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技术转移绩效体系的构建及实证分析

2013-04-29邢红萍卫平

当代经济管理 2013年8期
关键词:专利

邢红萍 卫平

[摘 要]基于企业的资源基础观和资源依赖理论,构建了我国高校技术转移绩效体系,运用我国2001年~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所在地区的经济越发达、从事技术转移的人员越多以及素质越高,高校的技术转移绩效越好;技术转移平台的缺失,技术需求方——企业转化人才的缺乏、转化资金投入不足,再加上大学的科技成果太超前,与市场需求相脱节,则是目前我国高校技术转移绩效差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高校技术转移;资源依赖理论;企业的资源基础观;专利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3)08-0031-06

一、引 言

Etzkowitz, Webster, and Healey 把高校技术转移称为第二次学术革命[1]。20世纪80年代,美国已经开始把高校技术转移作为促进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和国家经济增长一个主要的驱动力,并取得了显著的绩效。在我国的官方文件和多数学术著作中,经常使用“科技成果转化”来指代技术转移[2]。虽然我国也实施一系列法律和措施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但是截至目前我国高校虽然技术成果多,可是转化少[3],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那么科学构建我国高校技术转移绩效的测度体系、深入分析其影响因素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至今为止,关于高校技术转移并无统一的理论。国内学者在进行高校技术转移方面的研究时,常采用3种方法进行分析。第一,最常见的研究方法是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定性描述。如周克刚[3]探讨了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李玉清、许朗[4]分析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王铁军[5]研究了新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第二,基于企业的资源基础观进行定量分析。如周凤华、朱雪忠[2]研究了资源因素与大学技术转移绩效的关系;吴凡、董正英[6]基于资源因素验证了学校类型和学校声誉对学校技术转移能力的影响。第三,根据管理学中的科学性、准确性、可操作性和易度量原则,来设计高校技术转移绩效的评价体系。周宏[7]基于 BP神经网络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进行综合评价;柴国荣[8]等设计了评价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

已有的文献在考察高校技术转移绩效的影响因素时,有的并无理论作为基础,有的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并不完善。本文综合企业的资源基础观和资源依赖理论,构建了我国高校技术转移绩效测度体系,并使用我国2001年~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影响我国高校技术转移的主要因素,为提高我国高校技术转移绩效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二、我国高校技术转移绩效的现状描述

1. 高校R&D投入持续增加但技术成果相对较少

(1)高校R&D人员和经费持续增加。高等学校R&D人员持续增长。2010年高校R&D人员全时当量为29万人年,比2009年增长5.3%。但是占全国&D人员的比重却逐渐下降,由2005年的16.63%降至2010年的11.34%。

从表1可以看出,高校R&D经费快速增加,主要来源于政府和企业。在2005年~2010年期间,这两项资金来源之和占高校R&D经费内部支出之比年均在92.0%以上,其中政府资金占高校R&D经费内部支出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由2005年的54.9%上升至2010年的60.1%。企业资金占比相对较平稳,在33.2%~36.7%之间波动。

(2)高校技术成果相对较少。从表2可以看出,在2005年~2010年期,我国高校R&D人员投入占全国比例为16.63%~11.34%,高校R&D支出占全国比例为9.89%~8.06%。但是同期高校专利申请量占全国比例却仅为4.22%~5.95%,高校专利授权量占全国比例为4.01%~4.67%。由此可见相对于R&D投入而言,高校的技术成果产出较少。

2. 高校技术转移绩效差

2000年以来,高等学校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专利授权数达到37 490件,比2009年增长46.6%,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为18 055件,比2009年增长25.3%。

高校专利出售的合同数和总金额可以作为衡量高校技术转化绩效的两个指标。从表3可以看出,在2005年~2009年间,专利出售合同数和总金额均不断增加。但是,专利出售合同数占专利授权数的比例却位于5.0%~9.5%之间,平均为6.6%。同期专利出售总金额占 R&D经费内部支出的比重为1.0%~1.7%,平均为1.4%。可以看出我国高校技术转移和产业化、市场化的程度还比较低,对经济的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华中科技大学“战略性型新兴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于2011年~2012年对全国7个省市共426家(其中深圳102家,北京56家,武汉110家,甘肃省30家,上海91家,扬州26家,苏州11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没有来自大学研发的新技术或新产品的企业占61.9 %,接受大学技术转让的企业占比 17.1%,有大学技术入股为的企业占6.1%,学习大学技术的企业为14.5%。根据高校技术转移的定义,在本次全国调查中,接受大学技术转让和大学技术入股属于高校技术转移的形式,即接受高校技术转移的企业平均占全部样本的比例仅为23.2%(=13.1%+6.0%)。就调研地区或城市来看,从高校接受技术转移的企业占比最高的是北京,比例为23.6%;其次是武汉,为19.5%;第三位的为甘肃省;最后一位是深圳,占比仅为16.3%。从中可以看出,我国接受高校技术转移的企业占比较少,进一步反应出我国高校技术成果转移的比重较小/绩效较差。

