏总体思路,缺乏循序渐进的引导性练习。(3)书中的例证很多来自名家之手,这对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说明显偏难,不利于学生模仿练习。(4)全书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
2.3英语应试的負面影响
我国的英语写作教学基本上是围着全国统考的要求转,让缺乏自然写作体验的学生去熟悉八股式的框架格式和行文套路,到头来学生还是不善于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在平时自如地表达内心思想。特别是四六级考试中,学生只是过多依赖于作文模板和套句,不能灵活应用英语。
2.4学生学习方面
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英语语言基本功较差,不扎实,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2)学生缺乏写作基础知识。很多学生作文,从语篇上讲,构思不严密,谋篇布局不合理,常常是头重脚轻,整篇文章结构衔接不自然,前后照应欠缺。语义不连贯,加上语言表达模糊不清,从而显得杂乱无章。(3)学生对作文缺乏热情与兴趣,畏难情绪较重。许多学生都承认作文发下来后,只看看分数,看看勾勾叉又有多少,便放到一边去了,长此以往,写作能力得不到提高。
2.5教师教学方面
由于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教学方法及水平直接影响写作教学的质量。英语写作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一些写作要领,每周或隔周出一个题目,学生根据题目和相关的要求(如体裁和字数)写一篇文章,学生将文章交给教师,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教师对作文进行讲评。然后,又是一个新的轮回。这种模式制约了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教师有力使不上,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很难有实质性的提高。可见,在结果教学法的影响下,英语写作教学的效果不佳。而相比课时、教材等外部因素,教师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本文着重讨论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写作教学质量和学生写作能力。
3.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而对英语写作这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来说,可以有效地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首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而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来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其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1)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2)强调“情景”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通过交流,检验和修正自己的“理解”,使之符合客观规律。(4)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进行“发现式”和“探索式”学习的场所。另外,建构主义还认为,有效教与学的核心是理解事物怎样获得意义,进行能阐明和拓展个人意义的谈话。从写作教学活动看,教师本人与其所教是难以分开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探索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最后,建构主义认为,教师的信念比其知识更能影响其教学行为。教师的信念主要包括教师关于学生和学习的信念,应把学生看成客户、伙伴、个人探索者和民主探索者,而不应把学生看成抵制者、接受容器。
4.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英语写作过程教学法
前文已分析了在传统的结果教学模式影响下,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结果教学法相比,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过程教学法能有效地解决结果教学法所带来的弊端。
4.1建构主义视野中的学生写作行为
在建构主义视野中,写作过程是一种积极、主动地完成意义建构的过程,即认知→输出认知→批判认知→完善认知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基本特征是:尽量展示与某一写作主题有关的知识发生、发展的尽可能充分丰富的情景,让学生在这种情景中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内在动机。让学生明白写作并非为教师而写,也非为写作而写作。写作是学生自我建构认知及完善建构认知的过程。
4.2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教师写作教学行为
在建构主义指导下,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在整个写作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而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教学行为就是一种建构认知的过程,包括写前准备、写初稿、修改、评价反馈、重写等过程。这一过程符合建构认知,批判认知,完善和再建构认知的循环。在此循环中,学生的知识建构进一步完善,认知能力进一步提高。
4.3英语写作过程教学法的实施环节
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注重意义的建构,注重写作的过程,注重师生的互动。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学生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注重写作过程为过程写作法的核心,它认为写作是一种发现意义并创造意义的循环式的过程。我们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将写作教学过程分为预写—初稿—互评—教师评—二稿修改—互评—教师评七个环节,切实把写作过程纳入写作教学的重心。整个写作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写作过程中充当组织者、协调者、答疑者和信息提供者,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写作的全过程,要求学生着力于写作内容的挖掘和表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领会写作的实质和意义,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扎扎实实训练,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在此要特别提及讲评反馈阶段,讲评反馈是写作过程的中心阶段,它介于初稿和修改阶段之间,这一阶段对批判认知是不可缺少的,也是学生完善和再建构认知的必要准备。传统的做法是教师批改。该做法工作量大,耗时多。现在我们可采取同级反馈或同级互评。学生每完成一篇初稿,我们便要求他们根据教师事先提供的互评的具体标准和细则进行学生间的具体互评。这种评
估与反馈模式大大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再则,教师评阅的时间大为缩短,教学效率因此得以提高。
5.结语
写作过程是一个循环复杂的心理认知、思维创造和社会交互过程,它实质上是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和完善的过程,所以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英语写作过程教学法更符合写作教学的实质。但没有一种理论或者模式是十全十美的,教师应综合利用各种写作教学法的优点,从实际出发,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初明.影响外语学习的两大因素与外语教学[U].外语界,2001.
[2]邓鹂鸣,刘红等.过程写作法的系统研究及其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启示[U].外语教学,2003.
[3]昊军赞.建构主义视野中的大学英语写作“过程法”[U].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