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儿童跨分类能力的研究
2013-04-29费广洪龚桂红潘晓敏
费广洪 龚桂红 潘晓敏
【摘要】本研究以54名4~6岁儿童为被试,采用实验法考查儿童依据知觉特征、主题关系及分类学三类标准进行分类及跨分类的发展状况,结果表明:(1)4岁儿童能够按照知觉特征、主题关系及分类学三类标准进行分类,且分类能力发展已经比较成熟。(2)知觉特征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影响不同,4岁和6岁儿童依据知觉标准分类的成绩显著好于5岁儿童。(3)6岁儿童的跨分类能力发展基本成熟。(4)自然情境下,学前儿童分类时优先考虑自己的偏好,并遵循知觉特征——主题关系——分类学分类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类。
【关键词】学前儿童;分类;跨分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3)07/08-0068-05
分类(classification)是指根据事物性质、形状、功能等方面的相似性,将事物划分出类别进而形成概念的过程。划分的依据通常有:(1)知觉特征,即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和材料等具体特性。(2)主题关系,即事物间的外部联系,是物体、事件、人或其他实体在时间或空间上共同存在或在功能上互补的关系。如“狗”和“骨头”、“熊猫”和“竹子”之间便是一种主题关系。(3)脚本关系,即当不同事物在同一个事件中扮演相同角色、处于相同地位时形成的特定关系。如在“吃早餐”事件中,面包和牛奶因为都扮演在早餐时“被吃”的角色,处于相同地位,因而能形成基于脚本的关系。(4)分类学联系,指将事物按照逐渐抽象的类别组织而形成的概念联系。比如“白花”“红花”“花”之间的联系就属于分类学联系。
跨分类(cross-classification),俗称多角度分类,是指人们对众多概念项目进行多重选择性的范畴组织,也即对某一物体依据不同分类标准可以同时划分为多个类别。例如,红苹果可以依据知觉特征,将它和红气球分为一类;也可以依据分类学标准,将它和香蕉归为一类;还可以依据主题关系,将它和水果刀放在一起。跨分类能力对儿童的认知发展非常重要,它反映了儿童面对同一个物体时灵活组织和协调不同分类系统的能力。Nguyen和Murphy(2003)的实验表明,4岁儿童已经能够按照脚本关系和分类学标准对同一物体进行跨分类。对于2-6岁的儿童而言,如果任务简单,并且采用了他们熟悉的实验材料,那么,儿童在很早时期就已经具备了跨分类能力。
本研究以4~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探讨学前儿童是否具备将同一物体按照知觉特征、主题关系及分类学标准进行分类的能力,即是否具有跨分类能力。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54名4~6岁儿童作为被试。4岁组(年龄范围4.0~4.9岁)儿童18名,其中男孩10名,女孩8名;5岁组(年龄范围5.0~5.7岁)儿童18名,其中男孩11名,女孩7名;6岁组(年龄范围6.0~6.3岁)儿童18名,其中男孩10名,女孩8名。
(二)研究工具
1.实验材料
练习阶段有1套图片,正式实验阶段有6套图片,每套图片为1道题。具体来说,每套图片由7张图组成,分成3个组,即知觉组、主题组和分类学组,每个组中包含靶刺激、目标刺激、无关刺激图片各1张,其中三个组中的靶刺激图片相同。知觉组中,目标刺激与靶刺激知觉上相似,无关刺激与靶刺激无关;主题组中,目标刺激与靶刺激具有主题关系,无关刺激与靶刺激无关;分类学组中,目标刺激与靶刺激属于同一类别概念,无关刺激与靶刺激无关。
本研究采用七点量表对实验材料的匹配程度进行评分:1表示靶刺激与目标刺激极不匹配,7表示靶刺激与目标刺激非常匹配。评估结果见表1。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三个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程度良好,为0.75,实验材料可用于正式实验。
2.评分标准
分两部分计分:一是儿童依据三类标准分类的成绩,二是儿童的跨分类成绩。
依据三类标准进行分类的计算为:知觉组中。如果被试正确选择了一个知觉相似刺激,得1分,满分6分;主题组中,如果被试正确选择了一个主题关系刺激,得1分,满分6分;分类学组中,如果被试正确选择了一个类别概念刺激,得1分,满分6分。
跨分类成绩的计算为:每题在知觉组、主题组、分类学组上均选择正确,才能得1分,满分6分。
(三)实验设计和程序
本实验采用的是3x3(年龄组×分类标准)混合实验设计,整个实验过程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分三步进行。
1.图片命名阶段
让被试对实验材料的物体进行命名,确保被试认识所有物体。
2.练习阶段
主试以三角形的形式向被试呈现练习图片(以知觉组图片为例)。由主试指着目标刺激和无关刺激图片向儿童发问:这两张图片中的哪一张和这张图片(指着靶刺激图片)放在一起最合适?如果被试回答正确,主试则继续以同样的方式呈现主题组图片和分类学组图片。如果被试选择错误,则主试予以纠正,并告知理由,然后再依次呈现剩下的两组图片。
