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防火设计与火灾扑救方法
2013-04-29黄浪峰
黄浪峰
摘 要:本文从分析我国古建筑防火设计与特色,提出了古建筑火灾的扑救对策
关键词:古建筑;防火方案;抢救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362(2013)07-0080-01
1 古建筑防火设计与特色
古代建筑建筑中通常都设计有独特的防火墙来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明朝时期,为了保证存放皇帝的銮舆、仪仗等器具的仓库不出差错,仓库除了是建设在护城河附近之外,还建设了十分可靠的防火墙。相连七间房屋就空出一间房,而且这间房屋的四面墙壁均是无门无窗的砖墙;此外,房间内用三合土进行填制,包括顶部,用力压实。这样一来,从外观上看来,是一间没有门窗的房间;从里面来看,却是一堵厚实的防火墙。另有的古建筑中建筑呈列式分布,每列之间都有一条宽阔的走道,两列房子靠走道一侧土墙都厚达1米,且高出房屋半米,与现代建筑群中的防火墙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徽州古建筑物种最具代表性的防火墙就是白壁青瓦马头墙,马头墙又称风火墙,因为它具备防火和防风两种作用。徽州古代居民的门、窗在木板上贴上方形的墙砖,外框用铁条进行包装,可以说是现代防火门的始祖;徽州古时候的寺院等建筑物房屋顶上动物嘴里吐出来的金属舌头,其实就是古时候的避雷针。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是为了避免发生火灾事故。
古代建筑物避免火灾发生的水系统设计也别具特色。闽清县宏琳厝古民居家家户户门前的排水沟相互连通,有的将山上的泉水引入,平时水流不断,每隔3到4户人家筑一隔断,续一池清水,养鱼养虾,火灾时各家各户拿着水桶从里面专水灭火,俨然是一个消防水池的雏形。另外每个院落中也设置一口水井,保证了水源的供应。
在时代不断的发展下,灭火器材也越来越多。仁宗时期,就有了油囊、水龙、麻搭。在许多史书中就有了记载,比如 “唧筒,用长竹下开窍,以絮裹水杆,自窍唧水”,“ 谓如大小桶,洒子,麻搭,斧锯,梯子”。
水缸:根据相关史书记载,紫禁城内曾经有三百多尊大缸。因为历史的演变,如今还剩下两百多尊。在宫殿前面放置的水缸,叫做“门海”,每个水缸可储存三千多升的水量,古代由几十个太监进行管理,每天安排人员从井里挑水,把水缸填满。夏天还必须确保水质的纯净;冬季除了在水缸上加盖以外,还要水缸外面包上一层厚棉絮,在十分寒冷的季节里,还需要将缸架在特别制定的石圈上,点燃炭火,避免水缸里的水冻结。
机桶:明朝,皇宫防火工作由禁卫军进行负责。康熙时代,开始设立防范火班。火班又叫做机桶处,机桶在以前是非常先进的扑救器具。这种救火器材之前放于消防队队舍,如今,收藏到首都博物院。
其他装备:苏轼先后在杭州担任通判和太守的时候,设立了官府潜火队,配备了许多防火的装备,比如斧、旗号、火笼、火背心等等。明朝时期,杭城由官署设置防火店,配备的有水桶、麻搭、火钩等救火设备,最原始的救火器具是藤斗水枪。到光绪年间,杭州官吏办理和民间兼办的防火,其灭火才具主要是水铳。到此,防火设备发展到依靠人力举、拉的木质抬龙,以及木质水桶、吊桶、锣器、火具和军旗和各种小旗帜(每面旗帜都是用蓝底白字)、竹制云梯、警铃、挠钩、锯子、斧子、凿子、杠索、差役所穿的制服、防火背心等简易的消防设备。光绪年间1887年,杭州制造官府呈准朝廷,购买西方水龙(简称洋龙,也就是腕力龙,内置有轮盘进行推动,依然靠人腕力出水,后来发展到靠马达来出水,叫做机龙)一架,由五十名工役负责,救护官府以及地方火灾。1893年,杭州官府购买水龙两架、西方水龙一架、雇佣二十名伐船的人、云梯、杠索、挠钩、短斧、大军旗、各种小旗、灯笼等一一俱全。1896年,省抚院藩司署购置西方水龙一架。
2古建筑火灾扑救
古建筑建于科技不发达的年代,建筑材料多为土木结构和纯木结构,因此造成火灾具有以下特点:一.易燃烧成灾,火焰温度高。二.防火间距不足,易水平蔓延。三. 存在较多人为火灾隐患。四. 消防通道不畅,自救能力差,火灾扑救困难。五. 易倒塌,造成伤亡。针对以上火灾特点,笔者认为可以确定以下几点对策:
2.1 安排火灾情况调查,以此提供正确的情报
古代建筑物的结构十分复杂,出现火灾事故时,要及时调查清楚起火位置和火燃烧的方向以及文物受火灾影响的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扑救方法和疏散方法。对与不同结构的古代建筑物,其调查内容也不一样。
2.1.1 单个古代 建筑物火灾,应该调查清楚燃烧位置的承载能力有没有受到影响,有没有倾倒、塌落的危险。楼梯、走廊、过道有没有受到阻碍,火势有没有上下发展的现象,火灾对文物的影响与损害程度,梁柱有没有失去承载能力,吊顶内火势情况怎么样,电源有没有及时切断等。
2.1.2 佛塔发生 火灾时,应该调查清楚火灾的发生位置,特别是在塔顶部位,各顶空洞有没有受到堵塞,避免空气流通,火灾对各顶的影响等等。
2.1.3 古代建筑 物发生大范围火灾时,应该调查清楚火势燃烧的趋势,是不是要进行拆毁,牵连的重要建筑物有没有受到火灾的影响。
2.1.4 贵重的文 物能不能用水进行扑救,不能用水进行扑救的物品应该运用什么方法,以及使用什么器材扑救
2.2 组织扑救队,扑灭火灾
2.2.1 灭火部队出动
按照古代建筑物和责任扑救队之间的距离,从火灾的最大范围、难易程度和最不利的形势出发,根据扑救队现有的灭火器具情况下,作出第一步扑救计划。
2.2.2 灭火行动
对单个古代建筑物应该依照不同着火点、火灾形势发展情况来确定扑救的方法。对大范围的古代建筑群应该预先设立好布置扑救的方法。对楼阁较大的建筑物,其灭火扑救的设计应该把粱桩、枋作为重点保护对象。
2.2.3 供水
根据古建筑火灾用水的实际,可以尽量的寻找各种可利用水源,合理安排前方灭火用水和后方供水之间之间的均衡,确定投入的供水量和泵数量。
2.2.4 文物疏散
对贵重的文物,要制定疏散方案和疏散方向,制定详细的疏散方案。对于体积大、造价高,不能进行疏散的物品,应该采取对应的保护方法,让每个工作人员都尽到自己的责任。
古建筑是国家珍贵文化历史遗产,古人在建筑方面的成就是伟大的,融入了古人的智慧和心血,在防火设计方面也有许多独到之处,流传至今,我们在改造和修缮古建筑的同时也应该充分重视古人的建筑分格和理念,保持古建筑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徐彤,王建军.古建筑防火性能化评估方法基本框架研究[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5,(2).
[3]李洋.砖木或木结构古建筑的消防设计探讨[J].安徽建筑,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