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圣:从“规模领先”到“品牌提升”
2013-04-29侯耀晨
侯耀晨
一个日益凝聚各方诉求的共识,助推中国进入创新社会管理的转型期,这就是开放和引导社会组织发展,提升社会管理效能。
在此过程中,异地商会是一个受到多方关注的群体。自1990年代初期的孕育和萌芽,到近年来遍地开花、迅速壮大,包括各省驻京办在内的各地政府对外协作机构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长期与异地商会等社会组织密切合作的政府部门,驻京办等对外机构在哪些事情上应适度介入,哪些事情上应尊重和保护“企业家办会”的自主性?
某种层面上,这种平衡的策略和艺术,成为一家异地商会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考验着地方政府及其驻外机构的管理智慧和战略眼光。
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以下简称“总商会”)十周年来临之际,福建省政府副秘书长、驻京办主任、现任总商会名誉会长的孔繁圣在七省大院接受了本刊记者访问,就如何构建驻京办与异地商会的建设性关系,阐述了自己的心得和思考。
自2004年分管商会之后,孔繁圣亲历总商会历次换届等重大布局与调整,更见证了商会由弱到强的快速发展历程。在访问中,他甚至拿出福建省政府的通讯录,花了不少时间给我们讲解大型会议和活动组织中,如何根据不同情况处理好对重要嘉宾们的坐位安排问题。
这种对关键细节的重视与推敲,为我们从政府部门的角度理解组织管理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准”提供了新的视角。
正如那一杯值得回味的铁观音之芬芳与甘淳,我们亦为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在共同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结合点上达成的共鸣与默契,而深受激励,抱之以更加美好的希望。
“商会换届是大事”
“如果商会换届有问题,就如同女孩了嫁错郎一辈子不会幸福。有的商会换届时没换好只得从头再来,我们要往前发展,不能往后倒退。”
谈到异地商会发展中有可能影响全局的核心工作,孔主任认为异地商会设立的宗旨是要为企业家群体服务,商会章程也规定要实行“企业家办会”的原则。既是企业家办会,那么商会的领导班子就非常重要,而一个具备强大号召力的领导班子能否产生,就取决于商会的换届工作。
在异地商会换届中,各省驻京办、地市驻京办系统如何及时介入,在确保商会领导核心具有地域、行业等广泛代表性的基础上,推举出为各方共同接受的领导人,这是对驻京办领导集体的一大挑战。
“我参与了两次换届。”
孔繁圣还记得上次总商会换届的会议地点,是在钓鱼台国宾馆。那一次换届时,商会会长的候选人竞争已经很激烈,而驻京办必须考虑到各方面的平衡,经过周密的前期调研和民主选举程序,推举出能够深孚众望的候选人。
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的前身是2001年成立的北京市福建在京企业协会,起初由驻京办一位副主任当会长,后来交给企业家来办。从2003年起成立企业商会,后来逐步发展为北京各省级商会中唯一一家总商会。
这其中,驻京办起的作用,一个是对商会的发起和成立,一个是在工作中对商会的全力支持。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能够实现多年来的持续发展,说明驻京办对商会会长人选的调研和把关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那么,在驻京办的立场上来考虑,一个商会会长候选人,需要具备那些素质呢?
“不是说谁最富有,就能当会长。一个商会的会长不仅要热心、热情,更重要的还要有奉献精神。同时,商会的会长需要有一定实力,没有实力也就没有影响力,没有威信和号召力。在北京有很多企业家,都比陈春玖会长实力强得多,但有的人不愿意当,有的人明确讲‘我可以出钱,但我没有时间。”
孔繁圣认为,一个商会的会长在搞好自己企业同时还要兼顾好会务工作,有时甚至要牺牲企业的利益来为大家服务。陈春玖在这方面处理得确实不错,比如他每周到商会走一走,看一看,商会的工作要研究,他自己的企业也做得挺大的。
驻京办与商会“相辅相成”
“我深刻体会到,要执行好驻京办的某些核心功能,仅靠驻京办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或者由驻京办来出面不是很方便的。驻京办与商会之间实际上应该形成一种互相支持,互相给力,相辅相成的关系。共同服务于两地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的大局。”
就驻京办与总商会的协作关系,孔繁圣认为驻京办有自身的行政工作经验和优势,而商会有自己的企业家资源和优势,两个机构之间互相支持,就能形成一种合力,这对商会的发展和政府某些工作都会有一定推动作用。
作为驻京办,在商会换届等大事上一定要发挥人事考察和把关责任,但对商会具体的日常运行工作,驻京办则应给予全力支持而不应过多干预。在这个过程中,驻京办的平衡能力就体现在“什么时候,应该适当干预一下,什么时候应该重在参与和发出一些指导性的建议。”
比如在换届工作中,驻京办的支持体现在征求多数地域、行业中企业家的意愿,选举出能够服众的领导人,这是一种适当的干预。但是在商会具体事务中,驻京办还应给予新当选的商会领导人以更多的支持,帮助他树立自已的威信与号召力。这种情况下的支持就不是一种干预而是一种“参与性”的支持。
