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3-04-29黄磊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机构农户

黄磊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金融市场日趋完善,带动农村金融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政府的监管和引导之下,我国逐渐形成了一套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体系。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使得我国金融市场尤其是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农村;金融市场

一、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现状

(一)农村的金融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体系逐步完善,农村的金融改革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金融改革在农村逐步有序开展,随着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条件的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局面。目前,我国已形成基本适应农村需要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金融体系;二是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增长较为迅速,“三农”贷款数量持续增长,能够从金融机构贷到款的农户数量已有显著上升。

(二)农村金融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大大巩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

目前,全国农村地区已经建立上千家城镇银行,上百家农村资金互助社,从而更好的服务“三农”,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是,这与庞大的农村居民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农村金融的发展仍面临一系列问题。

二、当前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

随着国有银行和部分商业银行出于对利益的追逐,在农村地区的逐一撤离,多數地方只剩下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仍在农村地区服务,“坚守阵地”。金融机构和营业网点的减少,导致金融机构建设无法及时跟进,严重约束了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金融服务供需不足也致使农村金融业务相对萎缩。邮政储蓄网点只开展了基本的存款、汇款和结算业务,没有开展信贷业务,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金融机构开展信贷业务。而且,这些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供应有限,难以满足农村居民对资金的需求,且通常情况下,为规避风险,正规金融机构的手续较繁琐,贷款条件较严格,多数农民无法进行快捷、便利的贷款,这就导致了民间借贷的活跃。这种非正规的金融组织虽然看似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居民的资金需求,但是随之而来的金融风险也大大增加。民间金融组织规模小,经营范围窄,资本实力小,基础薄弱,抵御风险能力差,一旦发生风险损失则会发生经营困难甚至破产倒闭。并且,由于民间金融的区域性, 其极易受到当地政府或行政的干预和操纵。再者,这种非正规的组织难以避免会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 投机、圈钱、关联贷款等道德风险极容易滋生。

(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滞缓,作用有限

各农村金融机构的基础设施相较城市来说不够完善,支付和结算体系落后。适合农村经济特点的金融电子化和票据化等操作方式覆盖的地域范围小,配套设施建设严重不足,不利于农村居民方便快速的办理相关业务。四大国有银行和少数商业银行基本上仅在县城设立了储蓄点,并且是主要作为吸储工具而存在。如果在国家宏观金融政策没有根本性调整,上述各大商业银行基本上很难发挥金融支农作用。

(三)与农村相关的金融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盈利水平偏低

农村现有的金融机构主要以经营传统的商业保险产品和信贷产品为主,而对于小额贷款和农业保险这样的农民需求量较大的产品则缺乏创新,导致金融产品过于单一,盈利能力不足,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薄弱,除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小额存单质押贷款和少量的联保贷款外,其余就是担保抵押贷款,而农村担保抵押物稀缺,农民住房、信贷消费、看病、就学等消费性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

(四)农村资金外流情况严重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业的薄弱环节,金融供给不足尤为突出,资金外流情况严重。当前虽然成立了新型农村村镇银行,但成立时间较短,网点较少,结算相对困难,在储户分散的农村市场难以在短期内聚集较多的存款。很多农村资金互助社由于没有金融营业许可证而无法吸收存款,只能依靠募集股金进行发放贷款,而部分获得金融营业许可证的互助社,由于农民手中闲散资金不多,亦无法吸收足够的存款应对庞大的农村需求。而小额贷款公司只能利用自有的资金进行放贷,同样受到资金供给的限制。此外,由于金融机构网点有限、涉农业务的运营成本高、农村地区的贷款风险高等导致金融供给不足,农村资金的持续流失一定程度上恶化了农村经济。目前,农村资金流出的数量远远大于从城市流入的数量,对于基础本来就十分薄弱的农村经济来说,资金的缺乏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三、促进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若干对策

针对我国当前农村金融现状存在的诸多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其一,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其二,政府要增强力度,大力给予政策性支持;其三,鼓励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效率;其四,完善信用体系,为农村金融发展创设良好环境。

(一)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推进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金融体系。以农业发展银行为代表的政策性银行要充分利用其在农业金融中的政策优势,使其成为农业金融发展中的重要支撑。进一步完善其支农服务功能,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转变,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帮助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农户能掌握的技术并加以应用,拓宽综合性金融服务的服务内容和范畴。农村信用社则需要发挥其主力军的作用,拓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范围,从而增加支农的政策性贷款的投放,为农户提高及时、优良的服务。农村邮政储蓄银行则要充分利用其网点多、存款多的优势,扩大邮政储蓄资金在农村的运用范围,使有资金需要的农户能够更容易贷到款,充分将资金回流到农村,真正做到资金取之于民用于民。

(二)政府要增强政策性支持的力度

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政策的支持和财政的投入是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必不可少的部分。一方面,政府可以制定一些有利于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如对在农村金融机构贷款的农户给予适当财政补贴,以调动农户贷款的积极性,同时也能保证农村金融机构的收益不受影响;另一方面,各政府部门应配合农村金融机构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支持个金融机构在现有业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类型的金融业务,以更好的为农户服务。

(三)鼓励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效率

由于农村金融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它的发展应该按照由金融需求决定金融供给的原则,进行一系列的农村金融供给结构调整。首先,各农村金融机构要本着给农户提供满足其基本需求的金融服务的原则,把农户需要的基本业务,如简单的存取款、汇兑和贷款、保险等做好,并加强对金融机构相关人员的管理和培训,规范从业人员的的职业行为,以提升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整体形象;其次,在保证基本服务的基础上进行金融产品及服务的创新工作,鼓励各地探索与先进技术结合的金融创新方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金融需求。同时,通过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不断增强其面向“三农”的服务功能;最后,要加快推动农村金融机构的网络化进程,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服务成本,也使农户享受到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服务。

(四)完善信用体系,为农村金融发展创设良好环境

良好的信用环境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经济竞争力、促进农村金融产业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农户和农村企业因自身文化和历史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信用意识淡薄,由此引发的合同纠纷事件经常发生。并且,由于目前担保机制的不健全,农户除了房屋和生活资料外,提供有效抵押担保的能力也十分有限,这就造成了信用环境整体的不完善,支农信贷风险增大,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和盈利性无法保障,从而导致整体金融机构信用度的降低。为减少上述问题的发生几率,同时又保证真正需要资金的农户能够贷到款,就需要金融机构和农户双方的共同努力。可通过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审活动和划分信用等级的方法来提高农户的信用意识,使其从思想上认识到信用体系的重要性;同时,各金融机构间可加强合作,成立农业信用担保机构和农业担保基金,积极引导商业担保机构有效开展农业担保業务,从而建立有效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对于民间的非正规金融组织,通过适当开放农村金融市场的方法来给与其一定的发展空间,这样也可以起到降低金融风险,促进农村金融产业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苗宁.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07)

[2]孙莉萍.浅析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问题与对策[J].知识经济,2012(10)

[3]阳晓红.当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推进策略[J].武汉金融, 2011(11)

[4]彭红华.关于改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思考[J].南方金融,2012(04)

[5]赵栩旖.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的现实挑战与发展选择[J].农村经济,2012(08)

[6]孙先明,杨丽萍.中国农村金融业务创新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2011(02)

[7]周才云.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述评[J].改革与战略,2011(07)

【作者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民族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金融机构农户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