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良好班风形成刍议

2013-04-29刘建勇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3年8期
关键词:班风军训公约

刘建勇

班集体是集教育教学和组织管理为一体的完整体系。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学生是班集体建设的脊梁柱,教师是班级蓝图设计的总工程师。师生共筑的班级班风决定着班级荣辱成败。良好的班风为建设一个新优秀班集体源源不断地提供精神保障,而优秀的班集体又为班风建设提供了滋养的土壤,两者是统一、互进的关系。作为一个班主任要让班级体氛围良性循环,注重加强班风建设是刻不容缓的。

一、良好班风建设的作用

班风又可称班级气氛,它是指班级所有成员进行比较长期的交往中所产生的一种共同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也是班级生活的一种精神风貌,一种集体生活气氛。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集体应该是充满朝气和活力的有进取的精神,有随时行动的准备,每一个学生在集体中都应感到自由,受到保护。良好班风形成无疑对班级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对班级体有着一股同化力和约束力,为班级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1.提供积极教育环境,建设自我教育平台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发展,对人的内心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班集体就是一种极具熏陶和感染力的教育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个体学生则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和谐,是否有损集体形象,这样班级成员无疑会形成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严谨治学的学习作风。良好的班风是一种无形的“班级法规”,对每个成员的思想行为起到了监督和束缚的作用,这种作用不是一种强制性的效力,而是一种良好班风作用下产生的舆论效应,是学生默许的一种自愿的自我监督和束缚。从这层意义上讲,良好的班风为学生建构了自我教育的平台,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衡量的杠杆。

2.优化班级成员,彰显社会功能

我们说班级是社会的缩影,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班级成员带有着一定的社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而良好的班风能够净化学生的思想,改变他们固有的消极态度,保持他们纯洁的心灵,培养高尚的人格情操。作为社会中一员,他们可以以这些优秀的品质去感悟和熏陶其他的社会成员,将这种优化的学校教育延伸到优化社会教育,以达到社会的净化功能。同时优化班级成员可以使得班集体风气的变幻成为社会风气变幻的“晴雨表”,使学校成为培养真正的社会人才的地方,这是我们优化班级成员的长远目标,也是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二、良好班风建设方法

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形成良好的习惯……”那么对于一个班集体而言,良好习惯就是良好班风的简略化名词,是形成一种共同的心理定势的通俗化称谓。形成这种良好习惯、良好班风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他是一种由不自觉到自觉,由少数人接受到多数人接受的过程。良好班风是建立在一种合理的管理机制下,形成于一定的文化模式中,滋生于一定的心理情境内的。良好的班风形成,需要班主任老师的耐心和细致的工作、坚持不懈的努力,还需要进行一些理论研究,制定科学的建设方案。

1.培养目标意识

目标是班风建设的导航,是行为的先导,有了明确的目标,才有有效的行动。班级成员才会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才有可能在教育和自我教育中形成良好的班风。苏格拉底说过:一种未曾认真思考过的生活还不如不要的好,若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就必须先有梦想。在他看来,梦想就是目标的代名词。但是现在被称之为超白金一代的青少年有多少是有切实的奋斗目标的。作为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应抓住青少年学习的心理特点,做合适宜的教育工作,而非空洞的说教。同时教师应注意将学生引向世界,探讨人生价值,让他们在目标意识的指引下和约束中开展自由学习。

首先,把握“最佳时机”唤起目标意识。

“夫志,气之帅也”,让学生有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的“最佳时机”是新生开学的第一个月。新的团体建立之初,在彼此陌生的环境中教师是最具领导力的人物。每一个新生都会以最优秀的一面来博得教师的青睐,一切不良习惯和弊端在有意识中被掩饰起来了。而且此时的学生对于彼此是个神秘的个体,目标意识能够激发内心潜藏的竞争兴趣,有利于班级氛围的形成。教师应把握“而今迈步从头跃”的“特定”时期的心理定势,不失时机,因势利导,充分展现学生良好的一方面。同时教师将这种良好的发展趋势力度化,谱写成今后发展的主旋律,而一些学生掩饰的不足之处在这股强潮下也会自行转化和消亡。所以一个班级在入学阶段的培养往往决定了今后班级命运和学生的发展。

