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课程资源 用好数学教材

2013-04-29余其鲜

亚太教育 2013年8期
关键词:智多星松鼠教材

余其鲜

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笔者认为要用好新教材,不光需要认真研究新教材的编写特点,把握编者意图,而且还要深入挖掘这一资源,真正做到充分利用。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其中的各种资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与老教材相比,无论是编排内容,还是编排形式,都有了巨大的变化。教材的灵活性强,留给教师和学生的思维空间大。如果不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资源,就有无从下手之感。挖掘教材资源,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挖掘“主题图”资源,让“主题图”充分发挥作用

“主题图”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其意图在于体现“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这一基本理念,在教材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挖掘“主题图”的资源,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 发挥“主题图”的情境作用

以实验教材第一册为例。第二单元“比一比”设置了“小猪帮小兔子盖房子”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上课伊始,学生边看“主题图”,教师边讲:“在一条蜿蜒的小河边,有一所快要盖好的小房子,一群小动物正忙着盖房子,这是小猪帮小兔子盖房子。他们有的搬着砖、有的扛着木头。河里的小鱼被这热闹的场面吸引,禁不住蹦出水面,瞪大眼睛想看个究竟。热情的小兔在房前的桌子上准备了一些招待客人的水果……”这个故事一方面为教学知识提供背景,同时还渗透了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像这样的“主题图”还有“野生动物园”“学校运动会”“我们的校园”等等。这些都是儿童喜欢的、熟悉的情境,而在这些有趣、美丽的图画中包含许多奇妙的知识,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索才能完全理解,这就容易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充分挖掘“主题图”中的教学资源

教材中的每一幅“主题图”都包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可以让学生对新概念、新知识感知全面、理解透彻。仍以“比一比”为例,教材中引出“同样多”和“多”“少”的概念后,提出“图中还可以比什么”,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挖掘主题图中的资源,除了进行小兔和砖、小兔和木头的比较外,还可以进行桌上的水果之间的比较,水果与猪和兔的比较,桌子与凳子的比较,等等。

再如教材第一册“小猴吃水果”的主题图。初看主题图,我认为主题图的目的无非就是:(1)能数出图中物体的个数;(2)会用“>”“<”或“=”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在这一教学目的指引下,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出示主题图后)师: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能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吗?

生:图上画的是……猴子有3Z……

教师板书“猴子3、梨4、桃3、香蕉2”。

师:猴子有几只?桃有几个?猴子和桃比,怎么样?

生:猴子有3Z,桃有3个,猴子和桃同样多。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3=3”。

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和“<”。

再细心地观察主题图,我发现了图中的如下资源:(1)小猴子与水果对应排列,渗透了统计的初步知识;(2)猴子、梨、桃和香蕉可以互相比较,因此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背后,蕴涵着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性和开旃}生。根据初观察确定的教学目标和再观察发现的上述资源,我把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修改如下:

出示主题图,同桌互相说说图的意思。

师:图中有几只小猴在吃几个梨、几个桃、几根香蕉?你能用手中的学具摆出来吗?

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图片学具摆出3只猴、4个梨、3个桃、2根香蕉。

师: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哪种水果多?哪种水果少?(教师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方法摆出如17页的象形图。)

师: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些物体的多少,好吗?谁来试一试?

生1:猴子比香蕉多。

生2:香蕉比梨少。

生3:猴子和桃同样多……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抽象出:3>2,2<4,3=3……

我认为,修改后的教学设计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提倡的“动手实验、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一教学理念。这是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的结果。

3 重新选择主题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

“用教材”不是死啃教材,不是唯教材至上,而应把教材看作一个可参照的蓝本。当我们发现教材提供的主题情境不适合我们的学生时,或有了比教材所提供的“主题图”更有价值的主题情境时,可以重新确定材料进行编排。只要改变后的主题情境更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更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我认为都是成功的。

教材第一册18页“第几”的主题图是一幅排队购票图。如果只看图,是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几”和“第几”的。制成电脑课件,我们又不具备制作条件。怎么办呢?我认为可以重新选择主题情境。以下是我对这节内容的教学实录:

(1)教师谈话创设情境。

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它叫智多星(出示小兔子的图片)。你想对它说句什么话?

学生自由地与智多星打招呼。

师:智多星还有许多好朋友,它们是——

教师边说边呈现小动物图片:小松鼠、大象、长颈鹿、小狮子,并把它们零乱地摆在黑板上。

(2)呈现材料,引导探究。

师:今天,智多星邀请这几位好朋友一起去参加森林音乐会。大伙儿可高兴啦!一大旱它们就来到了智多星家里。可是出发前,它们为怎样排队吵了起来,谁都想排在最前面。小朋友,你能帮它们排排队吗?

