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路径分析

2013-04-29吴国强

中国证券期货 2013年8期
关键词:对外贸易品牌转型升级

【摘要】商务部副部长钟山在“2012中国外贸形势报告会”上表示,我国已经连续17年成为遭遇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而且贸易摩擦形式不断地翻新,涉及的产业不断扩大,发起的国别也不断地增加。事实上,从亚洲金融危机到现在,10多年的时间,中国外贸出口一直很顺畅,也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只是,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中国的外贸出口正在遭遇越来越多的问题、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欧美发达国家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技术封锁、种种调查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出口的难度正在不断加大;另一方面,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利用和消耗瓶颈扩大、印度和越南等周边国家与中国的竞争加剧日益增强等不利因素,正在导致中国的出口竞争力下降。其实,在我国入世后,我国在对外贸易摩擦方面就已经发生了两个显著的变化:一是由传统的关税壁垒转向非关税壁垒,二是以技术标准为核心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取代了反倾销,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最大障碍。我国对外技术性贸易摩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出口产品不符合国外的技术标准引发摩擦,二是中国制定的技术标准经常引起国际争端。技术标准的产生原本是为了规范生产,控制和保障产品质量。但是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发展,标准越来越多地被用来实现贸易扩张和限制他国出口的工具。技术性贸易摩擦的实质是标准之争。标准竞争意味着商品从喧嚣的表面竞争回归到了企业、国家科技与研发实力的较量。

【关键词】对外贸易;转型升级;摩擦;竞争;品牌;兼并重组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随着欧洲经济危机的深化,欧洲消费水平下滑明显;美国为摆脱危機,把转嫁危机作为其基本策略,贸易保护成为常态;2005年7月我国改革了人民币汇率制度,实行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继续缓慢升值,时至今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了23.8%,也即外贸企业成本上升了23.8%;2012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目标调整为7.5%;同时,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也越来越多的暴露出问题,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外贸企业为世界打工的局面没有得到改变,出口产品没有自己的品牌,缺乏自己的知识产权,产品附加值低,利润很薄。2012年2月,我国外贸逆差315亿美元,创10年来新高。出口从1月的下降0.5%,大幅升至2月的18.4%,进口从1月的超预期下降15.3%,再一次超市场预期惊人上升至增长39.6%,与此同时,外贸企业倒闭关门现象此起彼伏,对外贸易的困境已经摆在我们面前。作为拉动经济的马车之一,对外贸易的不利局面需要靠转型升级来扭转。

一、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意义

商务部长陈德铭在安徽开展商务工作调研时称,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外贸下行态势较为明显,外贸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对这一趋势要高度重视,未来将保持外贸政策稳定,继续推进外贸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通过转型升级来推动对外贸易由依靠数量和速度向质量和效益转变,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提高我省对外开放水平。

1.总体上看,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进一步增强吸纳全球生产要素和利用全球市场加快发展的能力,形成一批新的开放型经济增长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得到更多益处,从而促进对外贸易又好又快发展。

2.推动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发展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扩大出口,能够扩大就业特别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同时,要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加强监管,使出口价格更全面地反映劳动成本,反映资源环境成本,尽可能地提高出口收益。

3.对外贸易转型发展,通过进一步优化产品出口结构,支持具有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扩大服务产品出口。当前,应从支持企业创新和提供共性技术支持、引导企业创品牌、加强外向型人才培训服务、提供出口融资便利和避险工具、鼓励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等方面,继续加大工作力度。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增加能源、原材料以及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进一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还要努力扩大服务贸易,积极推进软件、信息服务外包,大力促进文化、特许专利出口,继续扩大旅游、运输、建筑等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不断优化服务贸易出口结构。要改变我省贸易量大、利润小、价值少的状况,加大服务贸易的比重。

4.对外贸易转型发展,通过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引导跨国公司把高端制造和研发环节转移进来。当前,我国制造业水平不断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引进的先进技术、高端制造和研发能力得到国内产业和技术基础支撑,产生较多外溢效应;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跨国公司向海外转移先进技术和研发环节的速度加快。这表明,我们能够通过利用外资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和研发能力,提升我国产业整体水平。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向前推进,特别要注重吸引外资加快向沿海、西部地区等工业基地和符合产业政策的领域扩展。

