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新课改下的教学
2013-04-29赵彦娟
赵彦娟
语文课堂应关注什么,应给学生一个什么的课堂呢?我认为应该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一个对话的课堂、一个感悟的课堂。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我们既要留有时间让学生亲历体验,又要不失时机地组织班级交流,让学生把自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情感的体察用语言释放出来。
一、课堂教学必须要以师生“平等”的方式进行
过去语文课上,教师对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传统的观念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一个过程而已。过去的语文课堂教学往往不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而把教师仅仅看成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平等”的方式进行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把自己的角色从“权威教学”向“共同探讨”转变,把自己当成是学生学习的助手,一位引路人,与学生共建一种平等、互教互学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进入平等的对话氛围,享有平等对话的权利,这是“对话式”教学的前提条件。
二、和学生共创一个“开放的课堂”
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不断引入来自奥妙无穷的大自然、纷繁复杂的大社会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在开放的、无比丰富的教学内容中自由徜徉。说白了就是要和学生创建一个和谐的、探究的、开放的教学课堂。怎样才能创建这样的一个课堂呢?
(一)课前设计要开放
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在课前必须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课堂前的教学设计是必要的。这种教学设计必须是留有空白、留有弹性的预设,是教学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决定了教学过程的生动可变性。这种弹性预设,要从教材中寻找学生心灵的思维活动空间与三维教学目标的最佳结合点,它需要教师有一定的研究力度,要给学生多一点自学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提问的机会,给学生留足自主、自由思维的空间。
(二)课堂教学要开放
问题是学习的动力和起点,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问题,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深入思考。探究头脑中不断生成问题的学生,才能更好地融入课堂参与互动;能提出高质量问题的学生,才可能拥有超凡的创造力,问题的激发可以使学生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因而教师要让学生会产生问题、让学生会表述问题、让学生会解决问题。
首先,激发学生“爱问”。老师应呵护学生的奇思异想,允许学生思想上的自由和心灵上的解放,鼓励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喜欢提出问题。其次,引导学生“会问”。在学生的提问兴趣得以激发后,教师就引导学会提问,不断提高提问的质量。学生往往一开始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发现问题。在教学中并不是教师要求学生提问,学生就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需要训练和培养。再次,让学生会表述问题。表述问题是指把阅读中产生的问题用言语表达出来,它有一个由思维向语言转化的过程。问题表述能力的培养既训练了学生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有了问题,碰到疑难,要会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最后,让学生会解决问题。在学习上真正的收获是不仅在于学生用自己大脑去发现问题,还在于由疑问而进行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完成从不懂到一知半解和深刻领会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解决问题,我们一般分以下三步:首先引导学生设计或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其次引导学生或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最后引导学生分享解决问题的成果,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在课堂教学中要转换师生角色
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但在语文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走入单纯“老师教,学生学”的误区。教师是课堂的主人,对着教材照本宣科;学生在做笔记,两者都成了书本的奴隶。而“对话式”教学的实质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手不管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就像一条奔腾的河流,如果没有了岸的约束,就会左冲右突、肆意泛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这一角色,既要让这河水滚滚向前,又不让它冲出了堤岸。这样“对话式”教学就有了保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身份是一名“组织者”、“引导者”。“对话式”教学是在平等、开放的氛围中进行的。教师要调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其他学生参与进来。但由于“对话式”教学讨论的次数较多,难免有时会出现课堂喧闹的情况,这时教师应组织好课堂纪律,保证对话正常有序地进行;当学生各执己见、不能互相理解而争执不下时,教师要纠正对话双方的思维错位,使之正面碰撞。学生对话时对问题的回答其见解固然有独特透彻的时候,但大多数时候不成熟,不全面或者只停留在表面。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去思考、探究,启发学生继续对话。
在学生讨论时,教师也可积极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对学生的见解给予一定的评价,以自己的学识、水平、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这当然要避免“抢戏”,在对话时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角。通过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教师可以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地加以改进。学生也能在这一过程中受到启发,增长见识,找出自己的优缺点。
“对话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使学生在对话中丰富知识、增长见识、体现自我,成长为具有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的新世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