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学生模联:从模仿到超越之路
2013-04-29杨博允曹疏野宋佳骏
杨博允 曹疏野 宋佳骏
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以下简称“北大中学生模联”)是由北京大学主办、北京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承办的全国最具影响力、最高学术水平的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时至今日,北大召开中学生模联大会已有九年的历史。在这九年里,吸引了来自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在内的全国300余所高中学校4000名优秀高中生代表参会,收到过来自联合国两任秘书长的贺信,并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人民网等媒体广为报道。虽然无法比拟与联合国“同龄”的哈佛模联,但之于中国,这里已然成为了青年学子们“梦开始的地方”。
北大中学生模联的核心理念是向中国优秀的中学生推广模拟联合国活动,学生们扮演各个国家的外交官,以联合国会议的形式,通过观点阐述、政策辩论、投票表决等环节,亲身经历体现联合国的宗旨、原则、议事规则的主要活动,认识联合国和平、发展与合作的理念,在对国际事务产生兴趣的同时,了解世界局势对他们所代表的国家未来的影响,了解自身在未来可以发挥的作用,从而培养他们世界公民的意识,提升他们应对全球化工作和生活环境所必备的知识和沟通技巧。
一、全新的尝试—在北大开中学生的模联
2005年诞生的北大中学生模联是美国联合国协会“环球大课堂”(Global Classroom)项目下“世界领袖训练营”(Model United Nations Global Leadership Opportunity, MUNGLO)在中国的第一次尝试。而此项目之前,在美国、英国、印度、墨西哥、黎巴嫩等国家都早已展开。之所以在2005年登陆中国,缘于2004年,北大模联协会在参加完哈佛全美模联大会后,一名美籍同学在返程途中只身前往UNA-USA纽约总部,和MUNGLO活动的负责人毛遂自荐了北大模联。之后,UNA-USA派官员访问了北大,也走访了几所北京的高中学校,种种机缘巧合之下,他们最终决定在北京大学搭建第一个中国高中生模拟联合国的舞台。
2005年为期三天的中学生模联大会,无疑是点燃了高中生们的热情,在全国高中学校引起强烈反响。在此之前,中国高中校际之间的交流活动屈指可数,仅有的交流活动也都限于各种带有竞争性质的比赛。模拟联合国活动的出现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为充满激情与动力的高中生们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让他们第一次真正走出校园,走出自己生活的城市,开始了解这个国家中他们的同龄人对这个世界、对自己所代表的国家有着怎样的思考。参会学生代表们收获的不仅是对世界局势的深入了解、英语能力的提高,还有宝贵的友谊,以及一种截然不同的学习方式。
伴随着这样的影响力,从2006年到2009年,北大中学生模联经历了四年平稳的成长期,参会人数增长到近600人,参会学校数量增长近80所,不仅包括了很多中西部省份的学校,还吸引了来自港澳台的高中生。2006年,北大中学生模联第一次在国内会议中引入危机机制,这对参会代表的危机处理能力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2007年,委员会新增“世界遗产中心”与“历史安理会”,这要求参会代表一方面要作为申报世界遗产的申请国代表,另一方面又要作为专家来评价和衡量申请国的能力。历史安理会的代表们则要回到1993年的特定时间去讨论当时的索马里局势,并应对特定的危机。2008年,为了迎接北京奥运会的到来,又新增了“国际奥委会”,这要求不同学校的代表要组织在一起模拟奥运会的申办。2009年,新增“主新闻中心”和“大使论坛”,又进一步丰富了会议的形式。
经过几年的努力,北大中学生模联依靠北大教授、学生以及丰富的图书馆资源优势,逐步形成了“以模拟传统的联合国机构为主,结合不同年份的主题和焦点问题设置少量特殊委员会”的学术特色。在每年3月份的大会期间,通过委员会与议题的设置,引导高中生关注当时的国际时事热点问题。
北大中学生模联特别强调由北大学生组成的组委会和主席团对高中生的临场指导,指导的内容小到高中生代表的一个错别字或单词拼写错误、句子的语法错误,大到如何通过对议题与国家资料的收集、整理寻找到自己的立场,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安排自己的研究学习计划,甚至是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
在每年大会召开的前一年10月或11月份,北大中学生模联都要召开一次“教师会议”,这是一次专门为准备下一届大会而将全国高中模联指导教师聚集在一起的活动。在2009年之前,教师会议更多是会议信息的发布和模联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通过高中教师传达给各学校的学生。从2009年开始,随着模联活动在全国的开展和各高中学校参加模联活动需求的增长,“教师会议”开始向“教师论坛”转变。在教师论坛上,邀请专家学者或具有实战经验的联合国或外交部官员做专场讲座,邀请经验丰富的模联指导教师做公开课。
北大中学生模联在总结自身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还帮助各高中学校组建自己的模联社团,举办模联会议或组织其他公益活动,让高中生们对模联的印象不仅停留在“会议”上,还能延伸到日常的课外活动之中。
