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物流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3-04-29刘曦
刘曦
【摘 要】针对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现代化的物流实训室,搭建校外实践平台,注重师生互动,实现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并改革考核方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 物流专业 教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C-
0163-0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得到政府和企业等有关方面的重视。许多高职院校顺应市场需要开设了物流专业,物流管理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但是与物流业蓬勃发展极其不对称的就是人才培养。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其教学现状如何,存在着哪些不足,应采取何种对策,这些问题已经摆在职业院校物流教育工作者面前。本文试从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培养物流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出发,结合作者从事物流教学实践经验,从多个角度对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改善建议。
一、高职物流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薄弱
我国物流教育起步较晚,学校难以引进合格的物流专职教师,造成师资严重匮乏。目前物流专业教师多来自相关专业进修转岗,教师知识缺乏全面和系统性理论及实践经验,“专家不专”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就造成物流专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理论教学,缺乏对知识的综合分析和对物流活动的实际操作,授课内容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脱节。比如,一些物流专业教师缺乏物流企业的实际操作经验,没有见过立体仓库,没有使用过叉车,却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立体仓库的优越性、叉车的使用,等等。这样培养出来的物流人才空有理论,动手能力差。
(二)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物流专业发展的现状是:在培养方式上存在着重视中高级管理人才培养而忽视操作第一线人才培养的现象。许多高校开设的物流专业基本上都是以理论教学为核心,课程专业设置不尽合理,仅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课堂教学应现场化,可因为经费问题,很多高职院校物流实训室建设滞后,学生在校内得不到应有的技能训练。不少高职院校还缺乏和企业之间的实习合作,这造成物流专业学生缺乏岗位技能,在毕业后难以学以致用,也造成了用人单位培训成本的增加。
(三)教学形式不够灵活
在物流专业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是通过电子课件来进行教学,其优点是可以省去写板书所花费的时间,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即课堂上一味追求效率,与学生缺乏互动交流,和“照本宣科”一样拘泥于传统的满堂灌式教育。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学生大多习惯于被动学习,缺乏主动探求精神,要求其提问时提不出问题,要求其回答问题时一无所知。无任何其他辅助教学工具而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方式无疑会造成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对知识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
(四)考核方式单一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一般采用期末笔试的方式进行,这种考核方式虽然能从一定程度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但是太重视结果,而忽略了获取知识的过程,很难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考核。
二、对策分析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的关键因素,对教学的设计、安排、组织和实施起决定作用。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技术性、实践性等客观需求使“双师型”教师应运而生,这要求教师不仅要能进行物流管理理论教学,还要能开展实践教学,指导和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实现:一是对现有教师进行技能培养,分期、分批到物流企业挂职培养、锻炼,以掌握专业技能,丰富专业经验;二是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在科研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并有计划地选派物流专业教师到企业参与科研活动,深入企业进行项目研究或技术开发;三是选派教师到外院校进行学历或非学历教育,汲取先进技术和教学经验,不断提高物流理论知识体系;四是鼓励教师积极参加高职师资培训,考取相关行业职业资格证书。
(二)建立现代化的物流实训室
实训平台是实践教学的硬件。在物流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尽管在介绍完各项知识点,也进行了案例分析之后,学生仍然普遍感觉难以理解,对如何开展实际业务和如何进行实际操作更加不甚清楚。而物流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包括:各种物流设备的实际操作能力,关键物流技术的应用,学生任职企业的能力等。这些基本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在课堂理论学习中能够掌握的。因此,在学完各项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开展模拟操作,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仿真练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校内物流实训中心应包括:与物流实践教学相关的网络技术实验室,并安装有运输管理、国际物流、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第三方物流等物流相关软件系统;与物流实际操作能力相关的物流设备实验室,配备叉车、堆高机、无人立体仓库、无线射频技术等教学用物流技术设备;模拟生产一线或就业岗位环节的实训操作室,让学生提前接触工作情境,培养综合职业能力。通过校内物流实训室的建设,可以更好地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使物流教育方向更加贴近企业需求,使学生在踏上就业岗位时就已经具备较为熟练的操作技能。
(三)校企合作,搭建校外实践平台