三、基本分析框架

1. 理论基础

根据前人的研究,本文综合了企业资源基础观和资源依赖理论,建立理论分析框架,找出影响高校技术转移绩效的因素。

(1)资源依赖理论。资源依赖理论由杰弗里·普费弗与萨兰奇克[9]创立。资源依赖理论认为一个组织最重关心的是生存,为了存活,组织需要资源,但是组织通常自己不能生产这些资源,要从它所依赖的外部环境中来获取这些资源。但是由于存在着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缺乏足够的资源,组织可以通过其它选择,降低对外部关键资源供应组织的依赖程度,以保障自己的利益。资源依赖理论一方面强调组织的生存需要从周围环境中吸取资源,另一方面在某种意义上揭示了组织自身的选择能力,组织可以通过寻找关键性资源的替代品,更好地应对环境的变化。

由于组织的发展依赖于外部的环境,政府制定的促进高校技术转移的法律法规如《专利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市场上企业对技术的需求状况,以及高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都是影响高校技术转移的重要因素。例如,对于经济发达的地区,一方面政府往往对当地高校投入较多的科研经费,这将提高该地区高校的总体技术创新和转移能力;另一方面,当地企业也往往更注重技术的创新与进步,对高校的技术需求可能也会增加,从而增加了高校的技术转移 。

在资源依赖理论的分析框架下,一个组织获取利益的能力取决于它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的能力。能成功地找到新的关键性替代资源的组织,其竞争力将会超过不能找到替代性资源的组织[10]。我国高校1999年扩招后,由于规模扩张和质量改善而导致其运行成本增长,再加上国家财政拨款体制的转变,高校财政性经费中教育经费所占比重从1998年的60%逐年下降;2001年~2008年,非财政收入占整个高等教育总经费的比例逐渐上升,由2001年的46%上升至2007年的66%[11]。高校经费来源渠道的多元化将成为解决高校经费不足问题的必然趋势[12]。高校多元化筹资措施的一种就是通过技术转移来增加收入。Powers[13]认为资金来源有困难的高校将会有更大的动力进行技术成果转移。

(2)企业资源基础观。资源依赖理论强调外部环境对组织运行绩效的影响,企业资源基础观则表明企业所拥有的内部资源是企业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和超额利润的根本原因[14-15]。这些内部资源具有独特性、异质性,是其他企业很难模仿的(或即能使模仿其成本也非常高),主要包括企业所拥有的一定数量的资产、知识、技术、组织过程和能力等。这些独特的资源与能力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为其带来经济利益。

虽然资源基础观的提出是用来分析企业的成长及其竞争优势产生的原因的,但是由于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剧烈,所以资源基础观也可用于高校技术转移分析[10]。因此高校所拥有的一些独特的内部资源,主要包括R&D资金水平、专业知识和科技能力、R&D人员的数量和素质 、信息以及为促进技术转移所投入的资金和人员等,都是影响高校技术转移绩效的重要因素。

2. 模型构建

(1)评价高校技术转移绩效的指标。本文用高校专利许可数量和专利许可收入这两个指标来衡量高效技术转移绩效。高校的专利授权量是高校技术转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第一步,因为高校所拥有的专利是有价值的资产,受专利法的保护,企业及其他机构不能未经许可就进行模仿或使用。近年来我国高校技术转移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专利许可数量,专利许可收入是其中两个衡量指标。

(2)影响高校技术转移的因素。基于上文中资源依赖理论和企业资源基础观的分析框架,本文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来考察影响高校技术转移的因素。

① 内部因素。本文考察的影响高校技术转移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第一,科技经费投入,包括政府资金、企事业单位委托资金和其他资金,其中其他资金主要指学校从技术转让、咨询、服务、新产品出售等收入中提取的用作科技活动的经费,以及其他临时性的研发投入;第二,研发人员,包括研发人员的数量和素质,研发人员的数量用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的数量表示,素质用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所占比重来表示;第三,技术转移人员,由于我国尚无关于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人员的统计数据,所以本文用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全时人员的统计数据来替代技术转移人员的数量,用R&D 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全时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所占比重来表示转移人员的素质;第四,技术转移经费,用高校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项目当年支出经费来表示。②外部环境。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的促进技术转移的法律法规、市场对于技术的需求程度均难以用具体的指标来衡量,所以本文没有把这些因素考虑进计量模型。地区人均 GDP是代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所以本文用人均 GDP来代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

(3)模型建立。根据以上分析,本文建立如下3个模型:

