坭兴陶文化的传承与产业发展
2013-04-29张士伦顔燕
张士伦 顔燕
摘 要:文化是旅游的核心,文化资源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钦州坭兴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发展坭兴陶文化旅游产业,既可传承坭兴陶文化,又可促进产业发展。坭兴陶文化旅游产业采取“保护第一、政府主导、创建品牌、优质服务、人才战略、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坭兴陶;文化旅游产业;钦州
1 引言
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就业机会增加、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及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有促进作用,引起世界各国对旅游业的重视。旅游业在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日本的“观光立国战略”、韩国“全体国民观光的职业化、全国国土观光资源化、观光设施国际标准化”的口号,极大促进了日本、韩国旅游业的发展。我国旅游业的商业化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理论和实践上看,旅游业的重要性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如今,全国已有27个省(区、市)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或先导产业来培育。[1]随着旅游者旅游需求由传统的观光向追求体验与文化享受的逐渐变化,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逐渐兴起,许多国内著名的旅游业制定了“十二五”期间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2 文化旅游、文化旅游产业的概念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文化旅游”、“文化旅游产业”的概念并无定论,一些组织机构及学者提出他们的观点。世界旅游组织以及欧洲旅游与休闲教育协会认为“文化旅游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文化需求而前往日常生活以外的文化景观所在地进行的非盈利活动。”根据我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文化旅游的概念,文化旅游是指一种商业性的活动,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能认识其他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并通过绘画、音乐、文学、工艺品等了解民族习俗、特征。Jamieson认为文化旅游应该包括以下的内容:手工艺、语言、艺术和音乐、建筑、对旅游目的地的感悟、古迹、节庆活动、遗产资源、技术、宗教、教育等。[2]国内最早提及“文化旅游”的是魏小安,但并未进一步阐释概念内涵。吴芙蓉、丁敏认为“文化旅游是集文化、经济于一体的一种典型的特种旅游形态,具有民族性、艺术性、神秘性、多样性和互动性等特征。”[3]国外学者侧重研究“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在国外文献中极少出现“文化旅游产业”一词,Khalid 在其工作论文中使用了该词,但并未对之作任何界定[4]。近几年国内学者开始使用“文化旅游产业”,张春香、刘志学认为“文化旅游产业是旅游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涉及对一个国家和地区从历史文化中留存下来进入旅游市场的物质和精神遗产(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宗教民俗设施以及有关的风土民情、民俗礼仪等)进行开发、营销和推广”[5]。尽管国内外对“文化旅游”、“文化旅游产业”的概念并无定论,但存在共性之处就是开发利用文化资源,文化资源是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核心与根本的基础。基于对文化旅游与文化旅游产业概念的研究,笔者把坭兴陶文化旅游产业定义为:开发利用坭兴陶文化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古窑遗址、生产工艺文化、陶器创意文化等),生产满足旅游者为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体验的旅游活动所需产品(或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3 坭兴陶的文化内涵
3.1 悠久的历史文化
坭兴陶,古称越陶,学名紫泥陶。《钦县志》载:“钦州陶器谅发明于唐以前,至唐而益精致。”考古发现,钦州的制陶历史始于新石器时代,距今约4000年的上洋角遗址(位于三娘湾出口处北岸的沙丘)发现有打制的尖状器、石片,磨制的斧、锛、凿、刀等石器,陶片全为黑色粗砂陶,属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产品;距今约4000年的钦州那丽独料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的大量陶片,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制作时间最早的钦州陶器[6]。1921年,钦州城东出土陶碑一方、陶壶一个,陶碑是唐朝宁道务墓碑,其土质细腻,与当今坭兴陶用料近似,一般认为是钦州坭兴陶的雏形,陶碑上刻有唐开元二十年的字样,也就是公元733年,距今将近1300年。钦州坭兴陶与宜兴紫砂陶、四川荣昌陶、云南建水陶并称“中国四大名陶”。
