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尾部皮样囊肿误诊为高位肛瘘1 例
2013-04-29李哲伟
李哲伟
[摘要] 目的 提高对骶尾部皮样囊肿的认识,探讨最佳诊治方法,避免临床上误诊、漏诊。 方法 通过1例误诊为肛周脓肿的病例从病史、病程描述、诊断、辅助检查、治疗来阐述它的诊治过程,并对及易误诊的原因分析,总结诊治经验。 结果 该患者经细心查体和辅助检查行手术治疗,术后经消炎、换药,恢复良好,2周后痊愈出院。 结论 骶尾部皮样囊肿早期多无症状,一般病程长,进展缓慢,故不易诊断。发病部位和临床表现与肛周脓肿极为相似,诊治时注意与肛周疾病相鉴别,通过病史及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可避免误诊误治。以手术治疗为主,需细心将囊肿包膜完整剥离,防止复发。
[关键词] 骶尾部;皮样囊肿;误诊;高位肛瘘
[中图分类号] R739.9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8-171-02
骶尾部肿瘤以小儿先天性畸胎瘤多见,成人则多为皮样囊肿,又称之为肛门后囊肿、尾部囊肿、骶骨囊肿及浅毛性囊肿。一般生长缓慢,病程较长。典型的皮样囊肿有很厚的壁,纤维囊内是鳞状上皮组织,在这些鳞状上皮组织里可以看到各种皮肤附属物,如小汗腺、皮脂腺等,囊里充满干酪样的碎屑,偶尔里面还有牙齿和头发。穿刺可抽出浑浊的酸臭白色液体,若为牛油样黄色液体,又称“油囊肿”。由于其发病部位和临床表现和肛周疾病极为相似,故骶尾部皮样囊肿容易误诊、漏诊,临床上患者常以高位肛瘘就诊。本研究通过1例极不典型的病例从病史、病程描述、诊断、辅助检查、手术治疗来阐述它的诊治过程及易误诊的原因分析,以提高对骶尾部皮样囊肿的认识,避免漏诊、误诊误治,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6岁。2013年1月9日以肛门反复流脓血半年入院。患者于2010年在外院行外痔切除术;2011年12月及2012年1月分别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及复杂性肛瘘手术。查体:截石位7点距肛缘6 cm左右有一溃口,有血分泌物流出,外口及肛周无明显压痛。肛管括约肌正常,肛缘后正中到齿状线可见手术瘢痕存在,无明显压痛;耻骨直肠肌后正中处,有凹陷硬结,压痛明显。肛门镜检查:直肠黏膜充血,母痔区不明显,齿状线后正中处可见手术瘢痕。肛内超声:于肛门后正中尾骨尖处可见窦道,长约5.0 cm,与引流管相通。其一腔隙呈液性暗区,约3.2 cm×1.8 cm×2.0 cm,边界不规则,其内透声尚可,CDFI:其内未见血流信号,提示:肛周脓性窦道。碘佛醇窦道造影:经右侧臀部窦道注入造影碘佛醇50 mL,造影剂向上下呈管状充盈,边缘毛糙,宽约2.5 cm,上端分叉,未见余肠道相通,提示:右侧臀部窦道,给予手术治疗。患者取右侧卧位,全麻醉成功后,常规消毒铺巾。以纱布塞入直肠内,从7点外口加压注入20 mL美兰溶液,取出肛内纱布未见染色,说明与直肠内不相通。梭形切开外口,用组织钳提起,沿外口向上切至肛缘外括约肌浅部,提起外口,电刀切除窦道至正常组织;使用刮齿清除窦道管壁的坏死组织,可见有表皮薄膜,切除表皮薄膜送至病检,继续向后正中分离窦道,指诊探及已经越过后正中到对侧。延长切口到后正中对侧长约10 cm左右。弯钳可探及左前下窦道、左后窦道。左后窦道向下探入又发现横向窦道且与左前下窦道相通,呈三角形。将横向窦道切除,切除表皮样物质及瘢痕。手术中可见黄油、豆腐渣样物质非常典型,刮除豆腐渣样、黄油样物质、切除表皮样物质送病检。电刀将窦道底部烧灼清除。探查无出血、无隐窝、无表皮样组织,切口组织暴露完整通畅,底部组织新鲜。于切口底部放置胶管引流,皮肤缝合一针固定。放置纱布压迫切口,术毕。术中麻醉好,出血大约50 mL,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安返病房。术后给予头孢呋辛1.5 g,2次/d及左氧氟沙星液0.6 g,1次/d,静滴,1周后停用抗生素。每天1次甲硝唑液冲洗换药,2周后痊愈出院。
2 讨论
2.1 治疗