校企联合是指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密切合作、紧密联系的一种合作方式。校企合作,搭建校外实践平台可以让学生通过参观、实习等多种途径掌握工作方法,理解工作标准,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再配合实习报告、现场操作报告、论文撰写等方式对学生能力素质、工作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和指导。学校应积极联系一些具有一定实力的物流企业,灵活多变地与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如企业参与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邀请企业技术人员来校进行专题讲座;聘请企业人员参与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参观实习,企业人员进行授课和指导实习,等等。校企合作,搭建校外实践平台可以在人力、物力、信息、课程等多方面资源共享,既增强了职业院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又实现了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四)注重师生互动,实现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高职教育的教学方式必须体现出职业教育实用性、实践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因此,课堂教学过程应注重师生互动,积极运用案例教学法、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显著特点。可以选择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作为案例,同时结合案例内容设计一些问题,在教师的精心策划以及指导下,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团队协作,探讨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是相应决策。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这与传统教学中一味突出教师单一主体地位不同,借助案例可以帮助学生主动地探索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学习态度,形成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使课堂教学活动充满活力。案例教学法使用范围广,在物流教学的各个章节各个领域都可以广泛使用。
2.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教学法是通过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促使学生对某一命题产生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利用学生之间的联想反应、相互影响和自由发言获取大量的构想,从而达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目的。例如,在物流成本管理的章节,教师可以结合美国某公司的仓库管理成本危机,假设在座学生是企业中的财务分析团队,如何在减少仓库数量以缩减管理成本和减少仓库可能会导致的销售额下降之间寻找一个解决方案。在情境介绍之后,让学生分组探讨并自由发言,小组成员将提出的建议归纳成一段话,写在彩色卡片上,再贴在黑板上。最后教师作总结性发言,对某些有创意的建议进行表扬。头脑风暴法像是在举行一场讨论会,它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思想观点,学生不用受任何条条框框限制,让思维自由驰骋。在课堂教学中,头脑风暴法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灵感,并且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意识。
3.角色扮演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是一种情景模拟活动,教师努力构建出一种与实际情况相近的情境,让学生自然地融入角色扮演的真实情境下,感同身受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物流客户管理的章节,一名学生扮演物流客服人员,一名学生扮演客户,在明确角色任务之后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模拟客服人员受理客户投诉的全过程,掌握处理物流客户投诉的方法与技巧。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帮助学生了解物流客户抱怨与投诉这一在企业中频繁发生的事件应该如何处理,如何与客户沟通;另一方面也可以观察模拟者的心理素质和表达能力,以此来帮助学生发展和提高行为技能。
4.实训教学法。实训教学法是理论教学的延伸,是学生了解实际知识,熟悉职业环境、培养职业技能的重要渠道。例如,在装卸搬运的章节,在介绍完各种装卸搬运设备后可以带领学生到实训场所进行实地操练,由实训负责人统一讲解叉车和堆高机的结构以及安全操作规程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叉车和堆高机的操作。实训教学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考察教学法。考察教学法的核心是带领学生走进现实,这种教学法可以让学生置身于真实场景中,通过学生、教师以及现场工作人员的沟通与交流使学生独立搜集和整理不同来源的信息,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带领学生参观某企业的立体仓库,在组织学生考察前应先布置思考问题,以便学生在参观时有针对性地开展考察,并且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立体仓库较之普通仓库所体现出的优越性。在考察结束后学生应提交心得体会等书面作业。
6.直观教学法。物流专业所涉及的内容比较抽象枯燥,许多物流技术都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教学直观性原则,更多地为学生提供直接的感知。如《现代物流管理》这本教材在涉及物流功能中的包装、装卸搬运、运输、仓储保管、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环节,理论性强,难以理解,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对于抽象的概念与原理,尽量利用图片、图表进行讲解;对于学生比较陌生的物流技术、设备,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视频。如在装卸搬运的章节中,对于学生平时难易接触的物流设施,如集装箱龙门起重机、气力输送装置等,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有关图片或者视频材料,尽量给学生提供直观、视觉上的感知。直观教学法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也可以充分营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教学环境。
(五)改革考核方式
为了适应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教学应以实际操作为主,理论服务于实践,这就要求改革传统的、单一的笔试考核方式,建立以理论性较强的笔试和实践性较强的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试制度。除笔试外,通过技能测试,如对物流设备的基本操作,利用仓储信息管理系统对货物进行入库、库位分配、拆包/合包、出库的信息处理,结合小组课内外作业,如案例分析报告,小组讨论汇报,参观某企业物流中心后的感想等方式,多层次多角度来考核学生对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除此之外,还通过课内外小组作业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语言组织技巧,使用多媒体的技能以及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等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进行综合验收。除教师评分外,对于课堂成绩还可以采用学生互评,嘉宾老师参与评分等多种方式。
另外,高职院校可以根据社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将教学过程和实践环节的训练与国家职业证书制度相结合,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努力取得一个劳动部门或其他认证机构颁发的物流行业相关职业证书,如助理物流师、物流师、单证员等证书。这样不仅可以检验和考核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为将来学生走上社会做好铺垫,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霍红.物流专业教学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2]李婧,李霞,陈媛.高职物流专业教学方法分析[J].物流科技,2011(7)
[3]熊文杰.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0(3)
[3]张玉臣.职业教育三环节教学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刘 曦(1984- ),女,回族,广西桂林人,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硕士。
(责编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