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企业并购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

2013-04-29周丽玮

中国证券期货 2013年8期
关键词:企业并购存在问题对策

周丽玮

【摘要】企业并购是目前在全球经济体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西方国家经历了五次并购浪潮,积累了丰富的并购经验,并购理论也随之趋于完善。在我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推进和国有企业改革,并购活动也日益频繁。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结合企业并购在西方和我国的发展历程及我国企业并购的动因,对当前我国并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并购;存在问题;对策

一、并购的发展历程

在我国并购的起步比较晚,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93年以前,这一阶段的企业并购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大多数企业并购都是在政府的推动下实施和完成的。最早的并购发生在1984年,保定纺织机械厂兼并保定针织器材厂,这是一场由保定市政府直接参与、以承担目标公司全部债务、接管全部债权的兼并,这种模式被称为“保定模式”,这一阶段另一种典型模式是“武汉模式”,这一模式是企业在双方自愿自主的基础上充分协商并达成协议,强调自愿互利,但本质上还是通过政府推动的。

第二阶段是1993年之后,这一阶段的企业并购是在各种相关法律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中发展起来的。1993年,国务院发布的《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中专门规范了上市公司收购,正式确立了上市公司并购的相关法规。1999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明确规定了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的两种方式,即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可以以协议转让和二级市场收购两种形式实施,同时,证监会对并购信息的披露要求更加严格,竞争激烈的传统行业形成了规模经济,政府在企业并购中的作用仍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给予收购人一定的优惠政策。2002年实施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和《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标志着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的法律框架基本完成。

二、我国企业并购的动因

我国企业的并购呈逐年上升趋势,并购的动因也趋于多样化,大多数并购有着多种动因,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取得规模效益,扩大市场份额

企业通过并购可以扩大企业生产规模,从而实现经济一体化经营,实现规模经济。比如通过横向并购能使企业在现有领域扩大规模,提高企业影响力,合理调配资源实现大规模产品单一生产,实现价格优势;通过并购还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比如横向并购,改善了行业结构,提高了行业的集中程度,使行业内的企业保持较高的利润水平;而纵向并购是通过对原材料和销售渠道的控制,有利的控制竞争对手的活动。

企业还可以可以在并购中通过合理整合,扩大并购方的竞争优势,弥补企业短项,取得协同效应,实现1+1>2。

(二)享受优惠及合理避税

在我国的并购历程中,政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并购政府会有一些相关的金融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而言,政府的优惠政策也相当于一种稀缺资源。一旦获得这种要素,便可减少企业在并购中付出的成本,增加其财务能力,从而获得收益。

(三)为取得上市资格

中国证券会为鼓励盘活存量资产优化配置资源,在审批公司上市时,要求有并购内容,这使某些企业为尽早上市,急于实现并购。

(四)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企业通过合并提升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实现企业成长,通过规模经济和市场占有率来减少营业经营风险,在行业不景气时,能通过价格优势在竞争中生存,同时当行业衰退时可以通过其他行业来支撑企业生存发展,实现企业全面转型,增强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我国企业并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层面

政府行政权力却从未真正离开经济领域,在我国的企业并购中,对于并购的主体的确认,是政府还是企业?显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并购当然是一种追求规模与效益的企业行为,企业的战略性重组应该以企业为主体。但是我国的企业并购很多都是在政府的推动下实施的,政府在在决策中既能直接运用行政命令手段又能利用优惠政策,如给予并购企业税收优惠、减免债务或挂账停息、优先贷款等。通过利益刺激引导其向政府设定的方向行动。使我国的企业并购在不完全的市场条件下进行,缺乏自主独立性。

当然也必须肯定政府在并购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但其作用是否正常发挥,将影响公司并购的成功与否。在公司并购初期,由于存在一些亏损企业,在政府的干预下,企业亏损的数量下降,整个社会效益提高。但一味的并购劣势企业实现低成本扩张,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发展,行政过多干预很难确保公平公正和公开透明,很难避免暗箱操作,不但不能通过并购解决企业发展问题,扩大企业市场占有率,提高核心竞争力,还有可能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包袱,阻碍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企业层面

1.并购缺乏明确的目标,盲目追求规模经济和多元化经营

我国企业在并购前期缺乏充分的战略计划,实施并购大多都是出于短期经济利益的考虑,并购前缺少科学的规划,盲目追求经济规模的扩大,对规模经济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另一方面,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虽然可以给企业带来效益,但是不考虑企业的战略发展要求,一味的追求多元化经营,就会导致忽视产品质量管理,管理链条加长,管理工作难度加大。使无关联企业在并购后无法获得规模经营的好处。

2.实现并购后缺乏有效的整合

企业并购是一项高风险和高利润并存的行为,许多企业希望通过并购达到转嫁产业危机,规避投资风险,化解企业债务,降低劳动成本,扩张企业规模的目的。但是不注重并购之后的整合,只停留在财务控制权这一层次上,必然不能带来预期效果。我国企业在并购后往往会出现两个极端,一是过度一体化,由于企业规模突然扩大和管理层次增加会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管理成本,降低企业规模经济效果。二是并购后的企业集团过渡市场化,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协调机制,使得市场交易费用会继续存在,难以达到预期的并购规模经济目标,企业竞争力没有实质性提升。

3.市场体系不完善

健全的市场体系是企业并购成功的重要经济条件,没有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和条件,市场的企业并购就不能出现和发展。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结构单一、缺乏层次等因素明显制约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动的开展。

四、我国企业并购的对策

(一)规范政府行为,推进宏观指导下的企业并购

政府在企业并购中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其作用是引导,创造条件,而不是强制,企业才是并购的主体。政府应集中精力为企业的资产重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采取相应措施规范市场行为,合理发挥政府掌握的各种政策工具的优势,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向高效益领域流动,从而为企业并购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注重并购的整合工作

企业并购的整合是整个企业并购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环节。并购双方利益的相对独立性以及在并购中企业的角色定位差别,必然导致并购企业双方在制度、运行机制、人员心理和企业文化等方面存在冲突,因此,并购之后企业应当根据目标公司的情况以及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合理调整组织结构,合理地制定出因地制宜的管理政策,规范企业内组织管理结构,形成一个高效的管理组织框架;在不改变并购公司整体经营原则和战略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尊重目标公司的文化和员工的精神观念。

(三)完善市场体系

促成并购行为市场化,完善市场体系,是并购活动健康发展和取得成功的前提,而且能够为企业并购的规范化、市场化提供必要条件发挥中介作用,从而确保并购活动顺利进行。要使市场体系尽快建立和完善,关键是国家要制定相应的法规和配套政策,从宏观上加以引导,促使企业并购行为真正市场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刘英.中国现代企业并购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性[J].财经研究,2009(7).

[2]胡海峰.企业并购理论与实务[J].中国工业经济,2010(9).

[3]张连城.组织学习导向与企业并购整合绩效的关系研究[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09(3).

猜你喜欢

企业并购存在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浅析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壮大途径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