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民间艺术之泥塑创作

2013-04-29乔婧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3年8期

乔婧

摘要:民间泥塑属于民间艺术中的绝技,民间泥塑是用自然界就地取材的泥等普通物质来作为材料塑造物体,民间泥塑的创作原则是“以心写神”,涉及民间泥塑的基本知识和规律,以及对塑造对象的独特处理手法。

关键词:民间泥塑;创作材料;创作原则;处理手法

民间艺术有三绝,“绝艺”、“绝招”和“绝技”,民间泥塑属于“绝技”。民间泥塑作为雕塑的一种形式,它是中国五千年文化构成因素之一,它同传统雕塑,西洋雕塑,公共环境雕塑一起共同反映人类的历史文明和对现代文化的影响与引领。因此,民间泥塑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应该被看作一种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力量,它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反过来又可以给人们内心深处的灵魂以巨大的碰撞。

我国民间泥塑家们凭着他们的勤劳和智慧,使用简单的普通工具,就能将自然界就地取材的泥等普通物质材料创作成为无价之宝的艺术品,这都是经过民间艺人在艺术处理手法上反复推敲加工提炼的。他们多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因材施艺,直接刻划,这是中国民族式雕塑的传统特点,也只有通过自己民族民间传统的造型艺术的手段才能获得最佳的艺术效果。如图一:这个材料创作就是采用了传统的民间泥塑手法来完成的。

此创作题目是《对弈》,因此根据这个主题,来组织具有代表性的情节和放置塑像的环境场地来考虑安排构图及确定人物的尺寸大小。在构图中选择情节是关键的,雕塑是要有一定情节的,没有情节,感情也就无所表现,因为雕塑是表现一个过程的瞬间的动作,所以所塑造的动作必须要明确,要承前启后,要能看出过去怎样来,将来怎样去,而构图又是塑像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构图简而言之就是一尊造像的架子,古人说:“有法和无法”,意思是说有方法又不为方法所限制。例如我所塑造一个老者与一个孩子下棋的场景。历来有一定的情节和格式在这里有法,但因每个人可以按照自己所见,所想,所闻体验各异,而在表现手法上如果能加以独创发挥,就能摆脱一般常见的格式,从而新鲜生动地表现主题,这就是无法。

在起泥稿时,不论塑像放置于平地还是台座上,都必须用木板做造像的底盘,然后在底盘上打孔,立木桩。如图二所示:在木桩外包裹报纸为了以后塑像成型后好抽取,因为民间的泥塑多数都是空心的。根据所选的人物动态采取“立桩”法,就是中间只有一根桩子支撑,人物造型可根据需要自由变动。民间泥塑的头和身子一般都是可以分开的,先做出头,然后以头的长度为标准放大身子。我国民间泥塑艺人们历代都是采用以师带徒的方式进行技艺的传授,他们虽无系统完整的理论范本,但一代代艺人通过长期创造性劳动的实践,从而取得了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并善于用非常形象又生动的民间语言,如顺口溜等口诀形式,总结出来一套易记易学的塑像基本知识和规律。比如在做人体时就采用“行七,坐五,盘三半”的规律来造像,就是说人站立时是七个头高,坐着时是五个头高,而盘腿坐则是三个半头高。又比如在做人物面部时,因面部形象各异,有不同个性,艺人们称之为“相之大概,不外八格”,即田,国,由,用,目,日,风,申八种类型。就一般规律来说,男像多是国,由,用,风字脸型,女像多似日,甲,申字脸型,少像(兒童像)多是田字脸型。再比如“立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这是用来形容古时候武将的气势的。还有就是“俾望山峰要见石,高观幽谷不见踪”,这是指人物肌体有高俾之分,(俾指低处)民间艺人们虽未学过解剖(个别人例外),但他们也理解骨骼。上面的口诀就说明观骨之点在高峰处,所以要塑得实在肯定。衣纹飘向外,(虚处)就见不着肌体肉的踪迹了,民间艺人们不是先塑人体,而是直接从衣纹塑起,他们善于抓住主要的关节部位,然后分析复杂的变化,从而归纳提炼出规律性的方法来,如对肩到胳膊和躯干的衣纹处理,则只用了非常简练的一句口诀“怀抱三拄香”就概括了,见图三:在这次创作(图一)时衣纹就用了这种处理方法。关于衣纹的各种复杂变化,民间泥塑家们也归纳出了以下一些规律和特点:1、衣纹有阴阳之分。(阳光直照者为阳,月映花枝不见月为阴)2、彼见者为阳,此见者为阴,这意思就是说,对于物体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尤其雕塑造型,它的特点就在于是有体积的,要让人们从各个角度都能够看到完美的整体造型,所以要顾此失彼,有阴有阳。3、外面为阳,内面为阴。4、有阳中变阴,亦有阴中变阳和由高往低处变,由低处向高处走的变化,如描绘仕女等的衣纹转折变化就很丰富。5、高干由如鱼秋背,俾曹恰似竹简型。平如月夜观江水,垂似击石坠井中。月夜观水实中虚,击石坠井义亦同。这些都是在说明由于衣纹质地不同而形成平静,柔软,转折等各种各样有力的变化。千送千里外,后随紧跟踪。上下随体变,下纹宜松。动似微风吹草,静如柱石之坚,行纹转稍急,走纹稍迟延,奔纹风,驰纹飘飘然如波浪,这都是描绘在风吹,行走的动势中而引起的衣纹变化。6、紧像邻家墙连墙,松如屋舍十里空。伸者宜疏之,曲者宜密之。这表明处理衣纹之间有疏密变化,要富于节奏感才能表现得生动有变化。以上生动形象的民间艺术语言,深刻地将民间泥塑的部分技法,经验归纳总结了出来,充分表明了民间泥塑家认识生活,观察事物的深度和创造性。

