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与环境创新
2013-04-29王江宋艳梅
王江 宋艳梅
[摘要]在回顾知识管理和环境创新理论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运用规范的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单案例研究方法体系研究知识管理与环境创新的相关性,构建环境知识管理的框架模型,并深入分析知识管理在环境创新过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知识管理;环境创新;案例研究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08.032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8-0058-03
随着世界对于环境问题的不断重视,企业要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就需要加强环境创新、绿色创新,只有不断地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减少污染排放,提高生产的绿色化进程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飞速前进。[1]所以近年来,不断有企业自愿实行环境创新,自愿申请标准化环境管理体系,还有部分企业鼓励所有的员工参与环境管理的创新,充分发挥个人的隐性知识[2],不断地激励和挖掘员工的个人知识运用到环境创新中,并把员工的个人知识作为企业环境创新的重要来源。例如:某生产地毯等纺织品的企业要求6 300名员工参与环境讨论小组,所有部门或车间的员工都要加入讨论小组,目的就是收集节能减排的方法。这个名为“世界学习”的计划调动了员工的团队精神和分享意愿,该企业短短5年时间就节约原材料减少浪费8亿元。[3]
由于工作在生产的最前线,员工能够在日常的工作中发现很多问题,并能够在不断累积的问题中寻找出解决的办法。那么员工的个人知识和企业的环境创新有怎么样的关联,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员工的个人知识,对于此类问题,目前还缺少足够的理论分析和成型的框架模型,而在中国背景下的研究更为欠缺。
我们研究的目的有2点:① 通过案例研究知识管理在环境创新中的实际应用; ② 企业如何管理员工个人知识,包括如何收集员工个人知识,怎样编译环境知识管理体系,怎样培训员工学习编撰文件等。文章探讨知识管理与环境创新的相关性,建立一个环境知识管理的框架模型,解释知识管理在环境创新过程中发挥的核心作用,并针对工业企业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1 研究方法
由于知识管理的中知识隐藏、不便于表达的特殊属性,我们将通过访谈形式和直接观察形式进行案例研究。文章需要论证知识管理和环境创新的相关性所以采用单一案例研究,从企业案例提炼环境知识管理的模型,并论证模型的适用性。
数据收集过程持续1个月, 包括3个阶段:环境考察阶段、初次访谈阶段和二次访谈阶段。这种逐阶段的数据收集流程整合了各类数据来源,以增强对个体、流程和组织背景的理解。
环境考察阶段主要是进入A企业了解其基本的生产运作过程,主要集中在企业现场的观察和组织成员的非正式讨论,查询企业的档案数据,观察企业的特有文化,发觉知识员工的分布。初次访谈阶段对已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员工进行访谈,初步分析知识管理与环境创新的相关性。二次访谈主要针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深度访谈,收集信息,综合文献的研究提出环境知识管理的模型。[4]
为了保证案例研究结论的质量,本论文采取了以往研究中提出的建议,以提高案例研究证据的可信度和有效性。例如,提前研究访谈话题的内容[5];研究方法和数据的三角验证[6],从不同的视角把握现象:数据三角验证自企业内不同层级被访者和不同职能部门的数据;方法三角验证则需要多重方法的使用。
2 研究发现
案例分析就是要从实证数据中得出涌现的理论。为了从质化数据中提炼理论,研究从3个层面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知识型员工在企业内的分布情况;知识管理和环境创新相关性;知识管理和环境创新的模型框架。
2.1 研究知识型员工在企业内的分布情况
TIEN模型根据工作独立水平的高低和复杂程度的难易把工作模型分为4个基本类型。如图1所示。
(1) 事务型工作:对应于需要独立操作的常规性工作,主要是日常性的工作,公司只需要对这类工作的员工进行正式的培训,使其严格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
(2) 综合型工作:对应于大家合作的常规性作业,这类工作是系统性的重复性工作,它依靠各部门的合作,所以要加强沟通交流,设立正规的工作流程。
(3) 专家型工作:即独立接受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依靠个人丰富的经验来判断问题,作为企业文化的领军人物影响着企业中的各项工作。
(4) 网络型工作:该模式为即兴的工作形式,主要依靠大批跨越各个领域的专家通过建立深层次的论坛和灵活的团队合作来探讨工作。
经分析可知,企业的知识员工集中分布在拥有丰富经验的专业员工和网络型工作的创新员工中,事务型和综合型员工中也会有少量的知识员工,当然不属于这些分类中的外部员工也会存在知识型员工,所以将知识型员工的范围适当地扩大了。
2.2 知识管理和环境创新相关性