学生交流后,反馈。

生1:我想把智多星排在最前面,小松鼠排在它的后面,再后面是长颈鹿,再后面是小狮子,最后是大象。

教师按照学生的说法在黑板上排序:

智多星 松鼠 长颈鹿 小狮子 大象

师:你为什么要这么排?

生1:因为大象最笨重。

师:你这是把智多星排在了——

生1:第1个。

师:那么小松鼠排在了——

生1:第2个。

师:还有不同的排法吗?

生2:我想把智多星排在最前面,小松鼠排在第2个,大象排在第3个,狮子排在第4个,长颈鹿排在最后面。

师:你这样排有什么理由?

生2:智多星是请他们来的,所以排在第1个;小松鼠第1个到智多星的家,把它排在第2个;大象比较晚一些,所以排在第3个;小狮子排在第4个;长颈鹿最晚,所以排在最后一个。

教师小结:智多星是主人,所以排第1(板书:第1),小松鼠排在它的后面,是第2(板书:第2)……

智多星 松鼠 大象 小狮子 长颈鹿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

师:其他同学还有不同排法吗?请告诉你的同桌。

学生自由交流后,指名全班交流。

(3)主动参与,体验意义。

师:假如今天也让你去参加音乐会的话,你准备排在哪里?

生1:我想排第1个。

师:你排第1个了,那么后面的小动物会怎样呢?

学生演示:

师:那么现在长颈鹿排在了第几个?

生(齐):第6个。

师:当这位小朋友排在第1个时,其他小动物分别在第几呢?

生(齐):智多星排在了第2,小松鼠排在了第3……

师:还有谁愿意上来排?

生2:我准备排在第3个。

师:那么其他小动物的位置会怎么样呢?

生2:智多星、小松鼠不变,大象排第4,小狮子排第5,长颈鹿又排到第6了。

(二)挖掘教材中的“开放性”资源,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注重开放性和创造性是新教材的主要特点之一。开放的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以更多的选择学习、探索的主动权,学生就有可能会学得更主动、生动。

二、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资源

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是数学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新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选择学生生活中的情境,先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再解决数学问题,就是这一基本理念的具体表现。教学中,我们不仅要用好教材中与生活贴近的教学事例,还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建构有关的数学知识。

(一)用好教材中的“生活中的数(学)”

“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了素材。

我的具体做法是:每天进行“生活中的数(学)”说话训练。开始,学生只能模仿课本说“我今年8岁了”“我家有3口人”等简单的内容。后来,学生能说出课本以外的生活中的数。例如,“黑板上边有8个大字”“我家这个月用了6吨水”“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毛衣花了31元”。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说话内容越来越丰富。由“生活中的数”说到了“生活中的数学”。一年级结束时,学生已能说“奶奶家养了8只大羊,2只小羊,一共是10只羊”等较复杂的数学内容了。这样坚持下去,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对身边处处有数学的体会,而且也使学生获得了用数学的体验。

(二)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资源

生活中的数学资源,主要指课本以外的,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又与新知识直接相关的资源。例如,我班有58人,一、二组每组9人,三至七组每组8人。在教学“8和9”时,我就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帮助学生理解8、9的有关知识。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说“我们组有8个人,我坐在第2排”“我们组有8个人,再加1个就是9个”“我们组有4个男生,5个女生,一共有9个人,可以列成算式4+5=9”“我们组有8个人,今天有1个人没来,现在是7个人,可以列成算式8-1=7”……

随着年级的升高,适合学生的生活中的数学资源也会越来越多,生活中的购物、分配、建筑等,报刊中的数据、信息等,都是我们可以挖掘的数学资源。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让学生在教室里布置模拟超市购物,使他们学会花钱买东西;“学习认识图形”时,让学生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或物体,开办“小小创意展示会”;学习“量长度”时,让学生相互合作测量身高,测量教室里物品的长度,每个人立定跳远的长度,并带到室外,让他们相互合作测量物体,回家和自己的亲人比比谁跳的远,将记录的结果给老师和同学一起分享。这种生活化、活动化、综合化的数学课,给予学生的是轻松、快乐、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学生在具体的场景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综合并灵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活”化课程资源。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存在着丰富多彩的可供我们利用的数学资源。只要我们认真观察,注意积累,一定能发现更多的、更好的有价值的数学资源,为新教材的使用锦上添花。

(作者单位:重庆开县汉丰五校)

(责任编校:白水)

猜你喜欢

智多星松鼠教材
巧手智多星
巧手智多星
巧手智多星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小松鼠
小小智多星
松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