5.通过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企业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中的地位。加工贸易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一种有效方式。这种贸易方式在促进就业、扩大出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国际产业分工趋势和我省发展水平来看,加工贸易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有发展空间,但是也存在加工链条短、增值率低、获得利益少、容易加剧贸易摩擦等问题。因此,要进一步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推动加工贸易向上下游延伸,尽快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中的地位。

6.对外贸易转型发展,积极引导和规范企业对外投资合作。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必然加快企业对外投资合作步伐。我们要从现实出发,借鉴国际经验,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使我省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走得稳、走得好。当前,要进一步完善财税、信贷、外汇、保险等政策措施,支持有实力、有信誉、有竞争力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走出去”。通过财税和金融手段、信息服务等方式,形成风险分担机制,使企业能够恰当评估和有效回避“走出去”的投资风险。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引导和协调,避免企业在境外盲目投资和恶性竞争。还应着眼于全局和长远,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多边谈判,维护国家根本利益,借助多边规则,平衡各方权益,维护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体制。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保障企业公平竞争的各项制度,完善应对贸易和投资争端的有效反应机制,为我国企业平等参与国际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对外贸易转型升级路径分析

对外贸易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贸易保护也因金融危机而越发猖狂;2012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目标的减缓,对外贸易增长10%的目标可能落空,既不要感到沮丧,也不要作为一种负担,而应当看作是一次倒逼转型的机会。一方面,迫使企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到研究如何调整产品結构、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和技术含量、优化出口区域等方面,以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和出口形势的变化;另一方面,迫使有关方面更好地研究外贸出口工作,特别在品牌建设、新品研发、金融服务等方面,能够拿出更多好的措施和办法,与企业一道,共同来应对可能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只有这样,中国的外贸工作才不会为指标所绑架,为其他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牵着鼻子走。外贸企业的转型升级,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品牌建设

1.自主品牌建设和政府扶持相结合。对于出口企业来说,自主品牌建设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所以企业是建设自主品牌的主体,而政府如何帮助企业导入观念,培育品牌,合力兴牌。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加强宣传,增强全社会企业以创品牌为荣的观念。带动企业创品牌的积极性。其次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扶持出口品牌建设,支持企业到国(境)外注册产品商标。另外,出口品牌企业在银行融资、税收优惠、出口便利、展销摊位、考核评优等方面,还需要政府尽快制订有关政策给予更大的支持。

2.自主品牌建设要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出口企业要打造自己的出口品牌,必须围绕科技创新,依靠创新来提升品牌,首先科技部门要把支柱产业作为重点,为企业的研发提供平台,创造条件,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和大专院校挂钩,成立研发机构,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通过几年的努力,使产品在国际上变“无牌”为“有牌”,变“有牌”为品牌。

3.自主品牌建设和目标市场相结合。根据目前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情况,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努力建设品牌,并尝试国际品牌策略,第二类有意建树品牌,但因管理水平有限,未能把握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再加上财力有限,没有足量的宣传,基本上处于观望、彷徨状态。第三类企业还没有品牌意识,只有生产、销售观念,这些企业认为当前发展品牌是务虚的,缺乏现实意义,当务之急是积累资本,把销售搞上去,做品牌是以后的事情,他们满足于来样加工、定牌生产。

4.自主品牌建设和地方特色相结合。我国不同区域特色产业明显,优势突出,在打好企业品牌的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重点推出区域品牌。同时要通过注册区域集体商标等创新工作,打造区域的整体出口名牌,优化区域出口品牌的资源,提高区域出口品牌建设水平,推动区域块状经济向国际化产业集群的方向发展。同时要积极探索区域集体商标的设计、审批、注册和管理,完善区域出口品牌建设的技术支撑,包括配套的质量认证、技术服务、出口商检等的一系列的商品出口品质保障措施,建立区域出口品牌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包括区域集体商标的推广和有偿使用机制等。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使创建区域性的品牌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助力器。

