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方法
2013-04-29张克久
张克久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长期以来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语文作业的设计往往局限在再现式的范畴内,内容封闭僵化,作业方法、手段单一,应试训练色彩浓厚。这种缺乏思维训练价值的作业,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无益于学生人文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们一定要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关注语文作业的人文内涵,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升其设计理念,架构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作业,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实现语文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一、科学的理论指导是个性化作业实施的前提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一种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即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和信息。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教师进行作业设计时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使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心理结构,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具有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途径。每个学生都有成才的潜力,教师的任务是挖掘学生的这种潜力。学生的智能发展是有个性差异的。教师的作业设计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多方面智能,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增强作业的选择性。
新课程评价理论与传统的评价模式过分强调知识、技能方面的掌握情况不同,新课程突出对学生评价的整体性、综合性,特别关注知识与技能掌握的过程与方法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同时注重采取多元化评价,通过多侧面、多角度、多时空的多元化评价,激励促进每一个学生得到更好地发展。
二、高中语文个性化作业的形式必须是多样的
为了适应高中教育发展的趋势,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教师必须根据课程目标,精选学习内容,丰富作业形式。在尊重学生原有基础、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差异的前提下,增强作业的选择性、开放性、趣味性、实践性和探究性。
(一)语文个性化作业从完成手段来划分,包括书面作业、口头作业、搜集型作业、表演型作业等形式。有的内容必须用文字来完成,而有的作业只需学生口头表达。随着现代化技术的普及,利用网络搜集的资料越来越多,因此此类作业前景广阔。
(二)语文个性化作业从发生场所来划分,包括课外作业、课堂作业两种。课堂作业是最传统的作业形式,课堂也是学生完成学习过程、提升语文能力的主阵地;但绝不是唯一阵地。而课外作业包括家庭作业和室外作业。感受自然之神奇、万物之奥妙,可将场景选在自然之中;了解世态人情,把握时代脉搏,应将场景选在社会场景之中。
(三)语文个性化作业从完成时间来划分,包括短期作业和长期性专题作业。短期作业适用于对章节内容的检测与巩固,内容的针对性较强。而长期性专题作业适用于知识体系的纵向测评,如同学们在阅读、写作和鉴赏方面的技巧的积累与摸索,作品对人生的启迪和感悟等等,不可能一时一地完成。
(四)语文个性化作业从承担者角度来划分,包括个体作业、小组合作作业和全班作业等不同的作业形式。由于受教育者的个性存在差异,所以布置作业时切不可一刀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布置适合其自身的个体型作业。而对于一些综合性的问题,为节省学生的时间起见,应考虑化整为零,布置小组合作作业,以充分发挥小组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而对于那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和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教师则要统一安排,统一布置。
(五)语文个性化作业从要求角度来划分,应包括硬性作业和弹性作业。硬性作业是教师要求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以达到某种标准的作业。这种形式是必须存在的,尤其是有关知识掌握和能力形成的作业。而弹性作业则是指学生完成的时间、地点、形式和达到的目标具有不确定性的作业形式。它是弹性作业的有效补充,也是学生个性化充分体现的作业形式。
三、有效性是衡量个性化作业设计成功的标准
课堂教学成功的标准之一,就是是否真正实现有效教学。而作为课堂教学的巩固和延伸的作业,其设计必须真正体现有效性。这是每一位教师必须正视的一个实际问题。首先,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合理性是有效性的前提。作业设计不合理,那么有效性无从谈起。作业设计的合理性,从本质上说,就是要切实可行,既要符合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与相应学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相适应。其次,个性化作业完成的可操作性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要环节。设计的作业一定要让学生有话可说,乐于参与,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自己的视角和切身体验出发,交出属于他自己的富于个性的答案。切忌问题模糊、要求含糊,让学生不知所云或词不达意。最后,作业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利用积极的评价方式,去保证教学有效性的落实。
四、及时、多元化的评价是个性化实现的保障
学生个性的形成、人格的完善,需要他们交出一份富于个性化的答卷。而对学生作业及时、多元化的评价就是促进其个性形成的重要手段。众所周知,教学目标的实现仅仅靠作业设置的有效性显然是不行的,因为还有一些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没有教师的监督检查,无论作业设置个性化多么强,有效性多么高,对他们而言,都是无效的。因此,教师要灵活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如:自我检测、小组检查、教师抽查、全批全改、家长监督等等。切实从时、量和质三方面把关,并及时订正作业中出现的错误,从而保障其作业设置的有效性实施。评价的基本原则还必须包括时效性,因为教师的拖沓,客观上是对学生的纵容,也是对及时完成作业同学的不公平。另外,要将传统评价方式与现代化评价手段相结合。比如:面批,可以及时指出并更正日记中的错误问题;批语,可以使教师与学生心语交流,从而拉近师生关系;网络,可以作为现代教学手段的有力补充。这样,评价的手段多样了,评价的空间拓展了,评价的透明度也提高了。这一切都将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