坭兴陶在1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唐时的繁荣,宋、元、明时期的萎缩,清朝尤其是道光年间艺术陶的出现,可谓是凤凰涅槃,使其发展进入一个崭新时代。近百年来,钦州坭兴陶作品在国际、国内评比中屡获殊荣,1915年获旧金山巴拿马金奖,1930年比利时独立100周年陶艺比赛第一名金质奖章,2006年获联合国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2007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第五届国际旅游品和工艺品交易会暨国际礼品和家庭用品展览会“金凤凰”设计赛金奖。1997年国务院颁布《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钦州坭兴陶位列其中,成为广西目前最具民族特色的“二宝”之一,并列入了自治区经委、科技厅、旅游局扶持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工艺品的重点项目。2008年6月,钦州坭兴陶传统烧制技艺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12月,坭兴陶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9年,钦州坭兴陶入选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国礼。坭兴陶是广西唯一入选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许商品的品牌。2010年10月,坭兴陶获得联合国国际信息发展组织颁发的“中国国粹文化金奖”。坭兴陶历代珍品被美、日、德、法、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级博物馆收藏。
3.2 生产工艺文化
历代坭兴陶大师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在积累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并不断进行创新,形成相对固定坭兴陶的生产过程:选泥、练泥、成形、饰雕、煅烧、打磨抛光等环节,在生产六个环节中,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
黎氏兄弟经过研究试验,以钦江东岸(东泥)和西岸(西泥)软硬泥按一定比例(近于6:4)混合制成泥坯。所谓东泥,学名高岭土,以白色为主体的粘土,钦州称之为五花土或白泥、白胶泥。一般藏于低洼地带,原泥软而粘性大,生坯塑性好,但炉内支撑强度差,易软塌变型,即所谓“东泥软”。西泥称紫红泥,原泥藏于山体腹部,泥质如矿石般,质地较硬,强度高,生坯塑性略逊前者,炉内支撑力强却易暴裂,即所谓“西泥硬”。两种土按比例相配,实现优劣互补,体现和谐文化,形成独特的选泥方法。
清咸丰年间陶艺人胡老六偶然用纯紫泥捏了几个烟斗,随同其他器物置于窑内煅烧。出窑后,为除去烟斗表层的粗涩麻点,用石头刮磨烟斗,不料打磨竟然发现神奇的坭兴陶窑变。用钦州特有泥料制作的陶坯在1200℃以上的高温窑炉中煅烧,在合适的氧化还原环境,坯体中丰富的含铁元素矿物会发生化学与物理变化,经打磨抛光之后,便显露出缤纷绮丽的窑变色彩和扑朔迷离的窑变意象。关于窑变,行内有这样一句话:火中求宝,难得一件;一件在手,绝无雷同。其他陶瓷的窑变是表面人工加釉色的变化,惟有泥兴陶是天然胎体窑变,其绚丽奇幻是别处陶瓷无可比拟的,堪称“中国一绝”。
坭兴陶泥坯干后不仅粘结性好,容易成型,坯体硬度高,而且颗粒细腻柔滑,可塑性强,给雕刻提供了极佳的条件。在坯体上可进行堆塑,浮雕、透雕(缕空)、平雕等雕刻工艺。工匠以刀代笔,融中国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彰显中华千古文化的片章枝叶,与窑变产生的天然色彩浑然天成。雕刻后发生窑变的作品,由于雕刻所产生的凸凹、光涩的肌理变化,与窑变产生的色彩和纹理视觉变化一起,改变了原色器的单一色彩,形成多色彩、多空间、多质地的美感效果,更加耐人品味。可是说,窑变色彩和肌理为纹饰描绘的主题营造了一个可以联想的氛围。雕刻图像在窑变后产生了很大变化,所绘图像如同彩墨渲染般柔和滋润,加上硬朗的线条,显得有骨有肉。例如有一個仿古山水窑变花瓶,经过窑变,便产生出这样一幅灿烂的图景:山峦和树木窑变色为红,云水和陶体为蓝,雕刻的边线经过窑变时隐时现,却显得层次分明,变幻自然,恰当地表现出“小桥流水无人渡,秋山枯木落叶黄”的意蕴。因为窑变,图与底的关系发生了虚实相生、自然灵动的变化[7]。
3.3 陶器创意文化
创意是有创造性的想法、构思,创意的本质在于寻求特色和差异。坭兴陶大师凭借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个体独特的视角,把从传统文化与本土文化中获取的灵感融入到设计与创作中,生产出一件件富有创意的作品。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李人帡先生设计的《高鼓花尊》,其造型特征取材于广西古代铜鼓和瑶族长鼓,融合壮乡花山壁画图案与纹饰的装饰工艺于一体,集实用性和审美需求性于一身的现代陶艺,既蕴含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又具有现代的元素。帅立功教授设计的《贵妃乳韵》茶具,是根据“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贵妃历史典故为背景构思设计的。在茶具壶体的设计上采用浅黄色陶土来塑造女性乳房的造型,体现女性特有的青春美和健康美。在壶把上特意塑了涂上粉红的“贵妃”玉指与口唇的壶嘴相对应,使得整个茶壶显现出女性的风韵。国画大师齐白石晚年诗中的“愿风吹我到钦州”刻于壶体上,更增加了茶具的文化底蕴。其他大师如刘明洲、崔龙喜、于长敏、陆景平、黄亚南等都创造有特色的产品。
3.4 古窑遗址
据考古发现,钦州那丽独料新石器时代遗址,是钦州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制陶的遗址。钦州上洋角遗址(位于三娘湾出口处北岸的沙丘)陶片全为黑色粗砂陶,属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产品。钦州东场唐池岭窑址(位于钦州东场镇西部约5公里)属于唐朝时代,考古发现陶器主要品种有罐、盂、盆、壶之类,证明唐朝时钦州陶瓷制作工艺水平已达到相当的高度。晚清至民国时期,坭兴陶多采用家庭生产方式,多采用传统手工操作,从事坭兴工艺的人家,大都聚居于市城南鱼寮横街设店经营,形成一条坭兴巷,即“烟斗巷”。据台湾台北市印行的《钦县志》记载:“清光绪二十九年,李象来钦做官,曾由官家开设坭兴习艺所,在其产品的底部有‘钦州官窑小方印。”