民间泥塑艺术不管是大变其形,还是高度写实,但都离不开一个总的创作原则,那就是“以心写神”,为此,总是紧紧抓住人物的“心绪”和“情节”这两个法宝来表现,不只可以活现人的面貌,而且可以深刻揭示心灵。当然人物的“心绪”和“情节”不仅表现在动态,面貌肌肉表情上,还很重要地反映在眼睛里。我这次创作就是采用了民间的眼珠塑法,是用玻璃烧制的珠子安放在眼眶内,是真实的实体,这种方法同西洋雕塑的表现方法有明显的区别,西洋雕塑往往是挖去瞳孔部分,只留下高光点,通过明暗来传神,是用以虚代实的表现手法,而民间泥塑的按眼法是采用以实对实(也有例外),用中国的民俗来讲,不能是有眼无珠的,所以一定是实体。但无论采用实或虚的方法,最后达到的艺术效果都是一致的。民间泥塑家们有着自己对时代,生命,造型和美的独特认识,他们无门无派,特立独行,他们很大一部分都没有画过素描,也不请模特,他们用心去感受,用灵魂去碰撞,他们的作品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而不是循规蹈矩,墨守陈规,他们用自己对周围世界深切的感触,从生活中升华我们陌生而又熟悉的瞬间。如图四、五、六。

这次我的创作也采用了民间彩绘艺术的手法。彩绘艺术可以说是我国别具风格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它所采用的材料是非常特殊的,仅从采用的原料来看,它同西洋雕塑就有明显的区别,它更具有地方性和民间性,彩绘可以说是彩绘泥塑中十几道工序中画龙点睛的一道,彩塑艺术的特点概括起来说,就是:材料精致,手法写实。

(一)材料精致:彩塑艺术家所采用的原材料有贵重的黄金,白银和名贵的中药材,也有普通的黄土,白泥。黄金和白银这两种材料是根据作者个人对作品要求,或需要特殊的处理方法时而用的。而名贵的中药材是用来做药泥用的,药泥的配制有八味药材,这样配制出来的泥是摔不坏的,一般用来做手等比较细小的部位,因民间泥塑的手也是可以和身子分开的,因此用这种打不烂的泥来做手,即使手不小心从高处掉在了地上也没有关系。有点遗憾的是这次创作(图一)我没有用到这种特殊的泥,还是用的普通的黄泥加棉花配制而成的。做人物的头(面部)的白泥,是选用眉山县土产的白善泥(也是一味中药)炼制的,把生土采集回来之后,先把其中的红硬杂物去掉,经过水泡过滤,反复若干次数,最后取出经过太阳爆晒制成备用,肉泥的制作需要十五道工序,它的细致程度可以和面粉比美。在上人物的服饰颜色之前,需要上一層底泥,底泥的配制需要七道工序,由五种左右的材料配制而成,底泥要比肉泥(面部的泥)略显粗糙。

(二)写实的创作手法:民间的泥塑家们从制备原料到塑创形象,都想了不少办法,这也是民间彩塑艺术的特点。为了追求皮肤颜色的真实感,在调制头泥的时候就加入了朱砂,我的这次创作(图一)人物的皮肤颜色处理就是采用的这种方法。民间泥塑家在塑造人物的衣褶上,追求衣纹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它的细腻程度使人感到过于繁琐,然而他又通过最后一些细致,精渗的装饰,着色来达到统一,如图七:在上头部肉泥的时候要先等头胚的泥完全干了后再开始浆。使用头部的肉泥时,放到干净的盘子内揉均匀(可以象磨墨一样的磨法),磨成米汤状,然后用毛笔来浆四——五次,看到面部不花了,然后再浆一次即可,在浆的时候只浆面部,头发不浆。在浆面部的浆内,加入黄泥或赭石之类的颜料,根据不同人种的肤色而定,这样做出的肤色就比较真实。然后就是头部的着色。一般女性使用胭脂(国画颜色),因为胭脂比较粉,也比较柔和,所以用于女性着色很适合。但男性就要用天然的赭矿石来着色。在开始着色前要调匀颜色,用两支干净的笔,一支沾水,一支沾色,从上眼睑起,向两边依次着色,每结束一笔,要用净水笔把周围匀散,使其不显痕迹,着色两次后看到已经似真人的肤色了,就不可再染,然后就只在面颊和眼睑处染两三次就可以了。另外在着面部颜色时还应根据人物的性格,年龄,种族,特征等,可以加入少许墨,赭石等颜料,就能够充分表现对象,达到所需要的艺术效果。在染衣服的颜色时,就相对来说简单了。先上底泥,上四——五次,等干了后就可以直接上颜色了,我就是直接用水粉颜色调和后上的颜色。

总之通过这次尝试学习了用民间的手法做泥塑,更加深切体会到应该不断从民间泥塑这份传统艺术资源中吸取,继承有益的营养,并从中受到启迪,把“民间”和“现代”结合在一起,让“民间”滋润“现代”,让“现代”走向“民间”。

【参考文献】

[1]谭勋.雕塑综合材料教学[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5

[2][美]汤姆·帕特森.当代民间艺术[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鲁虹,傅中望.中国当代美术图鉴[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省建筑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