3.正式实验阶段
和练习阶段相同,但主试不给予任何反馈和暗示。
(四)数据处理及分析
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及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知觉组、主题组和分类学组的三组分类成绩
对三个年龄组被试作答的正确率进行统计,结果为:4岁组中知觉组分类的正确率为99%,主题组为92%,分类学组为89%;5岁组中知觉组分类的正确率为90%,主题组为94%,分类学组为95%;6岁组中知觉组分类的正确率为99%。主题组为97%,分类学组为97%。三个年龄组被试的三组分类成绩如表2所示。
对三组被试在三个分类标准上的得分进行3x3(年龄组×分类标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龄主效应不显著,三组被试在同一类别标准上的得分差异不显著,F2.51=1.96,p>0.05;类别主效应不显著,同一年龄组被试在不同分类标准上的得分差异不显著,F2.51=1.21,p>0.05;年龄和分类标准的交互作用显著,F2.51=3.23,p<0.05。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显示,知觉组中,4岁和6岁组被试的分类得分显著高于5岁组。
(二)跨分类成绩
三个年龄组被试的跨分类成绩分别是:4岁组,M=4.94(满分6分),SD=1.21;5岁组,M=5.O(满分6分),SD=I.24;6岁组,M=5.61(满分6分).SD=0.70。对不同年龄组被试的跨分类成绩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年龄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F2.51=2.12,p>0.05。
本研究还对三组被试跨分类的正确率进行了统计,结果是:4岁组正确率为82%,5岁组为83%,6岁组为93%。三个年龄组的正确率与随机水平(12.5%)相比,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之所以将随机水平定为12.5%,是因为在本实验的跨分类任务中,被试的选择结果会出现八种情况:知觉组正确-主题组正确-分类学组正确,知觉组不正确-主题组不正确-分类学组不正确,知觉组不正确-主题组正确-分类学组正确。知觉组不正确-主题组不正确-分类学组正确,知觉组不正确-主题组正确-分类学组不正确,知觉组正确-主题组不正确-分类学组正确,知觉组正确-主题组不正确-分类学组不正确,知觉组正确-主题组正确-分类学组不正确。
三、讨论
(一)4岁儿童分类能力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
本研究结果表明,4岁儿童已经具备了依据知觉特征、主题关系及分类学标准进行分类的能力.且发展比较成熟,其正确率分别高达99%、92%和89%。本研究结果支持了Nguyen和Murphy(2003)对学前儿童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概念联系能力的研究,即3岁儿童能够运用分类学联系和脚本关系来组织概念,4岁儿童既能根据分类学联系又能根据脚本关系对同一种事物进行归类。3~7岁儿童的各种概念联系都能同等地得到稳定发展。
但本研究也有与其他一些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地方。有研究者认为,儿童概念联系的发展呈现持续变化的趋势,学前儿童主要依赖主题关系来形成概念,之后才逐渐转变为依据分类学联系。例如,Inhelder和Piaget认为低龄儿童不能形成逻辑概念,只能依赖主题关系来组织知识,儿童要到8岁以后才能根据相似性对事物进行归类。Sell等人发现,未入幼儿园的儿童能够使用主题关系.但不能使用脚本关系和分类学进行分类;进入幼儿园的儿童能够使用主题关系和脚本关系,但几乎不能使用分类学进行分类。导致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这些早期分类研究中,多数设置了冲突情境,使儿童在两个分类标准中只能选择非此即彼的一个,研究更多地是考查儿童的分类偏好。而本研究采用的是非冲突情境,因此更能真实地考查儿童的分类能力。二是不同于Sell研究中使用的字词联想任务(即要求被试在听到刺激词时立即给予反应),本研究采用了更为直接的分类任务。相比分类学联系,主题关系在字词联想任务中占有明显优势,因为它能更好地唤起个体对已有知识经验的回忆和联想。因此.这些研究认为学前儿童主要是依赖主题关系来形成概念,之后才逐渐转变为依据分类学联系的结论。很可能是由于研究问题的设置而导致了低估儿童概念的发展水平。
(二)知觉特征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影响不同