模型I:

ZLSQit=β0+β1YFRYit+β2YFSZit+β3ZFZJit+

β4QYZJit+β5QTZJit+β6GDPit+uit

模型II:

ZLSQit=α0+α1YFRYit+α2YFSZit+α3ZFZJit+

α4QYZJit+α5QTZJit+α6ZYRYit+α7ZYSZit+α8ZYZJit+

α9GDPit+εit

模型III:

ZLSQit=γ0+γ1YFRYit+γ2YFSZit+γ3ZFZJit+

γ4QYZJit+γ5QTZJit+γ6ZYRYit+γ7ZYSZit+γ8ZYZJit+

γ9GDPit+νit

其中,ZLSQ为高校专利授权数量;ZLCS为专利许可数量;CSJE专利许可收入;YFRY为研发人员的数量;YFSZ为研发人员的素质;ZFZJ为政府资金;QYZJ为企事业单位委托资金;QTZJ为其他资金;ZYRY为技术转移人员的数量;ZYSZ为技术转移人员的素质;ZYZJ为技术转移经费;GDP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u、∈和v均表示误差项。α、β和γ均为模型参数。i表示第i个省市或自治区(i=1~29),t表示第t年(t=2001~2009)。

3. 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中国2001年~2009年的省际年度数据来进行分析,由于海南和西藏数据部分缺失,所以从样本中剔除,采用其他29个省市、自治区或直辖市的数据。29个省、直辖市或自治区的人均GDP来自中国经济信息网,其他数据来源为教育部科技司历年公布的《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

四、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Eviews6.0对模型进行估计。采用面板数据模型中最常见的形式即变截距模型。经Hausman检验,确定应采用个体效应为固定效应的不变系数模型。估计的结果如表4所示。

模型1使用专利授权数作为被解释变量,调整后的R2为0.9598,说明模型的拟合度很高,能解释专利授权数变动方差的95.98%。科技经费拨入(政府资金、企事业单位委托资金及其他资金)、R&D人员的素质及高校所在地区的人均GDP均对高校的专利授权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高校R&D人员投入对专利授权数也有正的影响,但是在统计上不是很显著。所以,科技经费和研发人员投入的不断增加以及研发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是高校获得的专利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高校所在地的经济越发达,高校的科技成果也会越多。

在模型2中,高校专利出售合同数变动的52.00%得到解释。其中只有技术转移人员投入的系数在统计上是显著的,其值为0.0111。高校从事技术转移人员的素质和所在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虽对高校专利出售合同数有正的影响,但是统计上均不显著。

高校专利出售金额方差的65.67%在模型3中得到说明。技术转移人员投入和高校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系数在统计上均较为显著,且为正。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上升到一定程度后,社会便进入技术需求市场阶段,企业对技术的需求也相应增加,促进了本地区高校技术的转移[5]。

从模型2和模型3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除本文所考虑的因素外,还有其他重要因素影响高校技术转移绩效。因为高校所拥有的技术能否转移,在很大程度上一方面取决于技术市场上的信息是否畅通,即技术的需求方是否及时、充分了解高校所拥有技术的信息;另一方面,取决于高校的技术是否能满足技术需求方尤其是企业的需求。然而这两个方面的因素都很难用具体的指标去量化,本文所引入的高校技术转移的人力、资金的投入变量只能在很小的程度上反映这两个因素。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是促进高校技术转移的一座桥梁,但是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并没有建立起技术转移中心,有的高校即使成立了技术转移中心,但是在人员投入和(或)资金投入上不足,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我国教育部直属的64所高校中,目前只有29所高校的技术转移机构进入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名称名单。再加上我国其他类型大多数的中介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层次比较低,服务内容比较单一,一些机构只是开展一般性的信息咨询和服务业务。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高校技术转移的转移平台还比较缺乏。

本课题组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问卷调查还显示,企业从高校接受转移的技术,只有78.7%的转化成功,其中21.7%的技术转化未成功,首要原因是企业缺乏转化人才,其次是转化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外部服务机构协助,最后的原因是大学的科技成果太超前、与市场需求脱节。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企业的资源基础观和资源依赖理论,构建了我国高校技术转移绩效测度体系,并运用我国2001年~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合本课题组的调查问卷分析,结果表明:①科研资金和人员投入越多、科研人员的素质越高以及所在地区的经济越发达,高校的技术成果越多。②所在地区的经济越发达、从事技术转移的人员越多以及素质越高,高校的技术转移绩效越好。③技术转移平台的缺失、技术需求方——企业转化人才的缺乏、转化资金投入不足,再加上大学的技术成果太超前,与市场需求相脱节,这些都是目前我国高校技术转移绩效差的重要原因。

