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组学习在差异教学中的应用

2013-04-29丁超

课程教育研究 2013年7期
关键词:分组差异评价

丁超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08-01

一、小组学习的理论基础

1.差异教学理论

杜威认为:“一个进步的社会把个别差异视为珍宝,因为它在个别差异中找到它自己生长的手段。因此,一个民主的社会,必须和这种理想一致,在它们各种教育措施中考虑到理智上的自由和各种才能和兴趣的作用。”由此可见教育教学中重视差异,尊重差异的重要性。学者华国栋指出,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在我国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差异教学从理念到策略方法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一个现实的模型。

2.合作学习理论

小组学习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一般指不同水平与能力的学生组成小组,同学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约翰逊等专家认为,小组学习主要有五个要素:积极互赖、个体责任、面对面的积极互动、社交技能、小组加工。从时代对人才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要求,以及在教学中要照顾学生的差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来说,同学间的合作与帮助是需要在教学中大大提倡和加强的。

3.集体动力理论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不必畏惧教师的权威,也不需要担心个人学习的失败和紧张,同学间互勉、互助、互爱,合作的环境有利于学生产生自尊自重的情感,这种情感和学生的学业成绩成正相关,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成员间是互相依赖的,教师又是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从而使小组成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这对那些动机、毅力、责任心相对较弱的学生会产生积极的群体压力,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的效果。

二、小组学习的应用过程

1.尊重差异,灵活分组

差异教学中的小组学习一般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分组原则,把性格相异、学习成绩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性别不同的同学穿插安排在一起,以利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优势互补,形成互相帮助的局面,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

分组过程中一般按4至6人一组进行小组划分。最常见的分组形式是座位式。学生就近分组,优点是便于交流,缺点是组与组的实力不均,竞争有失公平性。此外还有其他分组形式,例如抽签式、组长选择式、组员选择式、互相选择式和综合式。这些分组方式不仅能帮助老师解决自身不能顾及的问题,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进程,大大节约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与沟通,彼此受到成员间思维方法的启迪及思维方式的熏陶,减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障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2.分享差异,合作学习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个性多样的课堂才可能气氛活跃,富有个性的思想与见解产生碰撞,教学才能既丰富多彩,又充满智慧的挑战和充满活力。教学生态学的理论告诉我们,教学中的学习小组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个性不同的学生协调配合,才能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首先要通过查看学生档案、课前测验、课堂观察、问卷调查等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爱好、学习风格和能力倾向等情况,然后兼顾学生的性别、家庭背景、能力、偏好特长等进行分组,从而丰富小组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让每个学生都对自己产生自信,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欣赏,利于学生扬优补缺,共同成长。

3.立足差异,适时介入

建立小组之前,教师要提出当小组长的要求、职责,然后实行民主竞选。之后要对小组成员的分工进行明确要求,小组成员必须明白各自应该承担的角色,明白各自应该为小组做什么,但角色可以经常轮换,这样小组成员就有机会担任不同的角色,明白各个角色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此来增强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在培养组长的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小组长组织学习活动的能力,如怎样进行预习检查,怎样组织讨论,怎样提问同学,怎样指挥操作,怎样协作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适时介入,为组长做讲解,做演示,做范例,这样学习效果才会显著。

在小组成员汇报、反馈时,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发言,同时也要适时点拨与提醒,以免学生信口开河,浪费了时间,影响了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尤其在教学目标的重难点上,教师要适时的对学生进行追问与反诘,从而让全班学生都进入更深刻的思考状态中。

4.发展差异,积极评价

教师在小组学习的评价中,着重评价以下几方面:小组活动方式;小组活动的秩序;组员参与情况;活动结果的汇报水平;对其他组意见的补充修正;组员学习的效果。

评价过程中,一是提倡标准参照评价和自我参照评价。前者将测验成绩与标准比较,从中找出差距以补救矫正;后者让学生和自己的以往成绩相比较,成绩等级建立在个人的进步上。二是采用小组记分,以团体成绩作为小组成员奖励和认可的依据,把个人竞争达标转化为小组合作达标,强化团队意识和个体责任;三是增加评价的维度,个人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评价的内容不仅关注知识技能的获取,还要关注学生的合作态度、活动参与度和情感领域的表现;四是以质性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开发表现性评价,采用分数加评语的形式,及时评价,重在鼓励。

三、小组技术的现实意义

1.提高教学成绩

小组学习在组织形式上是把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成学习小组,充分开发和利用了学生、教师、小组和活动中的各种共享信息资料等多种课程资源,围绕同一学习材料,按教学目标的要求,互相启发,互相帮助。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的不足,更好地体现了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的地位,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在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教师可以腾出时间和精力对优秀生以及潜能生作个别辅导,满足了个体的差异需求。在我国目前的现实教学条件下,小组学习是实施差异教学,提高教学成绩的有效途径之一。

2.培养合作精神

小组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就要求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学生拥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是小组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教师在上课时除了解决课本上的问题之外,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比如让学生学会分工、思考、讨论、记录、表达见解和对待同伴等。小组学习过程中,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增强了同学间的友谊,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身价值,培养了学生的自尊,促进了学生身心协调发展,提高了同学间互爱和社交能力。在平等互助小组学习活动中,学生的集体意识,组织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等都得到了提高。

猜你喜欢

分组差异评价
相似与差异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找句子差异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分组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