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点的梳理与思考
2013-04-29张瑞瑶
张瑞瑶
摘 要:从学生的角度来说,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无论从学习目标和知识难度,都是一个比较重大的转折和飞跃,学生往往不能很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感到知识的深度、难度跳跃较大。因此,作为初中化学教师,首先应对初中和高中的化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为学生架设起初高中学习的桥梁,从而使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初中;高中;化学;衔接;梳理;思考
一、知识衔接点梳理
二、一些知识衔接的教学思考
1.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是一个重头戏,初中的“身边的化学物质”通常只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具体物质,将其安排在有关主题中进行学习,学习的要求并不高。
因此,在指导学生学习初中“空气、水、碳及其化合物、金属”这些主题时,教师可以在原来机械记忆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导读等方式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2.初中“复分解反应”的主要学习内容为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不属于初中基础型课程的内容,但其可用于准确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并且,高中要求“掌握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对该内容的学习要求为:生成低沸点易挥发的物质(含气体)、弱电解质(如水、弱酸等)、难溶性物质(沉淀)。所以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作为拓展内容,不过由于知识结构的局限,初中学生没有学习过弱电解质等概念,进行部分拓展即可:生成沉淀;生成气体;生成水,以便学生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学习。
3.“氧化还原反应”部分由于较为抽象,理论性强,因此在初中和高中都属于学习的难点。初中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仅仅要求“从得氧、失氧角度判断氧化反应、氧化剂、还原反应、还原剂”,高中则要求“根据化合价升降或电子转移来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
如果初中教师在教学中只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对于学生在今后的高中化学学习中形成化学的思维方法十分不利,学生要从原来的“得氧、失氧”到高中的“化合价升降、得失电子”,再到紧跟着的“电子转移”,跨度无疑是相当大的,而且在认知方面也有冲突,学生更多的会感到无所适从。
初中教师在教学中可利用较为简单的、也是较为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CuO+H2Cu+H2O”,让学生先从得失氧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引导学生过渡到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学习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判断氧化剂与还原剂。在教学中,初中教师还可让“双线桥法”部分先出现在初中教学中(忽略得到及失去的电子数),例如,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CuO+H2Cu+H2O”反应时,自然地进行标注:
这样,既有利于初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又为学生做好了相关的知识准备,为高中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4.在物质结构的学习中,现行初中基础型课程对“原子结构”没有做任何学习要求,仅要求学生“理解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构成原子”,但同时学生要记忆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现在初中教师在教学中不涉及原子的结构、核电荷数、电子数等,因此当学生在初中记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时,无法从理性角度进行理解型记忆,而只能用“唱山歌”式的方法死记硬背,学习效率低下。高中则要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学习包括电子式的含义及书写、化学键的种类、元素周期律等知识,而此时学生还要从原子核学起,跳跃性颇大,一时很难适应。所以,在初中的教学中可让学生初步了解原子的微观结构,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包括增加一些典型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学习,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有意义地记忆元素化合价,又为学生进入高中学习有一个良好的铺垫。避免了对学生造成认知的障碍,导致新概念的学习面临着前概念缺失的严峻挑战。
5.在初中学生学习酸碱盐时,现有的对酸碱盐的定义实际上在科学性方面有很大的谬误,如果要学生透彻理解酸碱的通性及盐的化学性质、很好地辨别酸和酸性物质以及碱和碱性物质等,“离子”的教学无论如何也是不应该被忽视的,教师如果要强调酸的通性是由“H+”决定而碱的通性是由“OH-”决定的,学生就首先得知道“什么是离子”。因此,适当学习一些简单离子应该是很有必要的。
6.初中教材中虽然也曾出现过强电解质的电离,但现在的二期课改内容已将此完全舍弃,而电离是高中电解质溶液学习的基础,直接影响到高中该部分的学习。若高中的学习没有初中一些简单的“电离”知识作铺垫,学生到了高中学习“强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离子反应”“盐类水解”时就会感到难度增加太快、坡度太大。因此,初中的教学中可“知道”为学习要求对“盐酸、硫酸、硝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氯化钠”等的电离知识进行初步学习,为高中的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做好准备。
7.对于溶液的pH,初中只要求初步了解pH跟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即:只要求知道pH<7时溶液呈酸性,pH=7时溶液呈中性,pH>7时溶液呈碱性。其实,学生在初中的科学课中已对此进行过学习,不过这个“pH”在初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对于“pH”到底是什么,初中的学生无从知晓,只是机械地进行学习、记忆,因而在学习中容易对pH形成误解,即学生通常都会忽略pH使用的条件——温度,这个忽略可用“根深蒂固”来形容;学生的另一个问题是认为酸碱性的范围就是pH范围0~14,没有pH大于14或小于0的溶液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应该说与初中的教学不无关系,从初中科学课的学习,到初三化学课的巩固,学生的前位知识已牢牢地扎根在脑海中,几乎成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当高中出现pH的概念后,要重新认识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并且学生在学习pH数学表达式的同时,还需结合C(H+)、C(OH-)的关系,这些无疑对学生的认知是一种艰巨的挑战,学生首先要把原有牢固掌握的前概念剔除,而后才能把现学的内容理解透彻。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教学尴尬,初中教学可在科学课的学习基础上,对“pH”略作深化,即强调一下pH运用的前提:常温;另外,强调一下“pH”其0~14的范围是基于人们的使用方便,而并不代表该范围外的溶液不存在。
初高中化学课程教学的衔接问题始终是客观存在的,中学化学教师都面临着从自然科学的启蒙教育向较为完整的化学分科基础教育的发展过程。除了关注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我们还应关注初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及学习心理等的衔接,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逐步研究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一部分学生成为理科科学人才的目的。
(作者单位 上海师大附中附属龙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