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naflow压迫法预防妇产科高危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初步观察研究
2013-04-29翟剑刘小雅林芳
翟剑 刘小雅 林芳
[摘要]目的 分析venaflow压迫法对妇产科高危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筛选妇产科深静脉血栓高危风险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venaflow的小腿充气压迫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小腿按摩法加序贯加压袜。分别于第1、3、7天检测股静脉平均流速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的水平。 结果 下肢静脉彩超少量显示下肢小静脉血栓存在,两组干预前后平均静脉流速明显增快,但第3天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第7天静脉流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第8天后空腹血PAI-1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venaflow压迫法是预防妇产科高危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一种较为理想的物理方法,明显地加快静脉血流速,同时刺激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活性。
[关键词] 静脉血栓;小腿充气压迫法;静脉流速;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
[中图分类号] R543.6;R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8-0143-03
间歇性充气(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泵压迫小腿部可显著提高静脉的流速,预防血栓形成[1]。但IPC能够改善患者凝血状态目前还不十分清楚,有报道认为IPC不仅能改善静脉淤血状态,还能增强血液系统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抑制促凝血物质的激活,改变血液的高凝状态。为了解血液的凝血状态,我们采用venaflow的小腿充气压迫法干预妇产科高危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0年6月~2012年3月,筛选适合研究的妇产科深静脉血栓高危风险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年龄22~65岁,平均37.2岁。实验组采用venaflow的小腿充气压迫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小腿按摩法加序贯加压袜,分别于第1、3、7天检测股静脉流速和凝血状况。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产科患者合并中度以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合并糖尿病、多胎妊娠及长期口服避孕药及剖腹产等,妇科肿瘤手术患者和肥胖患者;下肢静脉疾患和既往静脉血栓史排除。
1.2治疗方法
实验组采用venaflow的小腿充气压迫法,将BS72-VENAFLOW(美国产)的小腿及足气泵套在患者下肢上,设定压力和时间周期,每日三次,每次30 min;对照组小腿按摩法加序贯加压袜,采用专人行患者双小腿肌肉按摩20 min,穿戴加压袜10 min,每日三次。
1.3检测方法
彩色多普勒静脉血栓诊断和流速测定根据文献,采用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美国GE公司生产)分别于第1、3、7天检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和左右股静脉平均流速[2,3];同时分别与第1、8天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素抑制因子-1(PAI-1)测定,参考文献[4]ELISA法,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试剂盒购于上海博麦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应用Bio-Rad公司的全自动酶免分析仪检测。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不同时点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静脉血栓的调查情况
下肢静脉彩超显示:两组均未见髂外静脉(IEV)、股总静脉(CFV)、大隐静脉(SMV)、股深静脉(PFV)血栓形成及其并发症,但实验组胫后静脉(PTV)、腓静脉(FV)、小腿肌肉静脉丛(CV)处静脉血栓2例;对照组见明显肿胀2例,腘静脉(POV)胫后静脉(PTV)、腓静脉(FV)、小腿肌肉静脉丛(CV)处静脉血栓等处静脉血栓3例,均能显示明显的静脉血栓防治效果。
2.2 干预前后平均静脉流速
见表1。两组干预前后平均静脉流速明显增快,但第3天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7天静脉流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3干预前后PAI-1的水平
见表2。PAI-1在两组干预后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意义,同时在第8天后空腹血PAI-1在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 < 0.05),实验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
3讨论
