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现代化的基本经验
2013-04-29刘承亮雷青青
刘承亮 雷青青
【摘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们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见解,这些现代化思想,对今天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大有裨益。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现代化 基本经验
【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11-02
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是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奋力以求的发展目标。所谓现代化就是指一个国家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过程,工业化和民主化是其主要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起,就把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确定为奋斗目标,开始了对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的新时期,在回顾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及经验教训,对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有裨益。
一、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就把实现中国现代化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而实现现代化最重要的是实现工业化,工业化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因此,毛泽东曾多次提到要“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2]的问题。在经过短短的几年努力之后,国民经济逐渐恢复,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也提上日程,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并规划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具体步骤,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3]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边改造、边建设,在完成工业化的同时,也建成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现代化创造条件。同时周恩来也指出:“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4]这是中共对“四个现代化”的最初提法。此后,毛泽东以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为借鉴,对中国现代化进行深入的思考。到1959年底到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第一次完整的描述四个现代化的思想,即“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5]根据毛泽东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论述,1964年底,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建设目标。中国的工业快速发展起来,现代化进程也日益加快。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把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改造成具有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工业体系的国家,现代化事业第一次得以在中国真正全面展开。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邓小平曾说,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是不可能的。所以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现代化探索,就要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言,“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6]回顾过去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整个奋斗历史就是为实现中国现代化而奋斗的历史,这个奋斗历程,充分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现代化的领导者和推动者。
二、中国现代化探索要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基本原则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能否顺利进行,关键就在于我们是否坚持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坚持了这条思想路线,在实践中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大胆的解放思想,打破陈规,“推陈出新”,在吸取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独特设计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曾在某些时期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使现代化事业出现了失误和偏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及改革开放以来迈出的每一重大步伐,都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前提和先导的。邓小平一直强调要解放思想建、实事求是。正是因为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大胆突破以前人们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认识的局限,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不断地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最后认清了社会主义本质,从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为中国现代化指明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独特现代化道路,提出了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步骤,即“三步走”战略,开拓出了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江泽民同志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不断地解放思想,突出了三步走战略各个阶段的具体步骤,把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当前,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确立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现代化建设模式,提出了“五个统筹”的现代化建设战略,这是中国现代化理论的创新,也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所取得的新成果。由此可见,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现代化理论才能不断发展。
三、中国现代化探索以国情为基础,不断进行创新
放眼当前,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正大踏步的迈向现代化,回顾过去,中国现代化的探索是一个充满困难和挫折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始终围绕着“中国如何走向现代化”这一核心问题不断进行探索。面对不断变化的形势,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中国国情为基础,不断的进行理论创新来推动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建国初期,中国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现代化的现实基础很薄弱,连“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7]中国的现代化道路究竟应该怎么走,这无疑成为当时中共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中国共产党从这个实际出发,带领全国人民大力恢复和发展经济,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提上日程,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规划,这就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打开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正一步一步向着现代化快速发展,然而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三面红旗却打断了中国现代化的步伐。特别是“八大”二次会议提出改变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论断,使党的工作重心从经济建设转移到阶级斗争上来,一直发展到“文化大革命”,中国现代化收到了重大挫折,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都出现了倒退。面对这个实际,中国共产党痛定思痛,认真总结中国和世界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再次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道路。1978年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决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开始了改革开放。
通过改革开放,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科技、教育、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也得到很大发展,大大推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此外,党在艰辛探索和实践中,不断地创新,还设计了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宏偉战略,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江泽民同志曾说:“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不断前进,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8]进入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审时度势,在实践中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对于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事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前,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都是中国共产党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的,是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结晶,是中国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
历史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整个奋斗历史就是为实现中国现代化而奋斗的历史,这个奋斗历程,充分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现代化的领导者和推动者。抚昔追今,我们应该认真地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探索中国现代化的基本规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47.
[2]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7.
[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700—701.
[4]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68.
[5]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16.
[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8.
[7]周恩来选集: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32.
[8]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