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学校核心能力管理存在的问题

2013-04-29丁城英

职业·下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核心能力管理模式中职学校

丁城英

摘 要:核心能力影响着中职学校的发展和战略选择,是中职学校在竞争中获取领先地位的关键性能力。为了实现学校新的发展战略,必须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创新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管理模式,变管理学校为经营学校。

关键词:中职学校 核心能力 管理模式

核心能力是组织自主拥有的,能够为社会提供独特价值的,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无法模仿的各种知识、技能、技术和管理等要素的集合。核心能力是中职学校的优势,是中职学校竞争优势的支撑。它是中职院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中职院校特殊历史进程中的产物,也可称为“管理遗产”。学校核心能力是综合管理的表现。

一、学校文化管理

学校文化管理包括学校形象管理、学校理念、师德管理、学校风格和文化活动等。

1.办学理念执行不彻底

要把学校建设好,办学理念是先导。中职学校应抓住机遇,从转变观念入手,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去建设这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出这样的人”等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以育人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途径,以社会认同为标准,树立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少科学的考核体系,以至于办学理念贯彻不彻底、执行不到位、效果不明显。

2.品牌特色不鲜明

在社会热门专业的开设上,有的学校没有充分考虑专业的性质和自身开设该专业课程的条件,忽视了本校的师资强项和办学特色,导致目标定位不准,丧失了自己的办学优势。结果常常是在有限的生源市场上,竞争优势不明显,和其他学校均分生源。毕业生就业率是衡量学校办学成功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对已有专业进行调整和增设新兴专业,使其与人力资源市场紧密联系,是学校树立品牌和提高就业率的必经途径。

二、学校制度管理

通俗地说,制度是一种标签或符号,它不仅规范组织中每个人的行为,为每个人的行为划出一个合理的受约束的范围,同时也保障和鼓励每个人在这个范围里自由地活动。一个科学和合理的制度能使组织中每个成员自我警觉和自我约束,达到自我管制和自我激励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积极作用,形成一个制度完善、管理严格的有效团队。

1.制度不健全

学校都会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包括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等,但是还存在着许多空档,给教职工行为留下不少随意的空间。已制定的制度有些因为不够严密、规范,或者大而化之、笼统模糊,缺少系统和衔接,操作十分不便,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教师的人文素质和专业素养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但学校现存制度并没有充分体现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未能体现专业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师主要工作似乎就是“上课”,对“育人”“科研”等工作的积极性不够高,制度的不严谨给了部分教职工更多的随意性,缺乏相应的配套监控制度和约束制度。

2.执行不力

这是制度未发挥应有效应的关键原因。有的制度虽然制定了,但由于执行乏力,制度形同虚设。如笔者学校《教学事故认定处理规定》属于较早制定的制度之一,其间也进行了多次修改和调整,但没有实际的制度效力,大部分内容只停留在表面,缺乏内涵,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以致出现部分教师备课不认真、上课经常迟到、工作马虎等消极现象。

3.指导性不强

实际工作中,现有制度有许多内容针对性和现实意义不强,没有与具体的矛盾展开对话。一些管理制度制定时不严谨,没有经过认真的论证就仓促出台,经常性的朝令夕改,让教职工无所适从,最后导致了有些好的制度出台时也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部分情况下教职工没有按照制度执行,制度的指导性不明显,教职工随意性比较突出,外聘教师队伍的管理甚至出现放任状态,直接影响到了学校内部教职工的工作情绪。随着学校教学督导处工作职能的加强,这种现象虽然有所改变,但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从表面来看,制度建设与教职工队伍的作风建设似乎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可以断言的是,一个制度缺失、管理不善的集体一定是缺乏战斗力的。中职学校一定要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制度,来激发教职工努力上进的精神和工作动力,打破个人不合理性的满意感以及各种非分的要求,以达到纠正错误的认识、行为的目的,消除教职工中的杂音和错步,促使全体教职工向着同一目标迈进。通过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更有利于减少内耗,提高工作效率。

三、学校创新管理

创新管理是指基于新的管理思想、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改变组织的管理流程、业务运作流程和组织形式。一个学校如果和其他大部分中职学校一样沿袭传统的管理模式,会缺乏竞争力,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环境,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学校教学管理模式已经严重滞后于学校发展战略的需要。如随着笔者学校规模的扩大,以及分两个校区管理,原来教务处、学工处和招就处等职能部门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形成指导作用,各系部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能充分调动和激发,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教师的工作能动性和创造性。

中职学校的办学目标之一是要为社会育人,为企业培养有专业知识、勇于创新的技术人才。而现在不少中职学校迫于竞争压力、急于寻求短期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教学目标盲目,教学方式与专业不匹配,教学模式与现代化生产相对滞后等情况,这也是目前许多中职学校在办学中会出现的普遍现象。目前,许多中职学校实行了目标管理制度,建立了以系(部)为中心的管理机制,目标明确、责任清晰、管理量化,有效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力地激发了教师的工作主动性,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管理中心下移、简政放权、抓大放小的管理机制。

以笔者学校为例,目前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中职学校发展的需要,也不适合学校的生存现状,不能支持学校的发展战略,在管理方面很难有质的飞跃。随着学校在校学生数量的增加,管理的重心已转移到了各系部。学生的专业诉求和服务需求,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比较清楚,学生也愿意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交流和沟通。可是,学生的就业方向和专业的社会发展情况,各系部却不能得到第一手资料。学生的就业主要由学校招就处统一负责管理,而招就处从市场上得到的反馈信息资料不能及时向各系部反馈,致使各系部在专业改革和专业发展方面没有有效的参考资料。学校办学质量的好坏,毕业生是最有发言权的。学校在教师外出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有限,使得各系部在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改革中更多的是闭门造车、盲目参考、消极对待。学校其他职能部门与各系部的关系与以上情况大致一样。

参考文献:

[1]朱孝平,贾幸民.中职招生过程中的非理性现象分析[J].职教论坛,2003(4).

[2]刘志昌.中职招生无序竞争的现状危害及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7).

[3]孟卫东,张卫国,龙勇.战略管理:创建持续竞争优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江西工业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核心能力管理模式中职学校
习近平领袖核心能力的演进轨迹
本科生核心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德育工作浅谈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双证融通”课程改革与探索
浅析多媒体课件在中职学校的应用
针对物流经济管理模式略议其战略发展内容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