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学习:当浓墨重彩

2013-04-29周亚丽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3年8期
关键词:自学赏析效能

周亚丽

“主体性课堂教学”主张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提出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传授学生学习方法”的口号与主张,这标志着教学过程正被学习过程所代替。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不少学校都在寻求课堂教学改革的新突破,课堂教学模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这些课堂目标都指向了“学生发展为本”,都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发展。但不少课堂在热闹的表面下,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师“一言堂”变成了学生的“满堂灌”,课前大量“借鉴”各种参考资料以求课堂上的精彩,学生的自主学习无序、无方法指导等,这些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处于一种浅层次、虚假的状态。叶圣陶曾提出“逐步让学生自己去学”,就是要求我们扎实地、系统地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达到“自奋其力,自致其知”。

一、“自主学习”——能激发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学习活动

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是在教师助学引导下的预习及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自主探究,也指学生在教师助学指引下的自定目标、自选内容、自选方式等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行为。

高效课堂的“自主学习”有几个鲜明的特征:第一,它是一种“凸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学习”,是课堂教学思想及教学方式的重大变革,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紧紧围绕着“学生的学”,学生为主体、发展为核心;第二,它是一种“主动的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有着强烈的自主意识、参与意识、问题意识,处于亢奋的探究状态,有着个性张扬的学习方式,体现着充分的自由与民主;第三,它是一种“深入的学习”,是有目标、有深度、有广度、有时效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仅是解决能解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从学习中发现问题、生成问题、找到规律,乃至形成态度、行为、习惯等方面的优秀品质;第四,它是一种“蕴含教师主导地位的学”,是教师巧妙助学设计的体现,学生不是“信马由缰的自学”,教师的引领巧妙贯穿其中,学生的自学决定着课堂的走向、深浅与宽狭。

笔者认为,理想的“自主学习”能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理论”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它是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主观判断。这种主观判断由两种期待:结果期待与效能期待构成。结果期待是指对自己行为与行为结果关系的推测。如果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会被激活、被选择。也就是说,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便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以往的课堂,学生总认为反正课堂是要讲的,对自学很不重视,学习自然变得被动。浓墨重彩地抓自学这个环节,有助于提高学生听课的针对性,有助于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二、课前“自主学习”——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预习”

课前“自主学习”,应在“自学方案”的指引下进行。所谓“自学方案”,是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生特点为学生精心设计的“自主学习方案”。它讲究引导的循序性、学法的科学性、内容的针对性和方式的趣味性,注重给学生提供探究情境、资源平台和学法指导,体现着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科学把握,侧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自学方案”不是“作业清单”,它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预习”。

这是我们常见的课文“预习题”:

《都市精灵》

1.朗读课文,圈画生字词。

2.思考:本文写了哪些都市?哪些精灵?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这是《都市精灵》课前“自学方案”:

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我们将一起去几个国家的城市看看它们标志性的小动物,并体会作者由此生发出的思考。

1.朗读课文,将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圈画出来,抄在下面横线上,并在小组内交流,互相默写。

2.跳读课文,完成下表。

3.读了本文后,你有哪些价值的发现或存在的问题?

这种自主学习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预习。首先,它的目标更高,要求更明确。教师讲授之前要求学生预习,其目的在于接触课文,初步了解内容,为老师的讲解和回答老师的问题作准备;自学侧重于学生学语文习惯的历练和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心力尝试去了解”课文、把握重点难点。学生在“自学方案”的指引下,明确学习目标,个人独立自学,解决能解决的疑难,生成本课的重点、难点。其次,它更重视方法指导。一般意义上的预习,往往停留在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抄写生字词等浅层次内容上,缺少对自学方法的指导,也无各个阶段的安排计划,不重视检查自学效果。而在“自学方案”中,蕴含着老师的学习方法指导,如读课文,都有明确的方法要求,旨在引导学生学会相宜的自学方法,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再次,学习过程更为立体,操作性更强。如上面例子中“朗读课文,将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圈画出来,抄在下面横线上,并在小组内交流,互相默写”,这样的要求可操作。它不仅达到了一般意义上的预习的目的,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方法。

三、教学情境中的“自主学习”——促进课堂教学深层次生成

现在,语文课堂中“教师传授灌输、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不多了,“合作探究”成了热门的方法,一个问题抛出,便是交流讨论,教室里便“热闹非凡”起来。不难发现,这样的学习过程是无序的、是浅薄的,学生还没有自己的思考,拿什么与人“合作”?无路无门,又能探究到什么?因此,笔者认为,“自主学习”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前提,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才是真实有效的。

我们来看《月迹》课堂教学片断:

师: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唯美的画面,文中有一个句子集中概括了作者对月亮的感情,能找到是哪一句话吗?

生:月亮是个好。

师:能说说这句话妙在何处吗?

生:这句话借小孩之口,表达了对月亮由衷的赞美,也表达作者对美好境界的追求与向往。

师:你赏析得很好,是从作者内心情感的角度进行赏析的。这句话中有一个字特别有韵味,能找出来赏析一下吗?

生:“好”字。这里的“好”是美丽的意思,在小孩眼中月亮是美丽而神奇的;“好”还有美好的意思,这是一种美好的和谐的境界。

师:多美的语言,多美的境界!来,将这种境界朗读出来!

(生读)

师:文中像这样朴实而意境优美的句子还有很多,下面请大家模仿刚才的赏析过程,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并有感情地朗读。

(生阅读文章,圈画句子,批注赏析,感情朗读)

以上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以一句话为示例,进行赏析句子方法的指导,明确赏析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再放手让学生自主赏析。学生掌握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方法后,自学才会真实有效,学生才会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才会真正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

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效率,必须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培训、指导,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以增强学生参加活动的内驱力。同时要通过教师的示范引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乐学、会学。二是自主学习内容的选择要有一定的难度,低于学生认知水平或解决能力的活动,没有挑战性的问题不能让学生产生活动的热情,而那些难度适宜的、处于“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活动才是有效的。三是每次自主学习都应有明确的目标,不同的目标有着不同的素质要求,将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提升“化整为零”进行训练,“聚沙成塔”,最终形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四是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教学生自己学”是一种教学思想,更是一种教学理想。这不只是单纯的教学方法的改进问题,而是关系到转变教育观念,真正重视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大事。希望我们的语文课上能浓墨重彩地添上一笔——“自主学习”。

猜你喜欢

自学赏析效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