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中国特色的村镇发展道路

2013-04-29尹成杰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小城镇村镇城镇化

尹成杰

村镇是我国最基本的组织单元,最贴近基层、最贴近农民,是国家政策最主要最直接的操作平台,在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的村镇建设,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措施,又是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推手。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的村镇建设,对进一步建立健全新型的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乃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建设中国特色村镇意义重大

建设特色村镇,有利于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格局。

近些年,特别是实施城乡统筹战略以来,我国城市化率稳步提高,2011年城市化率达到51.27%,城市人口首次超出农村人口。目前,我国有乡镇40906个,大约有6.57亿人口生活在乡村,加快特色村镇建设步伐,将有利于快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建设特色村镇,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小城镇建设。

改革开放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许多村镇立足自身实际,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已经成为具有一定竞争力,或者说在全局经济发展中具有影响力的区域经济体,形成了一大批具有中国发展特色的小城镇。

建设特色村镇,有利于促进城乡衔接、协调发展。

在实施城乡统筹和“四化同步”推进重大战略的大背景下,各地加快发展特色村镇,特别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产业衔接和社会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出和公共服务向农村的倾斜力度,大大缩小了城乡差距。

建设特色村镇,有利于加快农民转移就业和增收致富。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乡镇企业、乡村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村镇区域经济总量已经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吸引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这不仅加快了村镇产业结构调整,还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改善人民生活都具有重大意义。

建设中国特色村镇关键要坚持和突出特色

加快中国特色的村镇建设,首先要立足自身环境和资源禀赋,把握社会分工带来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坚持和把握村镇发展的四大特色。

一是村镇的资源环境特色。村镇区域内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适宜开发的土地、淡水等后备资源宽裕,农村剩余劳动力、农副产品和工业原料供给充足、价格低廉。特别是在当前资源环境对经济快速发展约束越来越紧迫的形势下,村镇独特的资源环境特色,正在转变为发展的竞争优势。

二是村镇的经济发展特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村镇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随着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小城镇的市场繁荣,农业现代化的稳步推进,不断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三是村镇的产业优势特色。依托独特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环境优势,村镇选择适宜的特色产业,促进了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有的村镇毗邻城市,加快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劳动密集型的特色工业。有的村镇农业资源丰富,加快建设粮食主产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形成有特色有优势的“一乡(镇)一业”和“一村一品”。有的村镇环境优美,主要发展特色种养业、休闲旅游农业。这些产业因地制宜、符合实际,大大促进了农村民营经济发展,繁荣了乡村经济,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四是村镇的文化历史特色。我国农耕文明历史悠久,许多历史文化都发源于农业农村,集中展现在村镇。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成果相比,村镇建设大多保持了农村生产生活的特点,彰显区域特色、体现农民品格、传承优秀文化,保持田园风光和良好生态环境。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我国村镇发展正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村镇作为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的主战场,也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潜在大市场,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中将迎来新重大发展机遇。另一方面,村镇发展依然面临着经济基础薄弱、城乡差距拉大、社会管理矛盾突出等关键制约,促进村镇持续稳定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在这种情况下,要继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走出一条特色健康发展之路。

建设中国特色村镇,需要坚持和把握几个重大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我国人口多,特别是农村人口多;耕地少,特别是基本农田少;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城乡发展不平衡。能不能紧紧把握我国村镇发展规律,事关能否从国情出发,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问题;能不能牢牢坚持村镇发展特色,事关能否从实际出发,科学推进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问题。必须深刻认识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大力创新新型村镇发展理念和模式。

一是坚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统筹发展、充分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特别是始终把农业现代化摆在“四化”同步发展的首要位置,进一步发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引领带动作用,严格控制城市占地规模,严格控制耕地和淡水资源的使用,坚持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二是把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点。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空间大,城镇化成本相对较低,应把城镇化的重点放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上。做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规划,优化生产力布局,引导一些产业从大中城市向中小城市转移,真正形成以大城市为龙头,以中小城市、小城镇为支撑,以农村新型社区为基础的城镇化格局。

三是走就近就地新型城镇化的路子。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单纯依靠大中城市吸纳,能力十分有限。小城镇离农村最近,应该把基础做好,发展好产业,使农民能够就近得到就业机会,既能减轻各种成本,又能缓解大城市的压力。加快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防止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使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

四是坚持大力发展村镇经济。大力发展村镇经济,壮大村镇实力,以小城镇经济为基础,形成产业聚集,带动农村发展。特别是充分发挥地理区位优势和宜农资源优势,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要继续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放活农村经济,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加快村镇非农产业发展,支持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推动企业集聚和产业集群,激发村镇发展活力。特别是要充分认识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我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要继续为专业合作社发展创造条件,依法促进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有利的微观组织基础。

五是充分尊重和切实保护农民权益。把保障农民权益放在村镇发展的首要位置,把发展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推进城镇化的切入点,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考虑地方产业特点,让已经转移的农民真正住得下、稳得住、能致富。城镇化过程中要通过城乡土地和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让农民能够分享到城镇化带来成果收益。

六是坚持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发展现代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在村镇。特色村镇发展,一定是以农业为主题的发展。现代农业建设重点要依靠科技,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通过加强科技创新驱动,提升农业科技转化和推广能力,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等,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的效益。同时,要关心品牌建设,现在我们很多特色优质农产品卖不出去,问题就出在农产品缺少品牌,更缺少名品牌和优质品牌。

七是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要不断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城镇公共服务范围,促进城乡之间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八是坚持加快转变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村镇发展的好坏、快慢,都与我们的政府有着十分直接的关联。要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新形势新变化,加快转变政府管理方式,打造服务型政府,为繁荣农村经济、培育特色产业、保障农民权益创造更加宽松和优越的环境。

作者系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

猜你喜欢

小城镇村镇城镇化
山西8个村镇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已达2409个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加快小城镇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创建文明村镇 打造幸福家园
村镇建设
城镇化
小城镇远
我国小城镇体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