本研究发现,4岁和6岁儿童依据知觉标准分类的成绩显著好于5岁儿童,尤其是对于4岁儿童来说,知觉特征因素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这很可能是与其思维中直觉行动思维仍然占主要地位有关。众所周知,3岁前儿童的主导思维是直觉行动思维,4岁的儿童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但幼儿仍会经常倾向于按照事物的具体特性进行分类,如把具有相同颜色或相同形状的物体放在一起,这是直觉行动思维仍占主导地位的表现。6岁的儿童已经能够分辨同组内事物之间的关系,并找到最佳的分组依据,因此,在各种分类中成绩表现均优异。5岁则是儿童利用主题关系进行分类的高峰期。伴随着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儿童从日常生活中获取的经验越来越丰富,逐渐能在头脑中将现实生活中经常在一起出现的事物建立起联系。因为主题关系本身就是生活经验的图式,幼儿对其进行心理操作比操作一般类别的概念要容易得多,因而能被优先选用。
(三)6岁儿童跨分类能力的发展比较成熟
跨分类是针对先前有关范畴研究中存在的单等级、单功能和知识孤立等局限提出来的,指人们对众多概念项目具有多重选择的范畴组织。本研究验证了有关跨分类现象在学前阶段就已出现的结论,4岁儿童已经能够依据主题关系、知觉特征和分类学三类标准进行跨分类,且正确率较高(已达82%)。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跨分类能力也在不断提高,6岁时的正确率已经很高(达到93%)。这和Nguyen等人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分类的实质是形成概念。概念并非是孤立存在的,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不同,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可形成概念网络。在激活一个概念的同时,相关概念也相应被激活。同样,在儿童的概念系统中,各分类标准也并非孤立存在,当要求儿童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物体进行跨分类时,儿童头脑中的某个概念及其相关概念都会得到相应的激活,从而帮助儿童顺利完成分类任务。
(四)自然情境下,学前儿童分类时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偏好
早期的序列发展观认为,儿童对于类概念的组织遵循一条由知觉特征——主题关系——分类学分类的序列发展路径。但支持这种观点的多数研究只是考查了被试在不同分类标准相互竞争的情境下,只能作出非A即B的选择。这样的研究混淆了能力和偏好两个概念。Nguyen和Murphy(2003)的实验则设置了冲突和非冲突情境,要求儿童和成人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研究设置冲突情境的目的是要考查儿童和成人分类标准的选择偏好。在这种情境下,研究对象被迫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但这并不表示他们不具备关于未选项的相关知识。而非冲突情境克服了这个弊端,能真正反映出研究对象的分类能力。本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在4岁以前就已经具备依据脚本关系和分类学标准进行分类的能力。只是在冲突情境下,4岁儿童偏向于依据脚本关系进行分类,7岁儿童和成人倾向于依据分类学标准来分类。由此看来,序列发展观揭示的儿童分类能力发展的路径只是依据儿童的分类偏好进行的选择。
四、结论及启示
本研究中,4岁儿童分类能力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能够按照知觉特征、主题关系及分类学三类标准进行分类;跨分类能力也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6岁儿童的跨分类能力发展基本成熟。知觉特征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影响不同,4岁和6岁儿童依据知觉标准分类的成绩显著好于5岁儿童。自然情境下,学前儿童分类时优先考虑自己的偏好,并遵循知觉特征——主题关系——分类学分类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类。本研究所得的结果可为学前儿童分类的教育教学提供一些启示。
首先,要对学前儿童的分类能力有正确的认识。以往研究认为儿童运用分类学标准进行分类要到学龄阶段,而本研究发现,4岁儿童就已经能够按照知觉特征、主题关系及分类学标准进行分类。如果仍然认为儿童只能理解事物的表面特征(如颜色、形状等)和事物间的主题关系(如功能关系等),势必会限制儿童类别概念的发展水平。因此,应该在正确认识儿童分类能力发展水平的前提下,提高对幼儿分类能力发展的期望。
其次,注重培养学前儿童思维的灵活性。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教师在要求儿童完成一项分类任务时,通常会设定一个明确的标准。而本研究发现,学前儿童的跨分类能力已经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因此,要多鼓励学前儿童按照多种标准进行分类,以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