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未必逆耳
2013-04-29莫柏清
莫柏清
中国有句古语:“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流传了很久。我想:只要我们教师有恒心和爱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心和尊重学生,鼓励和呵护学生,就能使师生之间产生共同的语言。这样良药未必苦口,忠言也未必逆耳。
一、以理服人,以爱育人
“没有爱,也就谈不上教育”。爱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爱生,是师德的升华。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教师要做到感情投入,即对学生的喜怒哀乐与之俱同,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老师只有对学生倾注了爱心,关心学生的成长,这样才无愧于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使教师的“忠言”不“逆耳”。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的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也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的時候,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记得我教过的一个叫梁小桥的同学,他经常迟到、早退。我几次跟他谈心,但收效甚微。后来通过观察,我发现梁小桥同学心思细腻,能说到做到,于是我决定把教室门的钥匙交给他保管,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他说:“管好班级的钥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做到最早到学校,最晚离开学校。老师相信你能够为了我们的班集体,做好一名优秀的勤务兵,对吗?”他点点头高兴地说:“老师,请相信我,我一定能做好!”从此以后,他每天总是第一个到学校,又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同学。短短的几句忠言,促使他改掉了迟到、早退的毛病,而且学习成绩进步了不少。
二、信任学生,真诚呵护
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信任是一种潜能,人的潜能充其量开发不足百分之十,每个孩子,哪怕是残疾的孩子也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特别是在学生考试考砸或闯祸的情况下,教师如果能够采取宽容的态度,及时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平息孩子心中的怨气、恐惧等不良心理,并与其分析原因,帮助其克服,使师生间逐渐产生良好的情感,消除了自卑,敌对等情绪,这样他才会逐步走向成功。是呀,一个班级中总有这样或那样的孩子。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关心每一个学生,相信任何问题都是有解决方法的。著名作家鲁迅先生说:“教育植根于爱,爱是教育的前提。”作为教师应该主动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在生活上体贴关怀,在学习上耐心帮助,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正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以及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因为学生的行为,有着不同的动机,我们必须捉摸准确,说话中肯,信任学生,真诚地呵护学生,就算教师的批评学生也会乐于接受,才会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使教师的“忠言”不再那么的“逆耳”。
三、因材施教,点石成金
要“忠言”不再“逆耳”还要讲究说话的技巧,这就要求老师树立赏识的心态,做到以公正、公平、公开为原则,恰当地赏识班中的每一个学生。老师首先要绝对地相信学生,就像教孩子学走路,学说话的情形一样,相信他会百分之百成功,这样在教育中不管出了什么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其次就是要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他自身的优点,当学生有了进步,老师就要拿起表扬的武器,大张旗鼓地表扬,哪怕是极小的进步,都要做到随时发现,随时表扬。另外老师还要善于观察、判断,采用巧妙的语言,使之接受老师的意见,承认自己错误,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我曾经遇到这样的一件事,在我任教的班级里,有一个叫黄辉的同学,他极其贪玩,自控能力特别差。课堂上总是坐不住,爱惹事生非,言行举止不分时间、场合,可以说,坐没坐相,站没站相。课间常与同学发生摩擦。这一切不仅影响他自己学习,而且还把班级搅得鸡犬不宁。于是我找来了他的父母,了解情况,他父母告诉我:“老师,孩子不听话,你打他好了,他就是这样,我们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说他,他就顶嘴……”其实这个孩子一点也不笨,还挺聪明的,就是管控不了自己,于是我就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这孩子改掉这毛病,使他成为家长的骄傲。经过我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的种种行为不是有意而为之。有些时候,这孩子不自觉地就做出了你意想不到的事情,但有些时候,他却能为班级献爱心,于是,我立刻表扬了他,鼓励他再接再厉。在我的努力和他父母的帮助下,他的行为终于有所收敛,约束力也有所增强,即使偶尔还会犯毛病,但我想这也是很正常的。
在教育观念不断更新的今天,作为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我们有责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用教师真诚的心去呵护学生。俗话有说“良言半句三冬暖,恶语一字六月寒”、“一句使人笑,一句使人跳。”这就是告诉我们,做班主任工作,态度要诚恳,说话要灵活,不伤害学生,这样做“忠言才不逆耳”。愿我们携起手来,乘着赏识之风,鼓起远航的风帆;捧起关爱之情,奏响共鸣的乐章;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的种子。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沐浴在师生的关爱之中,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作者单位:广东封开县南丰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校:合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