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交际能力培养浅析
2013-04-29褚小青
褚小青
摘 要: 强化高中英语口语教学,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现今高中英语教学的必然发展方向和要求。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和培养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分析了当今高中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具体途径和对策。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数学 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策略
1.当前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基本上是哑巴英语,能够听懂并理解,却不能顺畅地表达,原因主要有:
1.1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任何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下使用的,这种环境是独特的、自然而然形成的。但是在中国,英语作为外来语言,明显缺乏生动、新鲜的语言环境。良好语言环境的创设和丰富的语言材料是让学生改善英语口语的基本前提。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因为学生人数过多,师生和生生不能产生有效的教学互动,无法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1.2没有给予英语口语训练和培养足够的重视。现今的中考和高考都没有将口语成绩作为录取的必要条件,这种应试教育的模式导致老师、学生和家长没有给予英语口语训练足够的重视。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少专门针对口语进行训练,有些老师则干脆用汉语进行教学。
1.3学生固有的心理障碍。因为没有进行正式的口语训练,很多学生英语口语功底差,存在发音不规范、不能连贯地表达句子等问题,害怕、畏惧说英语,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成了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学生往往只会做题,不会开口。
2.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策略和途径
2.1鼓励学生参加口语实践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营造民主、和谐和平等的课堂氛围,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如分组研讨、英语演讲或角色扮演等,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欲望。
2.2应用一定的交际策略达到交际目标。所谓交际策略即学习者在对所学语言掌握较为有限的前提下,为了达到理想的交际目标,弥补其自身词汇和语法的不足而采取的一些方法。在口语交际过程中通过适当应用交际策略,可以使沟通交际变得更顺畅。常用的交际策略主要有以下五种:(1)外语转述策略,即当学生的词汇量不足,无法清楚表达某一含义时,可以通过近义词或者举出相关例子进行说明阐释,从而顺利表达自己想要传达的意思。应用该策略,学生要拥有基本的语法知识和一定的知识量,在转述的过程中,应尽量采用简洁的语言,避免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2)延迟策略,学生在用英语进行表达时,可能会语言不流畅或者犹豫不决,这时可以采用拖延策略让表达变得流利。(3)合作策略,当交际的双方有一方靠自己的语言水平无法顺利完成交际目标时,可以间接或者直接向对方进行求助。这种交际策略不能使用得过于频繁,否则不能顺利达到交际目的。(4)副语言策略,所谓副语言策略,不是用语言进行表达,而是通过利用肢体手势、面部的神态、表情和动作表达自己想说的内容。当学生因词汇量有限而无法顺利实现交际目标时,又需要对思想内容进行清晰的表达,教师应鼓励学生使用副语言策略,这可使会话变得更生动和真实。在使用副语言策略时,必须注意到同一种肢体语言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会有不同的涵义,一定要注意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5)缩减策略,因为特定的需要或出于一定的目的,而将某一话题进行简化或者是放弃,这种回避某一话题的语言形式称之为缩减策略。该策略不能过于频繁使用,否则会对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产生负面影响。
2.3通过应用会话技巧,使交际过程变得更顺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在进行口语交际活动时,因为缺乏会话技巧,导致表达者和倾听者之间不能进行有效沟通,一方在滔滔不绝地陈述,而一方则沉默无言,毫无回应,彼此之间没有良性的互动,往往使交际活动变得较为尴尬或是不自然。另外,一些说话者不知道怎样开启一个话题,或者是转换、结束一个话题,这是学生在交际活动中常会遇到的难题。掌握一定的会话技巧可以更好地让学生进行顺畅的交流。
2.4扩大学生的实践范围,以便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切切实实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光靠高中英语课堂有限的时间是不够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课外英语社团或者与英语相关的交际活动,比如说英语角等,通过参与这些活动,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总之,只有认真地对当今高中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不断改革以往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建平.论高中生英语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5.DOI:10.7666/d.y820344.
[2]童金英.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0):158-159.
[3]张小平.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交际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2):26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