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探究

2013-04-29程大妹

考试周刊 2013年74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策略生活化教学

程大妹

摘 要: 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课程,有效教学是最终归宿。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是实现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关键。本文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从生活化教学含义、小学语文学科特点、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理论基础、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基本要求、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方略等方面,探究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生活化教学 实施策略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验)》,为小学教学的“自由度”拓宽了空间。学习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这样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维面,又能够学以致用。教学过程更加开放、民主、灵活;教学手段更全面、多样。从心理发展的阶段考量,小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形象化比较浓厚。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把握学生的特点,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和积极思考中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将语文教学融入生活,在生活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生活化”教学含义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说明教育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课堂本身也是一种生活,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生活空间。新课程标准强调: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的“三维目标”在课堂中要相互融合。新课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与态度”目标是指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探讨,逐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体验美好情感,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指新课程强调教育教学的过程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情境,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让教育教学回归生活;“知识能力”目标就是要求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逻辑分析能力、信息收集加工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及创新实践能力等。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就是将小学语文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将语文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等置于生活情境,教学过程中营造自然、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达到语文教学与生活的一体化,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

2.1基础性。

从本民族人才培养及学科地位等方面看,小学语文具有一定基础性,它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起点,是弘扬民族文化,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

2.2人文性。

小学语文教材首先关注是人类悠久和灿烂的文化,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人文情感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2.3工具性。

语言文字是社会文明发展和实践经验的记录,是一切文明的载体。

2.4实践性。

小学语文必须在实践中学习,把任何知识的板块学习都作为练习和实践的基本点。

3.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理论基础

3.1情景教学理论。

学习的情景理论认为,学习不仅是一个个体性的意义建构的心理过程,还是一个社会性、实践性的参与过程。强调教学应该将学生置于特定的情境中,在特定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中考虑其学习和发展。

3.2语文教学诗意化理论。

语文教学诗意化就是将语文教育融入生活,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诗意的存在。此理论是由特级语文教师王崧舟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教学中首先倾听学生自己的情感思想和意志,追求自然的学习氛围,创造自由的课堂境界,引领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养成习惯。

4.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基本要求

4.1生活化教学以重要文件精神为基本依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倡导素质教育坚持三个核心: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从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出发设计教学策略。

4.2生活化教学内容要具有真实性和典型性。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意义建构”。教师在语文知识教学中一定要选择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情景,让学生感到有意义并且富有典型性,否则会影响教学效果。

4.3生活化教学切勿流于形式,忽视理论。

生活化课堂教学不能只关注教学的外显状态,要让学生在积极进入课堂氛围之余,做到在生活化的活动中体验、倾听、反思,使一些外在的认识内化为自己的品质,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4.4生活化教学不能脱离学科特点。

教学过程一定不要忽略学科本身的特点及自身所承载的教育功能。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与学科无关的环节和因素做到杜绝加入,以免无谓浪费时间。

5.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实施方略

5.1备课过程应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做到有的放矢。

教师备课要做到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心理特点、已有知识水平等出发,这样才能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目标,既能够关注全体,又可顾及个别。

5.2将课文阅读与学生实践生活经验结合进行教学。

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课文《小柳树和小枣树》。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让他们就生活中所熟知的小柳树和小枣树在课堂中进行表达。有的学生描述:春天柳树很漂亮,有长长的枝条,小枣树光秃秃的;还有学生这样表述:秋天小枣树就结枣了,而柳树不结果,等等,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积极思维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主体性。

5.3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教学中可采用辩论、抢答、小品表演等形式进行教学。如教学拓展课堂教学中设置线索词,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分组进行辩论,达到“寓化于教”。首先,让学生互相比一比,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提高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如在黑板上画个“圆”和“方”,发挥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想象其优点,然后进行辩论说出自己的观点,老师进行适时的引导和反馈。最后,老师可提点进行强化,如在生活中做人要跟“方”一样堂堂正正,脚踏实地。

5.4教学中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知识素材自然融入生活。

新课程教学过程由原来的“机械灌输”为中心的教学向“平等对话”为中心的教学转移。新教学方式体现的是教师和学生心与心的交流,这就要求教师不端架子,与学生平等对话,这样就可增进师生间的亲密感,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那么,课中的语文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就会变得自然。

5.5教学评价应与生活实际密切结合。

课堂教学评价要与生活实例密切结合,做到似身临其境的感受。考核环节命题尽量贴近生活,真正做到“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

5.6布置课后体验作业,培养学生日常生活的观察能力。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师把应学生的注意力引向生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此,除了课堂上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教学外,更应布置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实际体会,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感悟。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组中的课文《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在学习之前,可让学生提前预习,并布置课外作业:观察一下生活的家乡有哪些自然资源,它们是得到了保护,还是遭到了破坏,请写出自己的发现和感受。这样的教学既巩固了课文知识,又拓宽了学生视野。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徐海霞.语文与生活[J].语文教学通讯,2004(04).

[3]金翎.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4]王曙明.论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D].福建师范大学,2004.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策略生活化教学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策略探讨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