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
2013-04-29魏春玲
魏春玲
新课标要求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变被动为主动,要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讨论和探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达到这一目的,笔者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以问题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大家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进而在巩固迁移、拓展延伸中再生问题,即把“问题”当作一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问题教学”的涵义
所谓“问题教学”的“问题”是指学生不能即时达到的目标,而不是一问一答的简单问句。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在教学浮力知识时,甲教师向学生提问:“如果将一块铁放入水中,它是沉入水底还是浮出水面呢?”学生会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地回答“沉入水底”。乙教师却是这样向学生提问的:“铁块放入水中将沉,但用铁块做成的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呢?”学生则无法立即作出回答并产生认知冲突。两位老师的提问区别就在于是否具有问题性,甲老师的提问不具有问题性,即无效提问,乙老师的提问具有问题性,是有效提问,只有具有问题性的问句才称的上是问题。“问题教学”的本质特征是“两主”,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解决问题是主线。从这个视角看,教与学的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扮演着激励、鼓舞、唤醒的角色,起着促进、引导和帮助的作用。
二、转变观念,创造条件,变“听科学”为“做科学”
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教学必须加强学生主动参与概念、原理的归纳和推导训练,即倡导“做科学”,所谓“做科学”。就是尽可能多地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归纳与推导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意识、思维方法。物理教学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创造条件使学生亲自参与和动手实践来学习科学知识,感悟科学方法。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充分备课,积极探索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多种课堂教学形式。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为教师边讲解概念、原理,边实验演示给学生看,还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观察和探究。课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允许学生走出座位,或与同学交流、讨论、合作,做与课堂内容相关、有助于新知意义建构的各种活动。
三、联系生活,整合资源,注重意义建构
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兴趣、思想和灵感参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的,对于教师所讲的内容学生有一个接纳、内化的过程,依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的观点,学生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老师传授的教学内容作出自己的解释,即在新知识与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获得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应牢牢记住:学生课堂上接受的知识并非是教师预设的知识,教师更不能以主观的分析和解释去代替学生的思维。由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新的学习活动中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研究教法,联系生活实际,整合各种资源,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学习,获得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四、讲演结合,强调直观,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教学需要教师采用讲授和演示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并且十分强调运用直观手段开展教学,如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语言直观等,既可以有效地传授知识,也能够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生动形象的类比、出乎学生意料的演示以及来源于日常生活的科学技术以及社会中的有趣事例、探究性的实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亲自动手多做实验等,都是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其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
五、借助实验,发现问题,引发探究
知识源于实践,始于观察。实验是物理课程及教学的显著特点,物理实验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是研究和发展物理的基础,许多物理问题都是由实验引发的。因而,物理实验在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物理教学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和优势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比较,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教师要适时引导点拨,防止学生“只做不看”或“看而不思”,引导学生捕捉现象、寻找原因、揭示本质。在实验中可以通过“为什么”型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探究;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观察、综合讨论寻求规律和结论。
六、树立三维目标,关注过程,避免题海
新课程倡导全面发展的教学观,教学重结论更重过程,关注学科更关注人,提出教学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注重结论的教学一定是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只有实施过程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和掌握学习方法,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物理学科是对事物规律的揭示,过程教学就显得更为重要,只有通过过程教学,才能使学生理解物理规律,并逐步掌握物理的思维方法,培养科学素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总之,新课改倡导“只有共同的设计理念,没有规范设计模式”的改革思路,要求教师以教学方式的转换为切入口,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学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上是笔者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肤浅认识与初步尝试,希望能抛砖引玉,供同行参考。
(责任编辑 刘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