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师生数学意识的培养
2013-04-29蒋长兰
蒋长兰
【摘 要】 数学意识是数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数学意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当前幼师生数学基础差、学习热情低的状况,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 数学意识;幼师;教学
“教室里学过的东西也许会全部忘记,而教育的训练会在我们心里永远留下某些东西”,这是一位教育家在谈教学本质时的精辟论述。教师与学生之间只有通过人性的自然交流,知识的传输与引导才能真正地铭刻在生命之中。而幼师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受教育者都是女生,思维相对单一些。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数学教育这门基础课有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幼师的数学教学在知识点传授上是有限的,数学教学更应该从幼儿教育的目的出发,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一、幼化意识
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幼师生应具备幼化意识,教师在处理集合、函数、排列组合、数列、概率等教学内容时,应适当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实例,使这些枯燥的数学知识童趣化、幼儿化,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既有兴趣又能和幼儿教育相结合。如(1)森林里召开运动会,100只动物来参加,见面都互相握手,问共握手多少次?(2)小明的画笔共有的颜色组成集合I={红色、黄色、黑色、紫色、绿色、褐色},现在他的书包里面的画笔的颜色组成集合 A={红色、黑色、绿色},则A的补集表示什么?补集是什么?
二、参与意识
中学阶段,这个层次的学生大多习惯于“授人以鱼”的教学方式,学习兴趣不浓,以致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意识较差,很难达到“授人以渔”的教学效果。而作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幼师生,必须学会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应改变常规教学模式,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的探索、分析、应用等各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老师应起到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完成数学问题的成就感和乐趣。
教师在课前预习阶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查阅资料、动手做实验等方式积极参与课前预习,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做好铺垫,同时也让学生尝试发现新知识。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学生自问、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课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新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中,以达到发现、理解和掌握新知的目的,并形成一套完整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课后,教师可以布置适量的作业,其中也包括动手实验、寻找知识在实际生活、工作中的应用等达到进一步巩固、深化知识的目的,并鼓励和指导学生把书本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实现学习的最终目标——应用。如在学习《排列》时,课前先设置问题,问题1:五位同学相互发短信,每人至少给其余同学发一条,至少有多少条短信?问题2:四个同学站成一排照相,可拍出多少张不同的照片?六位同学呢?学生对这类问题比较感兴趣,就会积极地去思考。课堂教学中:1. 先让学生分别就课前问题提出解决方法;2. 再请学生根据这两个问题找出这类问题的共同特征,使之抽象化,即数学模型,得出排列的定义;3. 分组讨论,总结出数学模型的解决方案,得到排列数公式;4. 教师通过变换条件举出和实际工作、生活紧密相连的例题,加强对公式的应用;5. 请学生联系实际,举例说明排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6. 课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难易不同的作业,鼓励学生再去发现排列在各领域的应用,并在课后交流。这样,学生可以参与到教学的各环节,不但对所学知识有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养成探索知识的习惯。
三、反思意识
反思是指对自身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知和检验的过程。通过反思,可以让学生对学习对象、学习过程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分析、深化和理解,以达到重新发现、纠错、强化、总结、提炼、优化的目的,反思是学生自主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幼师生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不仅自己应具备在反思中不断发现、总结、比较、提炼和完善的能力,更应该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渐把这种学习习惯和意识渗透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让他们从小逐渐养成反思意识,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而目前,我们的幼师生普遍因为数学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所以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很少有反思意识,特别是对知识的类比、对比、提炼、总结和优化做得很少,往往是有一做一,知识是散乱的,不能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对相同类型的问题,因为没有去深入思考其内在联系和区别,从而无法提炼出一种统一的解决途径,也就产生了同样问题反复出错的状况。作为幼师生的数学老师,更有责任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创设情境、故意出错、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上台做、学生当小老师上台讲、每章节学完之后学生自己做总结并在课堂相互交流学习心得等方式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如在教学《诱导公式》一节中,学生对五组公式的应用往往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公式记不住;2. 不明确这一步该用哪个公式;3. 用公式变形时变角不彻底;4. π的奇数倍当成偶数倍用。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开讨论:首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或者说出成功的心得,相互交流得出解决各问题的方法。最后教师做总结,给出一般思路:如果是负角,先看其绝对值是否在一周角以内,如果在,就直接用公式三变负角为一周以内的正角,如果不在,就和大于360°的正角一样,先用公式一化角为一周以内的正角,再判断其象限,二象限用公式四,三象限用公式二,四象限用公式五。符号的记忆记住各象限为正的函数即可,其余为负。π的奇数倍先拆开成偶数倍和一倍,再用公式一。通过这样的反思、交流和总结,学生基本能掌握这二十个公式的应用。
四、应用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服务于数生活。数学的学习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教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寻求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而我们目前的幼师生,因为所学的数学内容与以后幼儿园的数学教学内容相差甚远,加上中师数学教材的老化,所以在教学内容上与生活联系得很少,学生很难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在学习中很少与生活相联系,因而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就应用得更少。这就要求数学老师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收集整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的实际应用的实例。如在数列学习中,可以结合函数知识,让学生尝试去进行住房贷款利息及按揭款的计算,并通过比较得出最优方案;通过不等式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解决房屋面积相等的前提下,造价最低的问题;用排列组合的知识解决火车票种数的计算问题,用排列组合里的分类分步的思想解决生活中的分类分步问题;用概率的知识去理解中奖事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用数学的知识去说明,用数学的方式去分析,用数学的思想去处理, 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体验学习的快乐。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数学意识是数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数学意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当前幼师生数学基础差、学习热情低的状况,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于洪波. 幼师数学教学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培养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4).
[2] 高晶. 幼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6).
[3] 周洪. 师生群体的学习风格与幼师数学教学[J]. 金田,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