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主政广东时期的“墟镇建设”理论与实践
2013-04-29肖淑娥
肖淑娥
【摘 要】叶剑英在主政广东期间,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中央的指示精神与广东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领导广东经济恢复与发展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墟镇建设”理论。本文拟对“墟镇建设”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要义和实践成效三方面进行阐释,探讨墟镇建设对于促进广东城乡物资交流、恢复发展工农生产、建立新型城乡关系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叶剑英;墟镇建设;理论;实践;城乡关系
1949年8月,叶剑英被任命为华南分局第一书记,主持广东的解放工作。此后和陈赓一起指挥广东战役,于10月14日解放广州。历任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兼广州市长、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华南军区司令员,党政职务集于一身。1952年9月至1953年4月,因病在北京治疗休养。此后被调到中南局、中央军委工作,但名义上仍保留华南分局第一书记职务(直到1955年5月华南分局撤销时止)。
叶剑英实际主政广东的时间并不长,只有1949-1952年这三年左右的时间。期间他领导广东进行社会改造、政权建设、经济发展的全面工作,顺利实现了广东新旧政权的更替,立下了不朽功勋。“墟镇建设”理论是叶剑英在领导广东经济恢复和建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关于城市和乡村关系的理论,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中央的指示精神与广东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产物。
关于叶剑英“墟镇建设”理论的系统研究,欧大军在《邓小平叶剑英经济思想研究》中辟有专门章节《叶剑英的墟镇建设理论研究》①,阐述墟镇建设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乡镇企业发展的指导意义。本文也着眼于叶的墟镇建设理论,但分析视角不同于前者,侧重于从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出发,分析新旧政权交替的历史节点上墟镇建设理论对促进城乡交流、恢复生产、建立新型城乡关系所起的重要作用。
一、“墟镇建设”理论的提出
刚着手主持广东解放工作时,城乡关系便是叶剑英研究政策方针、制定作战计划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他强调“到广东后要做城市工作,并不是说乡村工作就不重要。中央从来没有叫我们只要城市不要乡村”②,既是落实中央的指示精神,也是立足于广东具体实际作出的正确论断,是此后处理广东城乡关系的基本原则。
革命时期,共产党人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党的工作重心放在农村。抗战胜利后,中共逐渐建立起城市政权,“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③为此,七届二次会议提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战略部署及城乡建设必须统筹兼顾的政策方针。叶剑英提出既要做城市工作,也要领导乡村,是对中央指示精神的贯彻落实。
输粮进城,保证城市供给,确保接管工作顺利进行,这是加强城乡交流、建立新型城乡关系的现实而迫切的需要。根据接管北平的经验,叶剑英深知输粮工作的重要性。再加上广东是缺粮的省份,素来匪特为患,西江、珠江一线“大天二”④活动猖獗,粮食物资输入城内经常受阻。珠三角本是广东谷仓,因走私猖獗,粮食多被偷运出口,甚至出现港澳人吃广东米、广东人反而得依赖外国米的现象。叶剑英很清楚:“广东人民要解决粮食自给的任务,除力求增产粮食外,必须掌握珠江三角洲的粮食,否则不能自给。”①而要保障城市粮食物资供给,必须解决城乡交流的困难,为城乡物资交流创造便利,这就为加强墟镇建设提供了现实必要性。
恢复和发展城乡工农业生产,对建立新型城乡关系提出了迫切要求。一方面, “城市需要大量的粮食供应,工业产品需要有销售的市场,城市需要大批的工人投进到工厂去,这都要靠农村与农民。”②农村与农民为城市生产提供了必要的原料、劳动力资源,也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而农村农业发展也离不开城市工业生产的发展,日用品、机器肥料及各种生产工具都依赖城市的供给。因此,城市和乡村,本身就是一种相互供需、相互依存的关系,必须“建立起新的城乡关系,使社会经济日渐趋于发展和繁荣”③。
商业是联系城市与乡村的主要手段,也是解决城乡物资交流、产品集散问题的中间环节。“墟镇”为打通这个环节、为城乡关系的互动打下了一个楔子。墟镇(也叫“圩镇”),是人们进行集市贸易的地方。在固定的日期(即“墟日”)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广东话称为“趁墟”),“农产品向那里集,工业品由那里散”④,互通有无,十分便利。