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在某一条深静脉中出现了血液凝块,血液的正常流动受阻。DVT通常出现在下肢,如骨盆、大腿和小腿,其形成原因是由于血栓阻塞某支深靜脉导致血栓远侧的血液回流障碍,引起组织瘀血。目前,形成DVT的病因通常归纳为三大类:①血液的高凝状态,比如大手术、创伤、分娩遗传的凝血功能异常等情况;②静脉壁的损伤,如手术、骨折、感染等;③血液流动缓慢,如久卧、久坐、房颤,有中风或心梗或心衰病史、肥胖或者怀孕等情况。DVT的病因显示,多数DVT患者为住院病人。DVT除了可能发展为肺栓塞外,也可能发展为“患肢后遗症”,症状包括水肿、小腿色素沉着、静脉性溃疡和肢体残疾等。DVT形成的原因较为复杂。我们总结文献认为间歇性充气(IPC)泵压迫小腿部可预防血栓形成,与传统的抗凝治疗相比,此操作方法减少出血风险同时作用迅速,无毒副作用,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理想物理方法[5,6]。
通过上述对照研究观察,存在一定比例的小腿小静脉血栓形成,表明小腿肌肉泵作用的失调是下肢静脉血栓的主要致病因素,我们认为这与女性小腿三头肌不发达有关,在卧床时小腿肌肉拮抗力下降,有文献表明小腿三头肌肌肉收缩是静脉回流的重要动力,也称第二心脏。彩超显示该组患者下肢静脉流速减慢,一定程度表明妇产科患者DVT高危风险的存在,由于临床具有隐匿的特点,应该引起各级医院同行的高度重视。间歇性充气泵压迫小腿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小腿三头肌收缩力。上述实验数据表明两组干预后静脉流速均值增加,同时实验组第7天后股静脉流速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充分显示实验组在改善下肢静脉的流速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在干预后的静脉流速加快0.5~1倍,据此我们认为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是预防血栓的基础,这些静脉流速的数据为临床预防下肢DVT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提醒我们关注患者小腿肌肉主动或被动运动的重要性。不仅如此,表2 结果表明患者接受干预后静脉血抗凝性质也发生改变,印证了使用IPC后即能刺激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因为纤溶系统是体内预防血栓形成的重要保护机制,纤溶系统因血管内血栓形成而迅速激活,PAI-1 是纤溶系统的主要抑制因素,其水平增高必然导致纤维蛋白在体内沉积,尤其在血管壁上[7]。另一方面,欧阳秀莲等[8]对一组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前后纤溶系统分子PAI-1水平变化及与对照组的比较中发现,分别于术后1 h、24 h及3 d时PAI-1水平与术前显著最高,其中术后24 h达到峰值,随后在7 d后恢复正常水平,故我们认为PAI-1可作为预测血栓风险的特异性指标。 PAI-1检测表明两组的物理方法能显著降低血栓形成风险,虽然第8天空腹血PAI-1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这不足以说明IPC的作用是由于7 d后PAI-1水平有恢复正常的可能,并不能表明IPC对PAI-1水平的影响,是我们在设计研究方案时的缺陷,我们认为应该进行两组24 h峰值水平比较有利于证据IPC的作用效果,希望在进一步研究时改正。
总之,上述两组数据表明venaflow的小腿充气压迫法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更加广泛的临床应用。但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两组均产生下肢小静脉的血栓形成,说明预防血栓不能仅仅依赖物理方法,必要时应该联合抗凝药物等手段。此外,我们的研究并没有考虑患者的原发病和不同治疗药物对血栓的影响,故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本上达到初步观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Westrich GH,Bottner F,Windsor RE,et al. VenaFlow plus Lovenox vs VenaFlow plus aspirin for thromboembolic disease prophylaxis i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J]. J Arthroplasty,2006,21(6 Suppl 2):139-143.
[2] 徐志强,刘照宏,李炎,等.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筛查下肢骨折围手术期静脉血栓的价值及意义[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3):552-555.
[3] 崔福荣. 主动和被动活动下肢对老年前列腺术后患者股静脉血流速度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5):1351-1352.
[4] 胡继红,吴雪梅,李兴国,等. 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促进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实验研究[J]. 介入放射学杂志,2011,20(11):890-893.
[5] 林芳,刘小雅,翟剑. 深静脉血栓及间歇性充气预防的研究进展[J]. 当代医学,2012,18(12):27-28.
[6] Guohao Dai,a Olga Tsukurov,Roslyn Orkia,et al. An in vitro cell culture system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external pneumatic compression on endothelial function[J]. Jouinal of Vascular Surgery,2000,32(5):977-987.
[7] 楊洁颖. 2 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转化生长因子-B1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检测的临床意义[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33(2):332-333.
[8] 欧阳秀莲,秦翠萍,闭雄杰.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手术前后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变化[J]. 中国厂矿医学,2007,20(1):9-11.
(收稿日期:2012-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