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救名著
2013-04-29图宾根木匠
图宾根木匠
在2011年第8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国王的演讲》里,汤姆·霍珀成功使用了结巴国王的特殊对白形式;而这一次他又索性放弃了普通对白,把源自法兰西的《悲惨世界》彻底打造为“女王的好声音”。
1980年,法国作曲家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和阿兰·鲍伯利根据雨果名著改编的法语版音乐剧《悲惨世界》在巴黎上演,此剧迅速引发了英国人的热捧,1982年,英国剧作家赫伯特·克罗兹莫(也是电影的编剧之一)着手把它翻译成英文,并在日后成为百老汇常驻剧目。百老汇版的音乐剧《悲惨世界》迅速走红,接连获得了托尼奖最佳音乐剧、最佳原创音乐、最佳音乐剧剧本等诸多奖项,号称20世纪四大音乐剧之一。
音乐剧和好莱坞歌舞片有着紧密的血缘关系,很多好莱坞歌舞片都是直接移植自音乐剧,《悲惨世界》也是这个套路。直到今天,以百老汇为代表的音乐剧演出地点,仍是全世界的音乐剧中心之一,不过影响力已大不如前,剧团的演出通常也需要拉赞助才能实现收支平衡—事实上,如果不是被拍成电影并获得奥斯卡,音乐剧《悲惨世界》的名头还是只能局限在相对狭小的音乐剧拥趸圈子里。
经典原著改编其实没有悬念可言,故事大家都知道,就看你怎么用影视语言来呈现。应当说汤姆·霍珀做得不错,他回避了好莱坞歌舞片中那种动辄载歌载舞,用盛大华丽场景来吸引眼球的做法(当然更不会抽劣地模仿宝莱坞),也没有把银幕场景框定在相对局限的舞台空间里,而是大胆地进行镜头调度,甚至使用了许多CG特效镜头,令人惊艳地还原了19世纪上半叶的法国社会景观—可以说,如果把唱词全都改成念白的话,这就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历史剧。
汤姆·霍珀坚持忠于音乐剧,这很聪明。拍通俗版的《悲惨世界》电影,电影史上已经有好几部,你很难有什么新意,但依托于音乐剧的形式,反而能罩上一层“艺术”的“光晕”。在电子娱乐时代,音乐剧已经带有小圈子的“文化精英”趣味,像《悲惨世界》这种经典名著也有挥之不去的古典气息(对电影观众而言),所以用一种看似“复古”的音乐剧手法来呈现名著,反而能更加突出影片的“文艺”气质和类型特色—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拍摄的电影《安娜·卡列尼娜》也采取了同样的手法,只是唱词部分没有《悲惨世界》这么多,舞台剧的取景方式也比《悲惨世界》更加逼仄,但改编思路如出一辙,如果没有音乐剧的形式,这些名著很可能被当代观众当作无聊的通俗剧而弃之一旁。
总的听下来,这些演员都有副好嗓子,休·杰克曼本来就是音乐剧演员出身,只是罗素·克罗的嗓子似乎一直没打开,略嫌黯淡。不管怎样,演员们一边吊着嗓子一边与镜头相配合,比一般的电影表演难度已经高出许多。而且,汤姆·霍珀首次在歌舞片拍摄时采取了现场录音的方式,他让演员都戴上无线耳麦,然后在现场搬来一架钢琴,由琴师现场演奏,演员就跟着音乐同期演唱、表演,彻底打破了以往歌舞片“对口形”的表演方式。等后期混音时,再用气势磅礴的交响乐替换掉钢琴独奏。为了达到优质的录音效果,录音师也想了不少办法,例如演员在雨中表演时,为了去除片场雨水带来的杂音,剧组甚至在片场铺满了地毯,将其涂上地面的颜色,从而既能收音,也能在视觉上以假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