虽然在更多的意义上,模联更像一个平台,每个参与者从这个平台上各取所需,或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或认识世界,发现自我;或结交朋友,在象牙塔外的世界纵横驰骋。作为会议的组织者北大模联,希望模联能成为一扇打开高中生心灵的一面窗子,让诸如全球变暖、金融危机、恐怖主义等全球性议题以及饥饿、贫穷、种族歧视等困扰人类千百年的难题离当今的高中生不再遥远。在每次模联大会的闭幕式上,都有一次自发的全场代表为默默无闻的志愿者起立鼓掌的环节,这其中,北大中学生模联充满爱的人文关怀已然传染给了每一个参会的高中学子。
二、规则创新—勃发的生命力
世界需要联合国,在于联合国对国际政治的影响之广度、深度与有效程度是其他任何一个现存的政府间或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所不能比拟的。联合国需要规则,因为规则对保证联合国之宗旨的践行具有重要意义。正是因为联合国对规则规定的明确性和公平性,才使各成员国都能拥有遵从《联合国宪章》中提出的四项宗旨和七项原则的一份力量,而不至于使国际社会进入完全混乱的无政府状态。同时,从单一国家的角度来看,规则又是一种手段,对规则的利用为最大限度争取国家利益提供了另一种可谓智慧的路径。联合国中有规则,模联联合国活动也须有规则。作为一种非竞赛性质的学生课外活动,规则的存在是必要的。
规则,在《辞海》一书中有以下三种解释:一指仪式、规范;二指规章、法则;三指整齐、合乎一定的方式。对于我们来说,这三种定义并不陌生,尤其是前两者。在国际法的视角下,规则除了有以上几种定义外,还延伸出包括成文规则和不成文规则等两种主要形式。而从模联活动的角度上来说,广义上的模联规则是指会议组织者、参与者解决各种会议操作过程需要的要求和规范,包括学术准备、委员会及议题设定、会议议事规则、代表文件写作、磋商沟通原则与技巧等。而狭义上的模联规则,即专指为各委员会制定的议事规则与其他规范。
2010年之前的历届北大中学生模联均是在美国联合国协会的指导下展开的,虽说这些指导和支持不可或缺,但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北大中学生模联的个性化发展,同时也让会议深深打上了哈佛模式的烙印,即在模联会场上,更注重人的思辨能力与角色扮演,并且十分强调代表的领导力。应当说,这一模式更加贴近于美国国情,更像美国国会的运作方式,契合美国学生的一些特质,引入中国后却容易导致“水土不服”。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北大模联开始尝试一些本土化创新。比如直接改编引用联合国一些专门机构的规则,力求使会议代表制和会议讨论方式更加多元、逼真。一般的北大中学生模联特殊委员会议事规则修订流程包括提出问题、发现创新点、讨论制定新规则、再次模拟、进一步发现问题,直到修订出的新规则没有严重的逻辑漏洞为止。
模联活动中的规则创新一般有委员会层面的创新,代表制创新,规则流程创新等,实际中的创新操作可能还会有多种。在进行规则创新修订时,既要考虑创新的力度,又要注意新规则与现有规则的融合。一般要注意坚持尽量不脱离联合国议事规则的框架,尽量不做颠覆性的尝试,尽可能关照新规则与旧有规则的融合。特别是在制定新规则的时候,北大中学生模联确实做到了既没有脱离联合国议事规则的基本框架,也没有放弃本土化的尝试。
在对联合国辩论、磋商、会议程序等进行模拟的过程中,北大中学生模联努力使其更贴近真实的联合国会议。如《2012年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学术标准手册》中“常规委员会(中文)议事规则”的内容包括总则、会场和人员、会议、代表权利与义务等四章。其中“会议”一章又细分为会前准备、点名与设定议题、正式辩论、非正式辩论、动议和问题、会议文件、投票、观察国等八节,共53条。这些规则上的创新,使得会议的讨论环节更加有条不紊地进行。这也正是北大模联在组织机构及其规则本土化方面的重大贡献。
近年来,随着中学生模联活动在我国的普及开展,很多模联经历比较丰富的同学也在思考,模联的议事规则能不能根据国情和中国中学生成长的需要进行一些调整或改编?在这方面,北大中学生模联一直主张模拟应该尽量贴近真实,首先要尊重联合国的实际情况,要体现出真正的联合国是怎样的,为此很多高校和中学也做了种种新的尝试,相信随着中学生模联活动在我国的不断推广,本土化的模联议事规则将不断走向成熟。
三、从模仿到超越—北大中学生模联的新展望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在我国广泛开展的高中生模联活动已经逐步形成了各自的特色。笔者基于问卷、访谈等实证分析,总结中美两国模联活动机制的差异及现阶段中国模联活动存在的问题,形成北大中学生模联今后发展的如下设想。
首先,坚持质量并举,防止过热。中学生模联活动的健康发展应该伴随着会议数量的增长和会议质量的提升,二者不可偏废。从某种意义上说,会议质量较会议数量而言更为重要。中国中学生模联活动目前存在数量盲目增长、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认为,应该限制和减少低质量、低水平会议的数量,打造更多高水准的会议。
其次,坚持学术为本,兼顾乐趣。非竞赛性质始终应该是中国中学生模联活动的根本宗旨。参会学生代表在参与模联活动时,应寻求自身能力的提升而非出于功利性考虑。目前,中国中学生模联活动存在功利化和娱乐化倾向,我们必须将其影响尽量降低。如进一步向代表宣传中学生模联活动的宗旨和意义,对中学生模联活动中的奖项评价机制做出改良等。在保证和提高会议本身学术质量的同时,对代表的学术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我们还可以进一步举办与中学生模联相关的特色活动,为代表们提供专门的社交、娱乐空间,从而降低娱乐化对会议本身的影响。
