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诗中的问答赏析

2013-04-29黄艳艳

青年文学家 2013年8期
关键词:新妇画眉九江

黄艳艳

摘 要:唐诗在借鉴前辈艺术经验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艺术表现力。有一些诗通过描写人物之间的对话问答,表现场景和人物的性情、心理,感染力极强,读来意性盎然,别有趣味。

关键词:唐诗;问答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8-0-01

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到唐朝进入高峰,唐代诗人在借鉴前辈艺术经验的同时,向其他艺术形式如传奇、佛经、变文故事吸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的艺术表现力,使得唐诗盛况空前,后难为继。有一些诗通过描写人物之间的对话问答,口吻逼肖,声态活现,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读来意性盎然,感染力极强。我们先来看李白的《山中问答》: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这首诗一作《山中答俗人》,开篇以“问”领起,问者自是题中“俗人”,你居住在这青山中是为何呢。诗人“笑而不答”,为何但笑不语,只为“心自闲”,山色青翠苍绿,心灵宁静自在悠闲,心中有所悟所得,远非俗人所能领略,不如只笑不答。这一联,有问不答,只神态的自若、微笑的表情作出回答。

第二联,“桃花流水窅然去”,诗人所在环境:青山碧水桃花畔,落红片片,春水远逝,景色虽美,也是暮春时节。作者并不哀叹,却说“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天性中的乐观、豁达、浪漫表露无遗。“人间”,充满了礼法束缚、世俗羁绊、理想压抑;这里,作者远离尘俗,放情山水,得到了心灵的自由。这一联夹叙夹议,以自然的美景体现诗人宁静恬淡的主观心境,说明了为何“心自闲”,也是正面回答了“何意栖碧山”的提问。

全诗共四句,有问有答,层层推入,叙述、描绘、议论,语言明朗自然,音节和谐流畅,表情达意明晰,浑然天成。

再看崔颢的《长干曲》(其一、其二):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这里两首诗,一问一答,无任何的衬托、描写,全是对话,而人物、场景、意境、情感全出。

第一句,“君家何处住?”,作为一女子,即使在风气开明的唐代,对一陌生男子如此相问,也是唐突,反衬了女子心情的急切,或许她自己也意识到问话的突兀,于是忙加以解释:我住在横塘,听你的口音,特意停船来问,像是我的同乡。我们可以想象,女主角必是久不回家乡,听到乡音格外亲切,怕错过了故乡人,顾不得女子应有的矜持和仪态,“或恐是同乡”,朴素真率中蕴含了远离家乡,思浓意切的游子孤独。短短二十个字,人物、场景,女子的音容笑貌、性格、内心跃然纸上,明清王夫之称赞这首诗“墨气四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

第二首,“家临九江水”是答复“君家何处住?”,“来去九江侧”,男主角原来也是在外风行雨宿之人,既同乡也同行,男子也是直率之人,并无“初次见面”虚言,直接惋惜“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李白《长干行》中有“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当日如能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今日“来去九江侧”,两人便可携手共风雨,哪会一人浪迹,错把他乡当故乡。男主角对此次相遇的珍惜之情,对相逢的恨晚之心,通过五个字深刻地表达出来,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

作者抓住江上一次偶遇,一个片段,通过问答,寥寥几笔,就将男女主角的个性、内心挖掘出来。全诗语言素朴自然,一男一女,一唱一答,如同对歌,而又意味隽永。

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读来更是趣味盎然: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我们先来赏析诗歌:洞房通夜燃着红烛,等待着天亮要去堂前拜见公婆。这里用了一个词“待晓”,新妇的忧虑焦灼表达得淋漓尽致。“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就是担忧的具体表现了,用心梳洗,打扮妥帖,仍是忐忑,只好低声羞涩的问身边的新郎:我这样画眉,是否入时。语意委婉,话外音乃是:你的父母会喜欢我吗。“低声”把新娘子的娇羞刻画入微,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全诗结束,有问无答,如此殷勤的新娘能不能博得长辈的喜爱呢?

这首诗又题为《近试上张水部》,相传张籍善于提拔后进,作者朱庆馀平日向张行卷,已经得其赏识,临考前怕自己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自比新妇,以新郎比张,主考比公婆,写下此诗,意在探测自己的文章能否合格。在古代,新妇如能得到公婆和丈夫的喜爱,在家中处境就顺当,否则时日难捱;同样,士子诗文如能得到主考官的赏识,一举成名,从此直上青云,否则一生功名不就,这两件都是终身大事。此诗抓住新妇拜见公婆前与夫低语的一个场景,表达作者忐忑不安的心情,贺裳《载酒园诗话》云:“真妙手比拟!”

朱有问,张亦有答,在《酬朱庆馀》中,张籍写道: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朱庆馀是越州人(今浙江绍兴),此诗以“越女”比朱,用“新妆”对“画眉”,以“沉吟”写朱的思虑。越州的女子刚刚打扮好,出现在镜湖,她当然知道自己长得美艳动人,光彩耀眼。但是由于对自己的过分爱惜,反而有一些沉思、忧虑,担心不够美丽。这位女子何需担忧呢?“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虽然有许多同时的女子穿着齐地贵重的丝绸衣服,但并不能显出矜贵,而这个女子的一首采菱曲就价值万金啊。这一联既回答了朱诗中的“入时否”,又点明了朱庆馀的诗作超出当时之人,对于考试不要担心,打消了朱的顾虑,可谓一箭双雕,回答恰到好处。

朱的问诗喻得好,张的答诗拟得妙,一问一答,珠联璧合,成为诗坛千古佳话。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只问不答,由问梅见思家之切。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蜀相》),自问自答,用问引起悬念,“柏森森”渲染丞相祠堂的庄严肃穆。

唐诗中的问答灵活多变,诗人从生活出发,真情切感,问得巧答得妙,语言凝练,诗意隽远,刻画入微,成为我国诗歌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参考文献:

1、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6

猜你喜欢

新妇画眉九江
悠悠的九江
长干曲四首(其二)
不做画眉
不做画眉
常见食品组分及金属离子对落新妇苷稳定性的影响
不做画眉
鹭鸟如诗
永远跟党走
落新妇苷稳定性的研究
落新妇苷固体分散体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