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学理念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2013-04-29张平
张平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教学有效性”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教学重点。语文阅读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教学的质量。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阅读课堂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初中语文教师的重视。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素养 阅读;目标
一、“有效教学”的现实意义
“有效教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教育家加里-D-鲍里奇基提出的,他认为,“有效”是学生从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换句话说,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否有效,其衡量标准是学生学到的知识的多少和
好坏。
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他们的心智水平。因此,有的教育专家将语文阅读视为“统领语文教学,制约和影响说话、写作和听知教学的关键因素”。
综上所述,发挥阅读教学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可以对初中语文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有效性阅读教学的目标
1.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语文教育改革的产物,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语文素养是一个整体的观念,它不但包括语文知识,文学素养,还包括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20世纪六十年代,语文教学的重点是打好基础;七八十年代的是“能力和智力培养”。九十年代之后,素质教育观念深入人心,语文教育的目标就变成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作用
语文教学遵循汉字、汉语自身的规律,在对人文素质和人文性的培养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主要体现在通过阅读作品的作用和熏陶,不但要拓展他们的知识宽度,还要教会他们怎么做人。
3. 建设完善的语文课程体系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存在着一些弊端,那就是过分强调学科本位,重视知识的传承,但是忽视了语文实践,也忽视了与其他知识体系的联系。这样也就造成了语文课程的僵化和凝固。有效性阅读教学不但可以完善语文课程体系,还有助于大语文教育观念的树立。
三、提高阅读“有效性”的方法
1. 树立良好的阅读教学理念
阅读,是读者对作品进行主观审视和个性化理解的过程。只有站在主人的角度去品味、欣赏作品,才能与作品产生共鸣,进而有所感,有所悟。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但不应是阅读活动的主体,根据有效性原则,学生才是阅读活动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改变过去那种“个人秀”式的阅读教学模式,学会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和独特体验,让他们以主人的身份自愿与作品接触,然后通过品读,感悟其中的精髓,进而提高他们的思想深度和审美情趣。
2. 明确阅读教学的目标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必须从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遵从初中生的阅读爱好和阅读规律,来制定合理明确的阅读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发挥阅读教学的导向作用,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初中课堂教学目标通常有随意性、难以操作和落实不到位等缺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想克服这些缺点,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上都要下足工夫。考虑学生、教师和教学条件的实际情况,按照教学规律来制订学习方案,然后在课堂教学中脚踏实地地来落实。
3. 完善的课堂教学
制定好教学目标后,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将大纲教学内容将教学目标对号入座后,整理成阅读提纲给学生看,然后让他们带着“读什么”“怎么读”的问题去阅读,这样就提高了阅读的针对性和阅读效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此外,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做出适当的指引,例如,为学生指出哪类文章应该泛读哪些应该精读,如何掌握文章的框架和精髓,如何进行跳跃式阅读、比较阅读,从哪些方面对文章的背景、立意、情感进行评价。
4. 阅读教学应跳出课堂的范畴
语文阅读教学在立足课堂的同时,还应跳出课堂。语文作为母语教育的一个分支,学习资源和有用信息非常丰富,因此,对语文教学来说,阅读教学不一定局限于课堂和校园。通过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让知识向生活延伸,可以为阅读提供更多的资料。例如,有的班级组织春游时,教师组织学生们一起进行古诗词朗诵,相信此情此景,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理想,这个理想的实现,需要广大语文教师不断努力,上下求索。我们真心希望,通过有效教学,在语文阅读课堂上能够闪现出更多思想和智慧的火花。
参考文献:
[1]徐超.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路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
(21).
[2]张少杰.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文教资料,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