环境管理作为企业日常运作中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近些年得到广泛的重视。通常情况下在人们的固有思维中,环境管理只是其中特定职能部门的责任,但是全面而又有效的环境管理政策必须要涉及到参与日常工作的全体员工。因为在一线工作的员工们每天都能接触到企业的具体工作流程,在日积月累的工作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细节的可以避免的环境污染问题,即形成了员工的环境知识,而这些问题恰恰可能存在于管理者最容易忽略甚至是观察不到的细节上。有些企业将员工具有的隐性环境知识激发出来作为公司的环境策略,这就是隐性知识运用到环境管理中的具体体现。
如图2所示,人们在日常行为活动中意识到的一些问题,然后经过逻辑思维转化为思想上的认识,将零散的认识碎片整合成为庞大有序的知识群落。环境知识形成要经过不断积累和磨合,文章用纵向的螺旋图来描述从行为中的知识到有序的知识的转化过程,与此同时也将环境管理添加其中,分析环境知识形成的过程。
2.3 知识管理和环境创新的模型框架
纵向的螺旋图便于直观地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横向的切面图能让我们更清晰地分析哪些环节是环境知识管理中的重点。为此作者根据SECI模型[7],将点和线对调得到知识形成过程图,再加入环境因素得到环境知识管理切面图,如图3。
环境知识管理切面图中主要分为4个过程:创造、磋商、形成和应用,创造过程就是知识由社会化转化为外部化,在环境管理中主要指的是识别污染源、检测防污和治理污染;磋商过程即为知识从外部化到组合化的转化,将探讨环境管理中出现的污染问题并得出结论;形成则是指知识从组合化到内部化的过程,将磋商之后得出的结论整理生成环境管理标准;应用就是从内部化转为社会化的过程,此过程会把形成的环境管理标准贯彻给各部门员工,让他们能依照标准工作,并摩擦碰撞出新的知识。也可以将这4个过程分为知识创造、知识转移和知识保留3个阶段,这3个阶段不断地循环就产生了新的知识。
3 讨 论
3.1 创造过程
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密切的相互依赖关系使我们不能识别“纯”的隐性知识,但是,经过研究发现隐性知识有可能通过“明晰”的方式被识别出来。我们可以通过简单地询问一线工作的员工有关环境的议题就可以得到隐藏的潜在的知识,将隐性知识用语言描述的方式显化出来。对于环境管理而言,重中之重就是从源头防止污染,尽量将污染程度减小到最低。[8]亲身接触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线员工能够识别污染源,提出预防办法,并能对企业开发的相关管理标准亲身实践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妥之处。
企业往往把防污措施看作是环境管理是否有效的指标,而员工的亲身实践和隐性知识得不到重视。事实上已经有很多的案例证明了员工是识别污染的重要角色。现如今的企业发展过程中,员工就如同一个生产工具一样无所不在,只有他们才是各自工作环节上的“专家”,工作经历有可能使他们成为稀少的甚至是唯一的发现问题的人。我们会听到很多环境专家用“看”、“感觉”等词来描述他们发现的环境问题,但是员工才是真正体会到问题的专家。
环境危机管理研究总是在强调员工承认错误的态度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却恰恰没有认识到隐性知识在预防污染方面的重要作用。在紧急情况下,员工不但要迅速逃离污染区域,还要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实施补救措施。企业要快速定位污染源,防止污染扩大化靠的就是员工的应急能力。例如,硫化氨泄漏会有刺激的气味,员工能在浓度为10ppm时嗅到泄漏事故,但是警报器只能在浓度达到1 000ppm时才能检测到泄漏。[9]如果员工及时地发现硫化氨泄漏采取措施补救,就可以控制污染的破坏程度。总而言之,员工的知识在污染的预防和治理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2 磋商过程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员工的主动参与是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条件。学习型组织为员工们创造了良好的沟通环境、和谐的相处气氛。环境知识管理必须要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必须建立学习型组织。环境管理者可以通过倾听员工的讨论发现新的问题,查证这些泄漏或者污染泛滥的问题就必须到工地去,实地考察污染问题,实施防治污染措施。
然而,有些时候管理者说得过多会被误解为控制和剥夺员工的交流权利,最后导致学习型组织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所以管理者需把握好控制的“度”。
同时,知识的交流不能仅限于员工和管理者之间,还要扩展到员工与员工之间,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顺畅的沟通才能使信息畅通。
3.3 编译过程