孔繁圣记得,2004年刚分管商会的时候,商会还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影响力、凝聚力远不如现在,此时,孔繁圣作为上级指导单位的代表,每次参会时都对商会的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对做得不够的地方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但是,驻京办只是积极帮助商会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以陈春玖会长为首的商会领导班子能够持续提升商会的形象和地位,是在不断为会员企业搞好服务的过程,逐渐把会员凝聚在一起,让大家确确实实看到商会的影响力。
如今,商会经过多年奋斗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被北京市民政局评选为“5A”级商会,赢得了“四个第一”的荣誉。一是创造性提出了建设和谐“大商会”的发展构想,成为北京市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总商会。二是创新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成为北京市第一家施行三家或三家以上会员企业“联保联贷”业务并与相关银行金融机构建立密切战略合作关系的商会。三是积极搭建慈善平台,牵头发起成立北京市京华公益事业基金会,成为北京市第一家由商会组织成立的公募基金会。四是积极探索成立第一家省级驻京异地商会党委,以党建促会建,实现党建会建双丰收。
“这种办会成果和行业地位来之不易,有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影响力,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展一些多方共赢的工作。”
孔繁圣提到他印象比较深的几件事:
在2009年福建省西北部特大洪灾中,省里号召大家捐款支援家乡。在陈春玖会长等商会核心领导的带领下,只是开了一个多小时的会,与会企业家当场就捐了900多万,最后一共筹集1300多万善款,是福建在全国的异地商会中数额最大的。
这几年只要能抽出时间,孔繁圣都会参与一下总商会组团外出的投资考察活动。在福建、甘肃两省驻京办与商会组织的考察活动中,每到一地,当地政府最高领导班子成员都会与考察团成员进行座谈和交流,此次组团考察达成的投资合作项目中,有一些已经落地开花,一些正在推进中。
“地方政府之所以如此重视总商会的投资考察活动,是因为总商会这些来为区域发展做出了很多务实的贡献。比如在北京和福建两地招商引资工作中,总商会分别完成了1200亿和1500亿。”
孔繁圣回忆说:“我给陈会长讲——我们是两个窗口,我驻京办是政府的窗口,你商会是企业民间窗口。两个窗口都做好了,福建的形象也好。哪一个窗口没做好,对福建形象都有影响。我们是为了福建,宣传福建,给大家搭建一个好的平台。舞台搭好了,就看大家表演了。”
对商会工作的期待
商会班子领导有方,秘书处团队执行力到位,全体会员的积极拥护,孔繁圣认为总商会的发展既有赖于这些内部凝聚力,也有赖于从中央有关部委到北京、福建两地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以及国家对非公经济的支持和引导政策。
谈到商会未来的发展,孔繁圣表示驻京办将会一如既往地坚持“正确引导,全力支持,但不过多干预”的原则,继续关注总商会的发展。同时,他还就总商会下一步的工作提出几点希望:
一、 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内在形象已经很好了,在异地商会中也有了比较好的行业地位、行业形象和影响力,但前两届商会建设商会大楼的目标还没有实现。希望第三届商会领导班子要将此事提上议事日程,如果有了商会大楼,总商会的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就得到了统一,会给商会的品牌形象建设带来一定推动作用。
二、 为了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希望进一步完善建章立制工作,把培养接班人作为这一届商会的重要工作来抓。总商会目前已经发展到足够大的规模,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从商会领导班子成员到普通会员的进退机制。比如,以后加入商会要有一定的门槛限制,更要做好地区与行业职务会员代表的相对平衡等等。
三、 融合福建精神与北京精神,推动会员企业实现更好的本土化发展。商会要以这次换届为契机,将“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爱拼会赢”的福建精神,和“厚德、爱国、创新、包容”的北京精神进行有机融合,在实现本土化发展的基础上,把总商会建成一个团结、和谐的商会,真正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我们已经有这么大的会员队伍,还得往前发展,更要严格把关,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孔繁圣认为,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已经在制度化创新和规范化管理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未来要实现进一步的发展,仍有赖于继继坚持市场化、自主化、国际化发展方向,深化商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从而不断增强商会内在活力和自主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