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的一道例题说开去

2013-04-29龚庆

考试周刊 2013年70期
关键词:动态平衡

龚庆

摘 要: 平面情况下物体的受力分析学生容易掌握,也容易分析处理,而高考中斜面问题出现的概率相对高一些。高三一轮复习课时紧张,在有限的时间里追求课堂的高效是必由之路。学生首先要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然后进一步明确正交分解这种方法,会求摩擦力;将后面知识内容进行前滚动,复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的确定;会利用平衡条件列式求解,同时增强思维的严密性和完整性。

关键词: 共点力作用 静态平衡 动态平衡

在一堂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上,有这样一道例题:

该课题是《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的第一课时,课题内容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复习静态平衡问题,第二课时复习动态平衡问题。

关于这道例题,我们不妨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一、为何选择这道例题?

通过这一道例题让学生回顾一系列知识,并将前后知识融会贯通,体会思考问题的一般方法,掌握处理此类问题的一般思路,一举多得。

二、如何讲解这道例题?

教师是这么讲解的:金属棒要静止在斜面上,受力平衡,所以肯定需要对导体棒进行受力分析,所求的R为电学量,需要找到它和力之间的关系,这个力是安培力,R要有范围,那么安培力有范围,其他力已经确定,引起安培力变化范围的就是静摩擦力,而安培力要最大或者最小,这里所涉及的静摩擦力就应该是最大静摩擦力,所以需要分两种情况讨论: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下。

在听课时,笔者思考过后,给出了自己的分析过程:金属棒要静止在斜面上,受力平衡,所以肯定要对导体棒进行受力分析,所求的R为电学量,需要找到它和力之间的关系,这个力是安培力,R要有范围,那么安培力有范围。当安培力很大,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当安培力很小,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举例说明:当安培力很大时,BIL=mgsin+f,I要有最大值,那么f就是最大值,所以是最大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安培力有个范围,很大怎么样?很小怎么样?这样容易为学生接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思考、探究,得出结论:静摩擦力有两种情况——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老师加以肯定和鼓励,学生能收获被肯定的喜悦,在潜移默化中会逐渐喜欢思考此类问题,也就能在成功中慢慢喜欢上物理。紧接着,利用平衡条件,列出关系式,从数学角度,可以分明f为最大静摩擦力。如此讲解,水到渠成,一气呵成,无懈可击。

为了比较两种讲解方法的优劣,笔者特意以一道习题做了一个测试实验。

过山车是游乐场中常见的设施。下图是一种过山车的简易模型,它由水平轨道和在竖直平面内的三个圆形轨道组成,B、C、D分别是三个圆形轨道的最低点,B、C间距与C、D间距相

(1)小球在经过第一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时,轨道对小球作用力的大小?

(2)如果小球恰能通过第二圆形轨道,B、C间距应是多少?

(3)在满足(2)的条件下,如果要使小球不能脱离轨道,在第三个圆形轨道的设计中,半径R3应满足的条件;小球最终停留点与起点的距离。

测试结果:针对(3)问,采用第一种讲解方法的班级考虑到两种情况的同学并不多,采用第二种讲解方法的班级考虑到两种情况的同学比较多,这里为了剔除一些学生自身差异的影响,选择的是学生情况差不多的两个班级。可见,教师的讲解会影响到学生的思考,因为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和引领者,潜移默化地会对学生的思维方式造成影响,在典例教学中不断暴露教师的物理思维,久而久之,学生会从中汲取养分,形成自己对物理问题的分析、解决办法。

三、教学目标达到没有?

课上完后,我们需要思考:通过这一例题的讲解,之前设定的教学目标达到没有?教学反思必不可少。通过反思,回顾教学—分析成败—查找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身追求,不断地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等。通过反思,我们就能在探索有效课堂的路上走得更远。

猜你喜欢

动态平衡
剖析常见的三力动态平衡问题
赏析2017年高考物理动态平衡问题
析拉绳旋转试题解动态平衡问题
动态平衡问题的分析
变“动态平衡”可“畏”为可“近”
浅谈动态平衡问题的解法
论动态平衡型文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解决杠杆
动态平衡问题的常妞分析思路
少数民族旅游社区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互动机制建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