古窑遗址是记载钦州坭兴陶历史变迁的宝贵文物,反映不同时期坭兴陶发展状况,对完整研究钦州坭兴陶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属于重要的文化资源。
4 坭兴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义
4.1 社会文化效应
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是民族的;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各国家文化共同构成,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即文化的世界性,文化又是世界的。文化的民族性(与民族、地域存在差异的个性文化)是文化旅游发展的客体(旅游资源),文化的世界性(民族、地域之间的共性)促进了旅游主体(旅游者)与旅游接待地居民的文化交流。
发展坭兴陶文化旅游产业的社会文化效应体现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一是通过与外来旅游者(包括国内、国外)文化交流,为坭兴陶文化带来新的元素,吸收或者借鉴优秀的成分来发展坭兴陶文化;二是开发坭兴陶文化资源,营造地域的文化品牌,提升当地民众的坭兴陶文化的修养,逐渐形成地方文化的自豪感与文化自觉;三是通过发展产业,培养一批人才,尤其是知名坭兴陶工艺美术大师,他们的灵感与创意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不可能通过历史典籍和博物馆,只能着眼于人;四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生产社会实践,文化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为坭兴陶文化创新提供生产实践的温床。
4.2 社会经济效应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加快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北大教授张颐武曾指出,地方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后,就会出现一种“文化焦虑”。可能发现自己原有的文化根基不够深厚、文化色彩不够浓厚,成为发展的瓶颈。当地的文化渊源、文化古迹,与历史文化名人有关的东西都会凸显出来,这在欧洲、美国也很常见。国外文化旅游研究表明,文化旅游需求与收入增长、教育程度提高成正比,经常光顾博物馆的是有地位、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群。
分析对比钦州与南宁、桂林、北海的游客接待数量和旅游收入,钦州存在比较大的差距,钦州旅游经济发展处于逐年增长态势,文化旅游产业基本处于发展初期。2009年钦州财政收入为38亿元,在广西区排第八位,2010年钦州财政收入58.3亿元,在广西排第六位,2011年9月,钦州市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完成100.24亿元,预计在广西排名第3位。钦州经济快速发展亟待文化旅游跨越式发展。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经济效应表现在:一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文化旅游产业每年为丽江(文化部命名“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造1亿多元的产值,在目前丽江旅游业各项经济指标中,文化旅游产业占了三分之一左右的份额,“文化旅游”正在成为丽江整体形象中的标志性品牌。二是促进产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结合,坭兴陶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坭兴陶制造业的发展、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而且促进旅游交通业、旅游餐饮业、旅游酒店业、旅行社、旅游景区的发展。
5 坭兴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
国内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普遍存在发展时间短、市场不健全、产品文化内涵开发不足、人才缺乏、注重功利等问题。基于坭兴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的现状,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保护第一、政府主导、创建品牌、优质服务、人才战略、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策略。
5.1 政府主导策
目前钦州坭兴陶厂家发展至26家,另有20家未有进行工商注册的手工作坊,2010年坭兴陶行业实现产值8300万元,从事文化旅游有钦州北部湾坭兴玉陶有限责任公司、钦州坭兴陶艺有限公司、千秋陶艺有限公司等企业。根据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的理论,产业结构形态主要有集中垄断型和分散型两种,坭兴陶行业缺乏龙头企业、产值小,属分散型产业。从保护幼小民族产业的角度,必须采用政府主导战略,在招商引资、培育市场、完善服务设施、扶持培养龙头企业等方面发挥政府作用。尤其近期要做好“一园、一馆、一节、一街、一品、一都”等工作,“一园”即坭兴陶产业园、“一馆”即坭兴陶博物馆、“一节”即陶艺文化节、“一街”即古坭兴陶生产场所步行街、“一品”即钦州坭兴陶品牌、“一都”即千年陶都。
5.2 创建钦州文化品牌