由于交通和历史的缘故,墟镇在广东特别多,做好墟镇工作对广东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方面,城乡物资交流主要通过墟镇来联结,城市的货物、乡村的原料都需要墟镇来吞吐。解放之初,“城乡关系特别是贸易关系,一时混乱。旧的贸易关系被瓦解,新的贸易关系未能迅速建立”⑤,出现了西江草包卖不出有人粮食无可装、粤中修水利无洋灰而士敏土厂洋灰卖不出等农村生产与城市货物不能交流的现象⑥。新旧交替之际,必须做好墟镇工作,构建城乡贸易平台,以建立新的城乡贸易关系。另一方面,做好墟镇工作也是新政权在广东巩固革命秩序、顺利实现有序统治的需要。广东受帝国主义侵略最早、经济上被殖民地化最深:在城市,帝国主义侵略使广东建立起一套依赖帝国主义的商业系统,专为外商作买办的广州“十三行”可谓是典型,在广州解放后仍操纵着金融行市,人民币流为“杂币”层层受阻;在农村,帝国主义“以掌握墟镇作为渗入农村的落脚点……放弃墟镇,城市就无法联络乡村”⑦。可见,新政权虽已建立,但对地方的实际控制力仍处于起步阶段,能否做好墟镇工作关系到新政权能否在城市站稳脚跟并深入领导农村。因此,叶剑英主政广东期间一直十分重视墟镇工作。他多次强调墟镇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求各地委切实布置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具体执行墟镇工作,建立墟镇管理机构等。在具体的领导实践过程中,“墟镇建设”理论也日趋完善系统。这不仅是出于经济上加强城乡物资交流的需要,也出于政治上新政权强化对地方控制的考虑。
二、“墟镇建设”理论的要义
叶剑英的“墟镇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一)“抓辫子”:抓紧墟镇形同抓住辫子,抓住联结城乡关系的纽带
叶剑英用头发与辫子来形容乡村与墟镇的关系。墟镇周围的农村是头发,墟镇就是把头发集起来的辫子。“在没有形成墟镇以前,先有乡村;没有乡村,便不可能有墟镇。可是乡村中一经出现了墟镇,这个墟镇便控制了乡村,因而就领导了乡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⑧。从农村方面来看,墟镇紧贴着、掌握着农村,是若干乡村的集中点,是农村的辫子,辫子一动,万发俱动。因而“要搞农村工作,首先要抓住这条辫子”⑨,抓住墟镇就抓住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的集中点”⑩。
从城市系统来看,墟镇是城市的基层组织,是城市领导农村、掌握农村的基础和切入点,是联结城乡关系的纽带。城市的商品文化通过墟镇流入农村,政权的控制力也通过墟镇不断渗透深入乡村。只有做好墟镇工作,“城市工作才有基础,才能领导和推动广大农村”。城市要帮助农村,工业发展要服务农业生产,也必须通过墟镇。例如人民币下乡,必须先在墟镇设立人民银行代办处,才能把财政系统安到乡村;派干部下乡,也得先到墟镇集中再深入农村。城市的工业生产必须考虑到农村的需要,否则“城市的工业是无法发展起来的”。“墟镇与农村的关系就是前者为后者服务的关系”,因此“就要加强墟镇工作,使它能有意识地为农村服务”。
因此,“抓紧了墟镇,形同抓住了辫子”,实际上就是抓住了城乡关系的纽带。
(二)“一筒竹”:城市、墟镇、交通、搬运四位一体,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在叶剑英看来,城乡的生产系统犹如一根“竹筒”。“一根竹筒三个节,中间一节是墟镇,这头竹节是农村,那头竹节是城市,中间空的竹节是水陆交通,竹节与竹节之交,是物品起落的搬运”①。城市、墟镇、交通、搬运四个方面虽然系统各自不同,但从其相互关系上来说,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是“一筒竹”。
从生产系统的角度来看,竹筒的一端是生产原料,一端是加工制造。从原料到加工制造到送至消费者手里,“都须经过中间的‘竹筒,即是内河和公路、铁路的运输,而且运输系统时还要有码头的搬运装卸,这一切构成一个生产系统”②。任何一个方面有障碍,如生产制造受妨碍、流通交易不顺畅等,都可能导致生产受阻、系统失灵等问题。只有打通竹筒的各个关节,扫除一切妨害生产系统循环的障碍,才能使整个生产系统有序高效地运转起来。
叶剑英用唯物辩证法来考虑四者的关系。一方面,这四个方面系统不同,运动也不同,要看出运动的具体性,实事求是地去布置各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它们又是有联系的,要从生产运动的整体性和联系性出发,在各个关节上用联系的观点去认识具体的运动,“使每一个运动的结果既可以扫除恢复生产的阻力,又可以打通物资交流的障碍,奠定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巩固基础”③。
为了扫除物资交流的障碍,他在广东积极推行农村土地改革和城市民主改革。在农村,推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在城市,进行民主改革,扫除不合理的生产制度,建立新的劳动纪律和劳动态度,发挥工人的生产积极性。通过土地改革和民主改革,扫除生产的障碍,把农村与城市的生产联系起来,确保国民经济建设顺利有序地进行。
(三)“合作社的建立是墟镇中的主要工作”:通过建立合作社,实现商业网的以新代旧和城乡互助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必须组织生产的、消费的和信用的合作社,和中央、省、市、县、区的合作社的领导机关”④后,合作社发展迅速,日益成为扶助群众生产与发展城乡交流的重要力量。
