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探索与思考
2013-04-29叶剑波
叶剑波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本文就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探索、研究中的几点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尊重差异,因人施评,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尊重与成功
每个学生的智力、个性、情商、知识掌握情况等方面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作为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在不同方面的差别,承认学生由于受到遗传、家庭背景、情感和生理等方面的影响,数学学习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我们在布置和评价学生的作业时,要根据学生学习能力之间存在的差异布置不同的作业,评价时应该有不同要求和标准。只要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了各自应当达到的标准和要求,就应当对学生用鼓励性的评价给以充分的肯定。唯有这样的评价才能体现公平性,才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二、注重定性描述,定量评价与定性描述相结合
新课标强调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不应以作业的正确与否作为衡量学生作业的唯一标准。数学作业能有效地体现学生数学学习的相关信息。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是否能按时完成作业、作业的书写情况;体现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习内容理解消化,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加深,对各方面知识的融会贯通和拓展应用;体现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状态等情况。因此在评价学生的数学作业时不能只是一个分数,一个等级,一句评语,而应努力挖掘隐藏在作业评价背后的导向、调控、激励功能。因此在小学数学作业评价中,对于正确率高的作业,可以给予定性与定量(分数、等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于正确率低的作业,则主要采取定性描述的评价方式,淡化定量评价,从作业中寻找闪光点给予恰如其分的激励性评价。
三、激励性评价语言的针对性、科学性、艺术性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小学数学作业的激励性评价旨在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肯定。它着眼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与培养,有利于肯定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和富有成果的学习成效,有利于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使他们的学习活动处于“积极学习一激励评价一进一步积极学习”的良好循环中。如同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
数学作业评价,我们不能“五个手指一样长”,忽视他们的优点和存在。而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努力挖掘出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形成一种激励策略。同一个学生的作业中,即使我们对其定量分析都在同一水平,但是在这一水平的作业中所体现出来的值得我们去激励评价的闪光点却不尽相同。
对不同的作业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性评价:对于答案完全正确的作业,这类作业的评价要能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和不断探索的信念。对于中等水平的作业,应该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扬长避短,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对于较差作业的学生,应该注重的是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数学学习的兴趣。应该更多地从书写、计算的准确性、学习态度等方面给以定性评价。
四、数学作业评价中的德育渗透
“一包水泥50g?!”曾在批改作业的时候碰到这样的题目,“在( )里填上你希望的答案,一包水泥重50( )。”在三年级这是一道很基础的题目,当时全班只有一个学生填“g”,并且这个学生是个学习相对优秀的学生。我及时地找来这个学生了解情况,而她的回答令我至今记忆犹新“我的爸爸在水泥厂上班,他每天要搬很多袋水泥,我希望每一袋的水泥都轻一点,爸爸就不会那么累了”。评语:“一个错误的答案下隐藏的是一颗多么美丽的心,你真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既对孩子的作业正误进行评价,且保护了孩子美丽的心灵。
总之,小学数学作业评价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数学学习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以激励性为主的综合性评价。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次作业评价中,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都能激发数学学习的积极性,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责任编校: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