编译是环境知识管理过程中最为必要的步骤,它可以记录和解释隐性知识的传播和利用过程。这种编撰过程有利于促进环境程序的开发和员工技能的培训,新员工能从前人总结的文件中更快地掌握环境知识。有需要的时候可以查阅环保结构的知识框架,员工自由的发挥,激发了员工工作学习的积极性。编撰过程是磋商和应用之间的桥梁,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员工们的个人知识能够把污染物的产生和特定的生产过程联系起来,他们提出的建议可以从根本上减少环境污染,也增加了企业的环境效应。在编撰大量新的信息时积累经验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有经验的编译者可以把咨询公司的意见和员工的建议结合起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
ISO14001系列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是针对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的消失等重大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顺应国际环境保护的发展,依据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10]。ISO14001标准是根据严格的环境管理实践制定的,它促进了相关知识的编撰和保留。它不但可以使用在环境知识中,还能应用在环境管理的计划、目标、责任、绩效测量和审计过程中。
3.4 应用过程
员工既是知识的发现者和提供者,也是知识的接受者和使用者。企业编译后形成环境知识体系要贯彻给员工,组织员工学习和实践新的标准、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进去环境知识管理的下一个循环。
4 结 论
从上文的模型中我们可以得出,无论是企业的知识管理还是知识管理应用在环境管理中,管理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企业对于组织结构了解、对于员工知识的挖掘上。环境知识管理得是否有效就取决于管理者能不能不断地激励知识员工追求个人价值,能不能努力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能不能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
主要参考文献
[1] Yousef Eiadat,Aidan Kelly,Frank Roche,etc. Green and Competitive: 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Mediating Role of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Strategy[J].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2008,43(2):131-145.
[2] [美]彼得·德鲁克. 知识管理[M]. 杨开安,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 Olivier Boiral. Tacit Knowledge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J]. Long Range Planning,2002,35(2):291-317.
[4] I Nonaka,H Takeuchi. 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M]. New York 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5] Kathleen M Eisenhardt. Making Fast Strategic Decisions in High- velocity Environments [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89, 32(3): 543- 576.
[6] [美]罗伯特·K·殷. 案例研究: 设计与方法[M]. 第3 版. 周海涛, 译.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34-35.
[7] P Quitas,P Lafrere,G Jones. Knowledge Management: A Strategic Agenda[J]. Lang Range Planning,1997,30(3):385-391.
[8] Jens Horbach. Determinants of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New Evidence from German Panel Data Sources[J]. Research Policy,2008,37(1):163-173.
[9] Andries Nentjes,Frans P de Vries,Doede Wiersma. Technology-forcing through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J].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7,23(1):903-916.
[10] Devashish Pujari. Eco-innovation an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Understanding the Influences on Market Performance[J]. Technovation, 2006,26(1):7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