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学—讨论—引导”教学模式的探索

2013-04-29蒲雪咪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3年8期
关键词:自学细节知识点

蒲雪咪

随着高中新课改的全面实施,课堂教学出现了不少新的组织形式,但绝大多数的课并没有实质的变化。“老师只管讲,任由学生听”,“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教学状况仍然存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素养,是新课程中课堂教学改革要达到的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在尝试以导学案为依托“自学—讨论—引导(得出结论)”三环节的教学模式,注重个体阅读,以自我钻研为主,强调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合作探究,及时启发引导,解决疏导问题。

一、自学——个体阅读,钻研为主

语文课其实非常强调预习,但我们所面临的现实是学生在课外从不会主动翻阅与语文课有关的内容,更遑论预习?因此我把预习放在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中,与学生对课文的自主学习融为一体。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就是自学。自学的手段是学生的个体阅读:自读(读原文)——助读(提供辅助材料或教师帮助学生阅读)——自读(再读原文,梳理思路及疑问)。可用以下几个方法完成此阶段的学习任务。

1.原初阅读法 首先,学生应把课本上的学习内容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一遍:容易理解的可以“走马观花”地放过,陌生的新知识则要多看几遍,反复研读,并在重点和难点处做上记号,以便提醒自己注意。

2.联想法 联想应该贯穿于自学的全过程。因为,它不仅可以使知识融会贯通,还可以发展想象力。例如学习《再别康桥》时,可把徐志摩的简介及《沙扬娜拉》《雪花的快乐》印在导学案上,让学生自我贯通阅读,以滋联想。

3.设问法 自学时学生不仅要将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还要变换思维角度,一题多问,故设难关,提高自学能力。例如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时,学生就提出了我在备课时不曾考虑过的问题:既然艾青爱自己的乳母,为何题目要以“保姆”呼之?我想这就是课堂的生成吧。

4.整理法 自学时,学生要通过分析整理,概括学习要点,形成自己所理解的知识系统,尽管这个知识系统可能存在漏洞。并将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记录下来,以便老师讲解时重点领会和感悟。例如讲《烛之武退秦师》时,有同学通过自学列出了课文的结构提纲,虽然片面,但确有所得。

二、讨论——生生对话,生师对话,合作探究

基本的步骤是个体独自学习,记下思考的结论:自己的所得和自己的所惑。然后是与所在学习小组内的同学交流,本组记录人记下组内同学讨论的结果,本组发言人准备发言。最后是班内交流,各学习小组的发言人汇报学习结果,不同处,共同讨论。老师是一根线,依据具体学习情况串起本堂课学习要点。

1.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我们常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生自主学习获得的信息总是有限的,或者有的时候存在片面的情况。那么,生生对话的形式就有必要存在了,而且生生之间的关系平等,让生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流畅。生生之间的交流,形式也是多样的,可以是小组内部讨论,也可以使组与组之间讨论交流观点,还可以用其他的形式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就提高了,而且也不再局限于以前单个同学思考和回答问题,让同学们自己找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同学质问问题,这样问题变得更加有意义了。虽然其中有的问题价值不大,但是这也是同学思考所得,比以前老师有的时候提出的伪问题更好。

即使中间存在争执辩论的情况,这也很好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自己行动起来,找出依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生生对话中常常会存在两相不下的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共同以探讨的形式来解决问题,这个时候常常会有意外的收获,达到教学相长的理想状态。

2.给学生真正自主学习的时间

可能有的老师会担心时间不够,既然想要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为何不尝试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动脑动手比直接告诉学生答案相信会更好。这就要求我们给学生真正自主学习的时间。有时候我们的矛盾是想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并得出结论,但又害怕时间不够,往往是做做样子的讨论或者流于浅层就戛然而止了,此时,老师赶忙端出结论让学生记录下来,这样的讨论两头够不着,没有实际意义。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做教师的索性不慌忙,干脆让学生就某一个问题深入进去,写出自己的所得。一个一个问题把它夯实了再走。

比如讲杜甫的《登高》,挖掘第三联,前人说有“八重悲意”,可让学生先自己写这几重悲意,从实践情况来看,学生大多数能写出六重。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3.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摒弃伪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任他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这句话用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要求上课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切不可面面俱到。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太想在一节课里将尽可能多的知识点呈现出来,这必然导致教师没有突出重点的策略,学生没有消化重点的方法。师生时间和精力的分散,不能有效地学习,学习的重点常成为学习的盲点,知识体系不完整。“蜻蜓点水”式的肤浅和面面俱到的空泛成为了课堂的主流。改变这种状况可以通过控制知识量,择其精华要点,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来实现。例如在《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一节的教学中,不妨只设计两个大问题:一、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为什么先“为变徵之声”再“为慷慨羽声”?二、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学生很好地体味了课文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采用的突出重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技巧,不仅在情节上加深了理解,而且对如何塑造人物也有了深刻的体会和认识。这样层层深入,让学生直击学习的要点,让学生在阅读思考方面真正有收获。

4.多媒体的恰当使用,忌本末倒置

多媒体课件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使用,可以使学生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同时可以减少传统黑板板书的时间,增加课堂的内容量和信息量。例如《雨巷》的课件,用图片,背景音乐,名家朗诵营造彷徨迷蒙的氛围以助学习;《鸿门宴》的课件,主要呈现文言知识,以减少板书的时间和增加课堂的容量。但是需要注意教师不能过度依赖课件,不然教师有可能沦为放PPT的放映员,学生的注意力也被过分吸引到精美的图片中了。

三、引导——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成果展示

正如前文所言,再有实效的学生自学和讨论,再优秀的学生都会有知识的漏洞,因此催生了第三环节“引导(讲解)”。本环节的任务:一是展示前面阶段的学习成果,二是教师的精讲。

1.每一节课有一个具体的知识点 比如讲《大堰河,我的保姆》分析人物形象时,会涉及到写作技法,其中有排比比喻描写的手法,若一节课三个都讲非明智之举。可着意讲一个。若讲细节描写,就讲清楚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的类型,细节描写的方法,细节描写所能达到的效果,细节描写在文中的运用,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写一段文字,就把这个知识点讲透,让学生在此处画出细节描写的知识图。从本堂课来看好像浪费了时间,但从学生的整个语文知识树的建立来看,是合宜的。

2.讲知识点时,侧重于运用,不侧重识记 考查时,考的是学生的创新,而不是对某个点的界定和辨析。比如比喻手法,就要能写出优美的比喻句。

3.引导学生的课堂背诵 语文课的学习,基本功之一就是背诵,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而且纵观古今中外的大家,都是整本成套地背诵。实践证明讲古诗文时,课堂上成诵后的记忆效果比课下要好得多。例如背诵长诗《兵车行》,先划分为场面描写和征夫控诉两部分,再把征夫控诉划分为六层意思。引导时采用师生问答式背诵法,然后再给几分钟时间让同学们串联起来自我背诵。

4.课堂练习题的安排应少而精,口头的和笔头的并行 语文的课堂练习有自己的特色:听写,默写,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思考后回答,我想这都应该是练习的形式。

猜你喜欢

自学细节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细节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