第三,坚持完善课程,寓教于乐。根据我们收集的相关数据发现,相比较我国的中学生,美国学生在参与模联活动时较少功利目的,对会议本身更为专注。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是美国高校模联课程设置的常态化和机制化,以及模联活动的兴趣化、小型化,尤其是兴趣小组这一教育机制的形成,使学生更加专注于模联活动中的能力提升。因此,我国应吸收美国经验,设置适合自己的模联教学课程。通过设置课程使模联活动机制作为教学手段的功能常态化,发挥实践教学的优势,寓教于乐。这不仅对解决中国当前中学生模联活动盲目发展、代表参会功利化倾向严重的问题大有裨益,也符合提升我国中学生全面素质的正确目标。
第四,坚持西体中用,合理创新。在规则创新方面,应坚持渐进、合理、稳妥的原则,在深刻理解联合国议事规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造,保留联合国议事规则的精髓。盲目创新,对规则进行大刀阔斧地全面改革,有可能使模联活动失去其本来的意义而成为标新立异的秀场,这是对参会代表严重不负责任的表现。中国中学生模联走本土化路线,首先应该加强母语的运用。增设中文委员会,使代表从语言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尽情发挥和展现自己的沟通、交流、协商能力,从而使代表在相互自由沟通中提高学术水平、开阔国际视野,这无疑更加符合举办中学生模联活动的初衷。同时,为了给英语能力过硬的代表以展示的舞台,对英文委员会的发展同样不可忽视。
第五,坚持规范管理,返璞归真。不可否认,商业机构对于中学生模联活动在中国的推广和发展以及中国中学生模联与世界的交流做出了一定贡献。许多商业机构举办的中学生模联会议和培训也具有较高水平。不过,中学生模联活动机制本身毕竟是学生提升能力的手段,过度商业化不但会进一步助长模联功利化和娱乐化倾向,而且相关培训费用的增加将限制一些代表参与模联活动的机会,这从长期角度来看无疑不利于模联活动的推广和发展。因此,现阶段应对商业机构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限制并防止单纯以营利为目的的中学生模联活动出现。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中学生模联宗旨的宣传,使中学生模联活动返璞归真,回归本源,从而防止中学生模联活动成为又一个“奥赛竞技场”。
以上五点设想,或许还不足以解决当前中国中学生模联活动存在的问题。不过,作为中国中学生模联活动的亲身参与者,我们希望为中国中学生模联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中国中学生模联活动的发展历程仅有短短十几年,与美国六十余年的发展历史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学习美国模联活动的经验,并在学习过程中融会贯通,创造并发展适合中国本土的中学生模联活动机制,从而让中学生模联活动真正对参与者产生有益的、正向的影响,是北大中学生模联努力的方向。
在中学生模联活动还没有全国普及的时期,“北大”二字比“模联”更能吸引人们的关注。但是,“北大”既让这个会议熠熠生辉,也同时让它倍感压力。这种压力来自于北大人“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的家国情怀,也来自于北大模联人对“不闻战火硝烟,没有金戈铁马”的世界的美好憧憬。如果说曾经的北大中学生模联是“仰望星空”的,充满的是激情,是理想,那么如今的北大中学生模联则是“脚踏实地”的,平添了更多的责任与义务。
从模仿到超越,在纸上只是几毫米的厚度,在现实中却是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求索。“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试图为这千里之行踏出属于我们的一小步,衷心地祝愿中国的中学生模联活动蓬勃健康发展。
(本文经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中国联合国协会常务理事、博士生导师王逸舟教授精心批阅指导,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杨博允,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生,北京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副会长,2013年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秘书长;曹疏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生,北京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原副会长,2010年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秘书长;宋佳骏,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生,北京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成员】
责任编辑/李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