入城前,叶剑英就提出“特别是供销合作社,将来一定要大大地发展起来”⑤。广东解放后,旧的城乡关系瓦解,旧商业网遭到破坏,新的商业网还没有建立,城乡交流停滞。如何建立起新政权下新型的城乡关系、顺利实现商业网的新旧更替?叶剑英强调,合作社的建立是墟镇中的主要工作,是实现城乡互助的重要方式。一方面,合作社通过自己的供销网,使城乡物资直接进行交换,另一方面,供销社的业务活动在各级合作社领导机关的组织下进行,不经过商人之手,减轻了流转过程中产生的中间剥削。因此,“国营经济要积极帮助合作社的广泛建立和改造”⑥,在贸易工作方面“应该系统地建立各种机构,特别是供销合作社”⑦,必须“大力创办和加强国营商店,有步骤、有计划、有领导地建立和推动农村合作社”⑧,并把合作社置于整个商业网络、作为建立经济工作系统的重要环节来抓紧落实。1950年《广州市合作社组织暂行办法》和《广州市政府关于组织劳动市民消费合作社的指示》先后发出,就合作社的经营方向、管理制度等问题作出具体指示⑨。
(四)墟镇工作与黄埔开港双管齐下,既要“城乡互助”,也要“内外交流”
过去广东主要依靠香港出口。香港市场经常故意压低农产品价格,每年仅在运货负担、物价差额两项就使广东蒙受重大的经济利益损失。再加上港澳长期被帝国主义侵占,钳制着珠三角的门户,特别是朝鲜战争爆发后,港英政府积极配合美国限制中国在港经贸工作,对我国在港进出口贸易带来巨大压力。如果能在省内建设港口使广东农产品能直接出口,不仅可以少受香港市场的垄断剥削,解决城乡互助内外交流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也可以使我们在内外交流方面由被动逐步转变为主动,一定程度上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
叶剑英对此有深刻认识,黄埔开港被提上日程。1950年8月他在华南分局会议上指出“黄埔开港,在今天是我们打通对外贸易关系的关口,在明天则为我们解决港澳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这对帝国主义斗争和对外的贸易关系,都是非常重要的。黄埔港的建立,乃是一个重要的关键”⑩。黄埔开港,既是为了开展对外贸易,也是冲破帝国主义封锁的需要。用叶的话来说,是“管好我们的大门”。此后,根据叶剑英的指示,华南分局着手筹备黄埔港建设。
按照叶的部署,墟镇工作和黄埔开港是广东经济工作中的两个主要工作。“墟镇与黄埔港好像两根竹筒,两者之间过去是间断的,不相衔接的,影响城乡内外物资的直接交流”①。把墟镇和黄埔港联接起来,既抓紧黄埔港建设,又抓紧墟镇建设,“把农村的大量出口物资经过墟镇的集中,从黄埔港运销出口,换取我们需要的东西进来,再经过墟镇散发到农村,做好城乡交流”,使之很好地配合起来,既有利于城乡互助内外交流,也有利于掌握内外港口,发展出入口贸易。墟镇工作与黄埔开港双管齐下,是贯彻执行七届二中全会中央关于“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指示的一项重要措施。
三、“墟镇建设”理论的实践成效
在叶剑英“墟镇建设”理论的指导下,全省各级政府抓紧墟镇工作,为加强城乡交流,建立新型城乡关系创造条件和提供便利。
一方面,扫除了有碍城乡物资交流的壁垒,为建立新型城乡交流关系提供了可能。农村土地改革和城市民主改革,废除了不合理的生产制度。搬运方面,摧毁了封建把头制度,“为城乡物资交流去掉了一道墙壁”②。交通方面,打破了隔阂状态,全省范围内掀起了修筑公路的热潮,从1950年10月到1951年2月底,共修复和加强了三千五百余公里干线③,加强了运输力量,恢复了城乡交流关系。货币方面,人民币占领了城乡阵地,改变了过去外币横行的景象,“取得了金融战线上的基本胜利”④,统一的流通货币为城乡物资交流提供了大大的便利。
另一方面,既“破”也“立”,各级政府努力创造条件,为加强城乡交流提供便利,建立起新形势下的墟镇工作新秩序。例如,1951年10月14日举办了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规模巨大、影响深远,不仅使城乡工农业产品打破滞销状态,开辟了消费市场,也使政府对华南地区土特产的生产销售情况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以便今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生产。也因这场交流大会,华南与华北、东北等地因多年战争阻隔的商业关系得以重新建立和发展。
再者,墟镇建设与黄埔港建设共同发展,城乡交流与内外互助相辅相成。新政权领导下的黄埔港的建设,逐步摆脱了旧时期广东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依赖,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帝国主义通过港澳对中国内地的经济封锁,使广东在进出口贸易上由被动逐步转变为主动。它和墟镇建设结合起来,把城乡物资交流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结合起来,使得城乡物资能够通过墟镇的集中从黄埔港口运销到海外市场,并把内地所需物资通过黄埔港口从海外市场输送进来,再经过墟镇散发到城市与农村各地,城乡物资有了更加广阔的交流渠道。
可以说,建国初期的广东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离不开叶剑英的正确领导。墟镇的出现并非叶剑英的创造,但他洞察墟镇建设对于处理城乡关系、巩固新政权领导权的积极作用,把墟镇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墟镇建设”理论。不仅大大推动了墟镇经济的建设发展,促进了城乡物资交流,发展了城乡工农业生产,也为新旧政权更替下破旧立新、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起到了正确指导作用。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的“墟镇建设”理论和城乡建设思想,对新时期城乡关系建设也仍有启发。
(本文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