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方法的探索
2013-04-29孙丽
孙丽
摘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全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绝对重要的地位。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虽然在政治制度上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但是庞大的农业基础依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体系迎来了新形势,农村经济交流普遍较快,相关金融业务正朝着复杂、多元化和大宗化方向发展。此外,我国对“三农问题”持续关注,并且已经认识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生产生活都有着重要影响。这些都为我国农村金融企业的发展和改革提出了现实要求。当今农业银行相继撤出农村市场,邮政储蓄在农村经济领域内的影响力相对减小,这种经济环境必然要求作为农村金融服务重点机构的农村信用社做好经营管理工作,切实为农村金融体系和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为实现我国整体的经济迅速平稳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新思路
一、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信用社在运行时进行管理的先决条件,它从宏观方面规范了信用社整体的发展方向和治理原则。
1.我国农村信用社管理制度现状。
总体而言,农村信用社的制度管理存在着多方面的缺陷,制约了信用社的长远发展。这些缺陷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管理权责问题。目前我国的农村信用社既有内部人员的控制,同时也有外部人员的控制,这就造成了管理结构上的交叉,极易引起管理信息不对称和命令的冲突。由于两种权利的横向交叉并存,使权力制衡难以落实,为实施决策带来了隐患。二是监管机制不完善。现今的信用社在监督机制上较为薄弱,而且权限有限,不能有效地进行监督。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置也是为了方便管理层实施有效的控制,而不是对所有者负责,充分说明了监管体系的不合理。此外,由于监管力度不足,其后的反馈管理也就难以进行,这就为不良资产的产生埋下了隐患。三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调动信用社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意识的有效方式,但是我国的信用社管理机制中,激励往往是侧重于短期的福利待遇等方面,忽视了长期的职业规划,这一点很不利于信用社的长远发展。
2.管理制度缺陷产生原因。
首先是信用社产权不明确,这是造成信用社管理制度存在诸多缺陷的根本原因,也是困扰信用社发展的重大问题。一直以来信用社“官办化”色彩比较浓厚,在信用社的运营管理中,政府的干预是其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这种地方政府直接参与信用社管理的现象是导致信用社不良贷款产生的重要原因,甚至造成信用社资不抵债,难以为继的局面。另外,信用社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后是造成管理制度产生缺陷的外部因素。金融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护和规范,然而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明确对农村信用社合作制方面进行规范的法规,也没有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改革提供有效作用的法律依据。最后,合作制的相对不合理性在某种程度上引起了管理制度的缺陷,但这一点不是根本性和主要的原因。
(二)新形势下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化
1.形成了农信社之间的竞争机制。
市场化打破了地理限制,能够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有效作用。农信社遍及我国各地,但是经营状况却千差万别。发达地区的信用社经营状况普遍较好,而偏远地区的信用社甚至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这种差异不仅存在于地理位置相对较远的信用社之间,同一地区的信用社也会由于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等因素产生巨大的差异。市场化能够很好地均衡资源实现信用社的优胜劣汰。由于地理界线的打破,也给农村信用社的竞争提供了退出机制,以往一个地区只有一家信用社的局面将会打破,多家信用社之间相互竞争或者协调合作能够为信用社管理体系的革新和当地的发展提供更为适合的经济环境。
2.完善和创新经营管理机制。
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化毫无疑问增加了信用社在经营管理上的压力,促使其不断进行自我调适和革新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为了提高竞争力,只有不断完善和创新经营管理机制,才能确保信用社不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经营管理上的创新包括多方面的要求,如技术、方法和观念,通过这些方面的提高,不仅使自身发展状大,同时还能带动整个信用社系统乃至金融服务行业的不断完善和创新。
二、我国信用社在实际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营效益下降
由于结构上的不合理,造成了信用社整体经营效益的降低。首先是存款结构不合理引起成本的增加。由于信用社的主要客户是农民群体,其存款结构就显得比较单一,大都是额度较小的定期存款,而对公存款普遍较少,这一点可能会使信用社进行着高负债、高成本的运营。此外,由于存在信贷资产结构和营业网点机构等的不合理性,都增加了管理经营单位难度,使经济效益明显降低。
(二)不良资产问题
农村信用社由于受客户群特征的影响,其资产规模普遍较小,对于已经形成的资产负债、不良贷款等经济包袱,其承受能力非常有限。如果没有好的解决途径,信用社经营管理可能会面临很大的危机。
(三)缺乏创新
农村信用社的经营业务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很难在传统的存、贷业务基础上有所突破,经营创新力度明显不足。此外,由于经营形式的单一和信用评价管理工具落后,对于收入结构的改进和提升设置了较大的限制,使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严重制约了信用社业务的拓展。在面对客户需求时,由于结算渠道不通畅、技术手段不先进、科学性不足,使农信社的金融服务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客户需求,直接造成资金来源受阻,进一步加重信用社负担。
三、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新思路
(一)转变经营管理观念,树立创新意识