文化因素对消费者的行为具有最广泛和最深远的影响,人们消费一种商品本质是在消费一种文化,商品是文化的物质载体,对人们的消费观念起着一定支配作用。文化旅游产业的主要卖点就是文化,坭兴陶独特的生产工艺与工艺美术大师们的创意相结合,创建钦州千年陶都的文化品牌,带动其他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一是建设好坭兴陶博物馆,利用现代的声、光、电、计算机等技术,融雕塑、图片、文字、影视材料为一体,按照历史演变的顺序,分主题向游客展示不同历史时期坭兴陶人的生活环境、坭兴陶生产工艺的演变,让游客对坭兴陶有个全方位的认识。
二是生产优质的坭兴陶旅游商品。世界旅游组织统计表明,旅游业发达国家旅游购物收入可达旅游总收入的40%~50%,我国旅游购物收入比例明显偏低,约占20%左右,发达国家旅游购物收入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销售品牌。优质的坭兴陶旅游商品,不仅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从实用性、艺术性、收藏性等方面满足游客文化旅游的需求。
三是为游客提供体验旅游活动。坭兴陶生产过程很多由手工完成,尤其是拉坯过程,为游客提供一个玩泥巴的机会,勾起儿时的回忆或者放松游客的心情,为旅游者亲自参与制陶提供可能,加深游客对旅游过程的记忆及对旅游产品的认可。可以利用经典电影《人鬼情未了》中有男女主人公玩泥拉坯的场景,在游客玩泥拉坯过程中,播放电影场景,并利用摄像工具为游客提供旅游活动的视频。
四是优质服务。国内旅游界普遍存在游客对旅游从业人员的信任危机,主要因为旅游产业人员认为旅游购物消费为一次性消费,重复消费的可能性小,因此在功利主义思想的作用下,旅游商品销售人员过于关注销售量而忽视服务质量。其实这种业界的普遍做法是一种只顾眼前的不可取的愚蠢的行为,美国著名推销员乔·吉拉德在商战中总结出了“250定律”,他认为每一位顾客身后,大体有250名亲朋好友。如果你赢得了一位顾客的好感,就意味着赢得了250个人的好感;反之,如果你得罪了一名顾客,也就意味着得罪了250名顾客,这一定律有力地论证了“顾客就是上帝”的真谛。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必须认真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每一个人的身后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数量不小的群体。善待一个人,就像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从长远的角度看,旅游服务要善待每位游客。提供优质服务,需要优秀的旅游从业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服务的意识、服务的技巧,而且要用心去微笑服务。管理原理“曼狄诺定律:微笑换黄金”,诠释微笑服务的魅力。学者研究认为旅游购物是游客一种不完全理性的选择行为,符合消费者有限理性的理论,游客购买旅游商品时服务和工艺因素对游客决策影响大。通过构建坭兴陶文化旅游优质从业人才队伍,把钦州坭兴陶文化旅游服务打造成全国乃至全球旅游业优质服务的旗舰。
5.3 人才战略
人才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坭兴陶文化旅游产业人才战略要做好三类人才培养工作:一是优秀的旅游从业人员,尤其是旅游商品的销售人员;二是坭兴陶生产技术人才。据调研,目前钦州坭兴陶从业人员中,有技术人员120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25人,初级职称52人。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1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8人,市级工艺美术大师18人。无论从数量与质量方面与坭兴陶产业未来规模发展不适应。三是企业管理人员,钦州优秀企业管理人才尤其缺乏。
人才战略途径一是加强引进;二是尊重人才,尤其是坭兴陶工艺人才,营造“政府关注、企业重用、社会尊重”的用人氛围;三是培养人才,借助企业、高等院校培养各类人才。
5.4 可持续发展战略
根据地质勘探部门勘探结果,钦州坭兴陶土总储量达15亿m3~17亿m3,约30亿t。资源储量非常丰富,而且开采容易,基本属于露天开采,开采成本低廉,无序开采甚至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陶土资源的保护刻不容缓。
国内文化旅游,尤其是民俗文化旅游,随着大量游客的进入,外来文化与旅游接待地之间的文化双向交流加剧,一方面促进旅游接待的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对旅游接待地文化的负面冲击而导致文化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文化旅游发展引发的文化生态危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坭兴陶文化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贯彻“双为”与“双百”方针,坚持“保护第一,以发展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 李庚香.“旅游立省”战略与河南文化旅游产业[J].决策探索,2009,(11):11-14.
[2] 王文祥.文化旅游产业国内研究综述[J].学术交流,2010,(11):122-124.
[3] 吴芙蓉,丁敏.文化旅游——体现旅游业双重属性的一种旅游形态[J].现代经济探讨,2003,(7):67-69.
[4] 邵金萍.再论文化旅游产业的特征、作用及发展对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29-32.
[5] 张春香,刘志学.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河南省文化旅游产业分析[J].管理世界,2007,(5):52-54.
[6] 吴小玲.论钦州坭兴陶的文化内涵、特点及发展[J].广西地方志,2007,(4):32-37.
[7] 毛文青.古雅之中见光华——试论广西坭兴陶无釉窑变艺术[J].中国陶瓷,2010,(4):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