(二)加工贸易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党中央、国务院明确的重大战略任务。当前,加工贸易发展面临着经营成本快速上升、环境资源压力不断加大、国际竞争愈加激烈等多重压力,转型升级也势在必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从根本上说,就是提高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上的分工地位,在保持“中国制造”优势的同时,形成“中国创造”新优势。

加工贸易方式在促进就业、扩大出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国际产业分工趋势和我国发展水平来看,加工贸易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有发展空间,但是也存在加工链条短、增值率低、获得利益少、容易加剧贸易摩擦等问题。在支持加工贸易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方面,要安排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支持加工贸易企业自创品牌、多渠道开拓新客户;开展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企业认定工作,提升企业影响力。只有那些重视研发和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和自有品牌、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高、能够控制和影响营销渠道的企业才能够从容应对挑战,实现逆境中成长,危机中壮大。必须高度重视国内外环境变化对加工贸易的影响,增强忧患意识,加快推动转型升级,推动加工贸易向上下游延伸,尽快提高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中的地位。

三、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扶持企业开展创新研发

完善产业政策,推动结构转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产业政策的主线。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苗长兴在“第十五届中国企业兼并重组研究中心年会”上指出,今年我国制造业占存量比重将达到19.8%,超过美国的19.4%,成为全球最大制造国。但是我们目前还处在产业的中下游,未来五年我国仍处在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

推进企业兼并重组,要突出扶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型服务业,注重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展现代制造业,加大抑制产能过剩和调整产业升级的力度,突出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在产业技术政策方面,突出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在产品研发、节能减排方面取得进展,压缩和疏导部分产能。

推进企业兼并重组,要发挥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政府引导作用,落实相关的财税、工商、土地政策措施,引导和激励企业自愿自主参与相关工作。此外,为企业兼并重组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放宽民营资本市场准入,加快垄断行业改革。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也是我国外贸企业在以后一段时间一致努力的方向,政府要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类项目和技术改造及创新类项目。同时,通过组建产业技术联盟,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健全技术改造和创新体系,并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产品检测、教育培训和电子商务等服务

多年来对外贸易的实践告诉我们,通过创新开研发,使企业掌握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这样,企业才可以发展壮大;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企业是只有眼前微利的,这样的企业无法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壮大。我们要从“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就要让核心技术和掌握核心技术的人都能得到有激励性的回报,让全社会都尊重技术和人才,才可能将经济从粗放型增长道路上扭转到依靠技术创新驱动的集约型增长道路上来。

四、加强金融服务,促进外贸企业转型升级

外贸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目前艰难的处境下,金融工作要坚持改革创新,努力提高金融工作水平,尽力为外贸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要积极运用金融工具,推动外贸企业转型升级。强化现代融资理念创新,拉动投资和支撑外贸企业发展;强化金融工具运用能力,加强对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培训,使大家更善于运用现代金融工具推动外贸企业的发展。

2.要突出信贷支持重点,促进外贸企业发展方式转变。要在扩大信贷规模上求突破,进一步形成储蓄有效转化为投资的良性机制;在支持外贸企业转型升级上求突破,全力破解建设资金瓶颈;在加大对中小外贸企业帮扶上求突破,切实满足中小外贸企业“短、频、急、小”的资金需求。

3.要发挥金融保障功能,扶持外贸转型升级企业。把加快地方金融机构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进金融保险业、金融证券业、新型金融机构加快发展,努力构建门类齐全、体系完善、特色鲜明、实力较强的金融发展体系,形成全方位扶持转型升级外贸企业的良好局面。

作者简介:吴国强(1968—),江苏无锡人,副教授,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主任,研究方向:金融经济。

展开全文▼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对外贸易品牌转型升级
品牌包装设计中的色彩研究
从电影到品牌:看黄渤的“品牌化”之路
人口红利渐失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当前经济背景下人民币加入SDR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旅游经济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电子商务环境下品牌建立探讨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