而现在初一新生开学就开展的“军训”又是一个“最佳时机”的黄金周。“军训”好像是个真空地带,被很多班主任忽略在角落了。其实,“军训”是集体荣誉感、良好班风形成的最轻松的时候。当教官和教师不在班的轮空的时间是教师应关注的焦点,把握好这一真空时段对把握今后自习纪律有着前瞻性预测,而军训成果的展示是自信心和荣誉感培养的参照物。由此,军训是班风建设的隐性基地,是实践目标意识的第一驿站,教师抓好军训就是站在了成功的起跑线上。

其次,感受“强刺激”,引起学生心灵共振。

“强刺激”是指能引起学生的心灵共振,加深对今后学习的敏感度,产生学习的危机感。刚进入初中的学生还保留着小学时期所取得的成就感,尤其是原来各小学学习较为突出的学生更有一种稳坐钓鱼台的感觉,比较自傲自负。作为教师应加强引导,重新让他们树立新的奋斗目标,而真实的事例却是最有说服力的。我曾经以图例的方式介绍了去年一个班一些学生的起伏状况。(以下图表)

通过分析以上表格产生的原因,让每个学生摆正自己的心态,让优秀生产生危机感,为后进生迎来希望。

用这种真实的事例让学生在潜意识中感受到学习的紧迫感,使得目标的制定迫在眉睫,且目标的实施更具有实效性。在这种情况下,良好班风就会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中自觉形成。

2.培养法定意识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班也有班级公约。“依法治国”是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国家稳定的保障,“依公约治班”是公开透明化管理班级的依据,是良好班风建设的基础。目前“依公约治班”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被提上了日程。班级公约是一种指导原则、一种方法、模式,也是一种状态。它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全班同学的努力和维护,同时更需要每一位成员共同树立起法定意识,只有这样班级公约才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它的作用,使“依公约治班”真正地体现自有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良好班风也只有在公约的保障下得以维持和发展。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法定意识呢?

首先,培养纪律观。

《现代汉语词典》认为:纪律就是“党政、机关、部队、团体、企业等为了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每个成员遵守的规章、条文。在学校要培养学生的纪律观一是依靠一定的规章制度,班级公约,尤其是依靠相对应的违规惩罚措施。”教师不能因为一点小事而视而不见,不可姑息放纵学生,应据情节轻重采取不同的方案。让他们在头脑中自觉产生一种守纪律的意识。二是依靠公众舆论作用以集体的力量来约束个人的行为,这是良好的班风产生后一种良性循环的体现,是法定意识形成的基础。

其次,培养责任感。

责任感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对我们的责职、义务的感知。学生在校园中都担当一定的角色,因而承担一定的义务,责任感就是那种对我们对自己的角色和所承担的义务的感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意识是属于道德意识之内的,是树立法定意识的根本。现在的教育主要是培养适合现代化需要的综合型人才,从道德观念上讲就是要培养富有主人翁责任感意识的现代青年。首先,通过教师的个人魅力来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在思想上形成一种紧迫感,强化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其次,通过教师和其他学生对于当事人的责任行为给以肯定和鼓励,使当事人产生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享受付出的快乐,从而使责任意识根深蒂固。这对于良好班风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设良好班风能够形成学生蓬勃向上的感召力和人心归向的凝聚力,让学生在积极乐观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和成长。对于一个新班集体,班主任应抓住最佳的教育时机,给学生以道德情操的陶冶,言传身教,以榜样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以一种亲和力与学生携手共建良好班风。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

猜你喜欢

班风军训公约
图书借阅公约
爱心·言行·思想·制度·班风——班主任工作“五部曲”
军训这件事
特殊的军训
制定《图书借阅公约》
班风:班级教育的场域
寻找最大公约
军训
制定《图书借阅公约》
浅谈家风与班风的良性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