由于我国对经济领域内进行的大力调控,使市场化程度得到了全面的加深,无论是涉及的广度还是深度都较之以前有了很大提高。市场化的推行必然导致竞争的加剧,因此,各种类型的企业都要树立起经营管理方面的创新精神,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新形势下,应当建立市场营销的观念,用战略的眼光去看待发展,并将经营业务拓展到农村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客服为宗旨,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管理观念。提高财务工作的技术和方法水平,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追求崭新的业务处理方式。同时,深入了解客户群体的需要,以高超的营销技能和追求卓越的态度发展客户,维护客户关系,为信用社的长远发展提供客户基础。在开发业务产品时,也要积极主动地了解市场需要,努力创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新型业务产品,率先占领市场份额,大力拓宽业务面。同时在人事任用上也要积极稳妥地进行创新构想,使业务人员的职能、权责、业务范围、社会身份等得到改观。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人事聘用制度,提供“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使产品营销人员能够用最佳的状态实现业务上质与量的提高。创新激励机制,使每一位员工在心理上产生认同感,树立起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和有效性。最终目的是达到经营管理观念和方法技术上的整体创新,实现信用社效益的最大化。
(二)坚持服务农村理念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大,抢占市场是每个盈利性企业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对于市场的占有,一方面是发展客户,另一方面是拓宽业务范围。信用社的发展由于受到市场化运作影响,其自身压力在不断增大,而农村的客户对象相对有限,这种状况会导致某些信用社开发其他方面的业务,使信用社设立时最初的服务农村的业务产品大大减少。这一现象将会直接导致农村经济发展不稳定,反过来又会对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开展产生影响。坚持服务农业立足农村,不但是对农村经济系统的支持,同时也是信用社自身发展的有力保证。坚持这一理念,信用社就要根据市场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合理组合资产与负债,使资产负债率达到最佳效果。信用社不应该一味的以增强自身经济效益为目标,忽视对农村的经济支持和服务,最理想的结果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这就要求信用社的经营管理要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相协调,如果农村信用社的发展速度过快,超过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就会导致农村经济秩序的紊乱,破坏农村经济运行的平稳性,从而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相反,如果农村信用社的发展速度过低,使其不能跟上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就会产生经济信息的滞后和业务产品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状况,从而会被其他的金融机构所淘汰。
(三)采用信息化的经营管理体系
这一点主要是针对农村信用社财务处理技术落后和网点结构不合理而言的。互联网的产生和运用已经对现代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人们的工作、学习、休闲等活动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中是当代理论界和实务界一致关注的热点话题,并且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农村信用社网点设置的重要特征就是布局广、分布散,由此造成了信息和资源的流通不畅,使信用社的系统化管理难以实现。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落后状态,通过建立统一的电子服务体系,可以使各网点之间、网点和客户之间实现无障碍交流和业务的办理。这种技术已经在实际中广为采用,但是有必要继续深化和进行技术革新,建立完善的金融信息交流系统。传统的金融业务办理技术落后,操作以人工化为主体,效率低下,失误率也较高,从而造成损失。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使存、取、贷等业务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加快了资金的流动,使资本市场高度活跃。但是在农村信用社网点中,受农村基础设施和客户观念落后的制约,使信息化不能够像大城市一样进行大范围推广和应用。因此,发展农村经济,就需要不断进行信息化技术和观念的推广,建立起科学先进的配套设施,从而提高农村信用社的运作效率和质量。
(四)提高信用社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由于市场化程度加深引起竞争日趋激烈,必然要求企业具备一定的人才资源,但是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说,实际情况是,由于现今就业观念存在误区,高层次的人才不愿流向农村,而低层次的人力资源又不能满足信用社工作的基本要求,这就导致了农村信用社在人事任用方面存在巨大的问题。一方面人才不愿进入农村信用社系统特别是地理区位比较偏僻的信用社,另一方面由于信用社内部人事制度不合理的原因,大部分信用社员工是从当地就近聘用,很难保证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知识水平。信用社要想保证其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就必须重视和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改善,一是大力引进人才,既可以通过信用社增大对人才的投资,给予聘用人员较好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等措施吸引人才,还可以通过国家对于优秀人才走进基层的政策招揽人才。同时要注意信用社和人才之间的双向选择,保证所聘用的人员能够人尽其才。第二是加强对现有员工综合素质的培养,既要加强对于新技术新方法的传授,同时还要加强对客户服务态度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从而保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在人才资源上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样德玲.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创新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
[2]钟志强.关于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方法的探索[J].现代企业文化,2012(14)
[3]谢作炯.论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思路[J].经济师,2011(03)
[4]欧丽娟.试论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2010(14)
[5]刘东洲.浅谈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与发展[J].科技信息,2008(23)
[6]邢芙伟.我国农村信用社公司治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
[7]王连歧.论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化运作与管理[J].时代金融,2013(05)
[8]金朝锋.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J].中国城市经济,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