皮样囊肿是一种错构瘤,是由于胚胎期偏离原位的皮肤细胞原基而发生的先天性囊肿,囊壁除表皮细胞外,还可包含有毛囊、汗腺等,囊腔内含有脱落的上皮细胞,皮脂腺等粥样分泌物。皮样囊肿居于皮下组织中,故与表层皮肤无粘连,其基部则常与深组织有粘连,不易推动,还可能和下方的骨膜组织有粘连[1]。骶尾部的皮样囊肿比较少见。该病早期多无症状,故不易诊断。一般病程长,进展缓慢,当肿瘤增大明显并侵及或压迫肛门括约肌和直肠时,可表现为肛周、会阴部的坠胀感或隐痛或肛周瘘道,然而由于这些症状类似肛周疾病表现,故往往被误诊为肛周疾病[2]。大多数情况下,表皮样囊肿行摘除术治疗[3-4],将囊肿完整摘除。术中须细心剥离,防止破裂,否则,如有囊壁残留,易于复发。因手术创面大,应尽量避免损伤神经,彻底止血,创腔皮下应予以间断缝合,避免术后死腔形成,可以应用引流,以防渗出物积聚,同时配合使用抗生素,防止切口感染。囊肿体积较大、摘除后局部出现凹陷或有骨质缺损者,应同时行软组织移植充填或骨移植术修复,以保持正常形态。若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也不必勉强全切,为防止术后肿瘤复发,可用局部低强度电凝,也可用40%福尔马林[5]或碘伏[6]棉片贴敷于肿瘤囊壁内数分钟,以期破坏上皮结构,使残留囊壁不再复发。
2.2 易误诊的原因分析
骶尾部囊肿常位于骶骨前直肠后,无感染时常无症状。若感染脓液从骶尾部流出造成窦道和外口,但无内口与直肠相通,而出现发热、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此患者以反复发热2年余后肛周脓肿出现,行肛周脓肿手术时,因为是局麻下完成手术,不易探查周围间隙,而使后正中高位的畸胎瘤感染源未被发现;最重要的是手术者对骶尾部畸胎瘤非典型症状认识不足;当患者半年后复发时,经过认真查体,探针探查与直肠不相通,从肛内探查原内口愈合好,做MRI检查初步明确高位窦道的存在;腔内B超和碘伏醇造影检查,明确了与直肠不相通和高位窦道的诊断;后正中耻骨直肠肌处凹陷明显,压痛明显,分析是高位内口所在。之前肛瘘手术切开齿状线处内口也非常明确,综合分析是有2处内口,遗留一内口或支管存在而复发。从第一次手术至最后一次手术,反复发作病程达3年余。术后病检光镜所见:送检组织均为炎性坏死组织和肉芽肿组织,内见大量的炎症细胞核多核巨细胞,少数区域见有少许纤维囊壁样组织,未见内衬上皮。诊断:(骶尾部)病变符合“单纯性囊肿伴炎症肉芽肿改变”。原因是骶尾部皮样囊肿感染是所有症状的源头,故术中可见坏死组织较多,但囊肿包膜完整。由于该患者体质好,抵抗力强,反复感染2年,多处就医均诊断为高位肛瘘;与骶尾部畸胎瘤的典型特征很不符合,很容易漏、误诊[7]。
总之,通常直肠指诊是诊断本病最简单有效的方法,绝大多数均可直接触及,治疗时要详细询问病史,多观察,细查体,不盲目做手术。特别对反复发作病史比较长的肛周脓肿、久治不愈的高位肛瘘或复杂性肛瘘患者,要完善辅助检查,如瘘管造影、磁共振、CT、直肠腔内B超等,综合分析后再决定治疗方案。另外对肛周或直肠周围有“无明显肿胀疼痛的包块”,在排除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同时,把骶尾部畸胎瘤作为常规鉴别诊断予以排除。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70-571.
[2] Glasgow SC,Birnbaum EH,Lowney JK,et al.Retrorectal tumors:A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challenge [J].Dis Colon Rectum,2005,48(8):1581-1587.
[3] El-Hakim E,Alyamani A.Alternative surgical approaches for excision of dermoid cyst of the floor of mouth[J].Int J Oral Maxillofac Surg,2008,37(5):497-499.
[4] Ozan F,Polat HB,Ay S,et al.Epidermoid cyst of the buccal mucosa:a case report[J].J Contemp Dent Pract,2007,8(3):90-96.
[5] 赵学明,刘跃亭,孙之洞,等.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1,24(2):154.
[6] 罗新名,刘正义,高玉松,等.椎管内表皮样囊肿7例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学杂志,2002,7(30):153.
[7] 孙小君.肛旁表皮样囊肿误诊一例[J].临床误诊误治,2009,22(1):90.
(收稿日期:2013-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