针对以上的研究结论,为提高我国高校技术转移的绩效,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1.首先应增加高校在研发应用和科技服务方面的投入

企业需要应用型的技术知识带来效益,而大学侧重于技术的创新和高端科技攻关,这两个主体的目标之间存在差异,导致企业对大学的技术吸收及应用能力有限。在进行大学科研项目验收时,验收人员应包括该科研成果应用领域的领头企业的技术专家,避免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过于脱节,难以进行转化。高校不仅要重视技术的研发,同样,为使其科研成果能实际应用于经济的发展,更要重视小试,并在其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后,大学的科研人员能为企业提供中试、产业化的科技服务。

2.成立专门的、专业化的大学技术转移办公室

高校若向国家或地方政府申请科研基金中的应用研究或实验与发展部分,相关部门在评审时,应把学校是否成立了技术转移中心以及技术转移中心的等级考虑在内,以免将来产生的技术成果由于缺乏转移平台而无法进行转移,从而促进专门的、专业化的大学技术转移办公室的成立,利于大学科技成果的转移。

3.国家应对转移高校技术成果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或优惠措施

由于在调查问卷中,有11.8%的企业认为,转化资金投入不足是企业在进行转化从高校接受转移的技术失败的原因。所以,国家应出台文件规定:若企业从高校接受了技术转移后,在进行转化时,政府在小试、中试、产业化、市场化的过程中给予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支持或优惠。这样加大了企业转化成功的概率,激发了企业从高校转化技术的积极性,从而会提高高校技术转移的绩效。

4.提高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的人员素质

研究表明大学从事技术转移的人员素质越高,转移绩效越好。美国的大学都非常重视技术转移工作,如今绝大多数的研究型大学都成立了技术转移办公室,承担技术转移工作的人员多数具有博士学位,对本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公司和他们的技术需求比较了解。那么,要提高我国高校的技术转移绩效,必须提高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的人员素质。如:大学可多引进复合型的人才来承担技术转移工作,同时,加强对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

5.进一步完善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的服务体系

我国科技中介机构是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科技中介机构从小到大,由少到多,在不同历史时期为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国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中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初步形成覆盖科技服务各个领域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然而,我国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没有跟上科技产业的发展步伐,未能满足社会科技创新的发展需要,尚存在政策法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合理、业务体系不完善、商业模式不科学、区域发展不平衡、竞争力不强、人才缺乏等问题,制约了我国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没有为科技成果的转移起到应有的作用。完善科技中介的服务体系、提高其服务质量,将会及大地推动大学科技成果转移。

[参考文献]

[1] Henry Etzkowitz,Andrew Webster,Peter Healey. Capitalizing Knowl-edge: New Intersections of Industry and Academia[M].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8:21-31.

[2] 周凤华,朱雪忠. 资源因素与大学技术转移绩效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5):87-93.

[3] 周克刚.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探讨[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4-56.

[4] 李玉清,许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4):128-131.

[5] 王铁军.新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1):96-100.

[6] 吴凡,董正英.高等学校技术转移能力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0):137-140.

[7] 周宏.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综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9(17):79-81.

[8] 柴国荣,许崇美,闵宗陶.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应用研究[J].软科学,2010(2):1-5.

[9] J. Pfefferand,G R Salancik.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 [M ]. Harper &Row Publishers,1978.

[10] Joshua B. Powers. Commercializing Academic Research: Resource Effects on Performance of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J].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03,74(1):26-50.

[11] 张平.投资主体多元化对高校办学行为的影响分析-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视角[J].中国集体经,2012(9):82-83.

[12] 梁祥凤,裴旭,李玉红.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J]. 教育与现代化,2005(4):25-31.

[13] Joshua B. Powers. R&D Funding Sources and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 What Is Stimulating Universities to Be More Entrepreneurial?[J].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04,45(1):1-23.

[14] Barney,J.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1):99-120.

[15] Penrose,E.T.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M].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Inc.,1959.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chnology Transferri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in Chinas Universities and Its Empirical Analysis

Xing Hongping,Wei Ping

(School of Economics,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74,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source-based view and the resource-dependent theory of enterprises, this paper constructed the evaluating system of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 performance, and by using inter-provincial panel data of 2001-2009, it also conducted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is issu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In regions where economy is more developed and more personnel of higher quality are engaged in technology transfer, technology transfer performance in universities of these regions are better; lack of technology transfer platforms and enterprise transferring talents, insufficient transferring fund input and too advance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which do not meet the market demands, are all important causes of poor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 performance.

Key words: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resource-dependence theory;resource-based view of enterprises;patent

(责任编辑:张丹郁)

猜你喜欢

专利
发明与专利
专利
发明与专利
专利文摘
专利文摘
专利
专利信息
专利资讯
专利资讯
专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