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改春风吹红传统文化之花

2013-04-29刘良文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3年8期
关键词:语文教材必要性课程改革

刘良文

【摘要】课程改革春风吹遍大江南北,焕发基础教育的创新生机。在课程改革中,初中语文教材有了较大的变化,但始终不改的而且新增了许多具有传统文化魅力的新篇章。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之花红遍语文教材,有极强的必要性即:传播传统文化淡化不良之风、学习传统文化强化社会公德。课程改革中语文教材主要从两方面彰显传统文化即:经典散文渗透民族精神、精美诗词塑造高尚情操。此研究论述尚浅,如有不周之处望专家批评指正。

【关键词】课程改革 传统文化 必要性 语文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35-01

新课程改革注重广大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重视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以此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审美能力。为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真正统一,课程改革对中学语文教材进行更新,在新教材中新增了展示传统文化的篇目,这些篇章对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民族精神、高尚情操、美好心灵等有着至关重要的教育作用,因此课程改革中语文教材凸显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必要性:

一、课程改革中语文教材凸显传统文化必要性

(一)传播传统文化淡化不良之风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新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青少年在优厚的物质条件下顺利进入中学时代,这些学生个性十足、敢想敢做、开放自由,喜欢追求歌星、靓女、韩剧,这些孩子愿意在流行音乐中陶醉,喜欢在盛行舞蹈中疯狂,敢于在奇装异服中超越……感觉他们这是在为流行而生活,在他们的生活中精神世界近似空白,诚信可以在叛逆中丧失、谦虚可以在虚伪中泯灭、自强在音乐中迷失。优越的生活让这些未谙世故的青少年意志薄弱、精神不振,不思进取,迫切需要精神营养使他们健康成长。这就需要在语文教材中融入具有民族精神的传统文化篇章,激励中学生奋发图强、积极向上、意志坚强。语文教师一定要担负起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担,通过语文教材中精神力量淡化并纠正青少年中的不良之风。

(二)学习传统文化强化社会公德

现代社会中的青少年一般都是家庭中的宠儿,在幸福生活中享受有余,责任欠缺;奢侈有余,节俭欠缺;个人利益高于一切,集体利益置若罔闻,这些学生眼中的集体观念不强,公德意识较弱,自我思想严重,只要能玩得尽兴、尽情、尽意,不在乎社会公德的约束。这种做法甚是可怕,现代社会接班人未来令人担忧。因此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在中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唤醒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爱护公务、关心集体,号召要时刻以大局为重,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中国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大放异彩。

二、课程改革中语文教材彰显传统文化

(一)经典散文渗透民族精神

初中教材中经典散文是道德的范本,是很好的道德教科书。学习欣赏更多的传统经典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如《孟子》,尤其是其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名篇,更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千古绝唱,表现了自立自强、热爱祖国、追求理想、改造现实的顽强精神。《陋室铭》中刘禹锡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高尚情操令现代物欲为重的价值观的学生学习敬仰;《爱莲说》中周敦颐那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倚世独立的脱俗精神多感染。经典散文中的人物历代传承,如卧薪尝胆的勾践、甘受胯下之辱的韩信,鸿门宴上能屈能伸的刘邦,不肯过江东的项羽,还有六出祁山为蜀汉鞠躬尽瘁的诸葛亮故事。我们借用这些古典文化人物,拓展延伸单元主题,凿通历史和现实,让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精髓时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既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活跃课堂气氛。

传统经典作品是集文学、哲学历史于一体的,熟读成诵进行语言积累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法宝,也是语文学习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而用诵读的方式学习和积累传统文化也是极具民族特色的,教师传授语言文字知识的同时,就可以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而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的也不仅仅是文言的知识,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精神的共鸣、净化与升华。黄香温席、孔融让梨,传递的是一种孝悌的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传播的是博爱思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诉学生要学会推己及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又让学生懂得了见利要思义。在《论语·微子》中看到孔子积极入世救国,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更看出他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这种精神直接影响到中国知识分子心忧天下,大济苍生,积极进取的精神追求,也是我们当代莘莘学子应该继承,应该具备的精神品质。

(二)精美诗词塑造高尚情操

中学语文新编教材中极大一部分精美的古典诗词,意蕴丰富、意境优美、情感炽热,很多爱国诗篇深刻表达对伟大山河的无比热爱。

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传统文化是照亮中华历史天空的璀璨明星,更是文明发展的夺目瑰宝,经过几千年的积淀,放射着无与伦比的耀眼光辉,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巨大财富。在新课改指导下,中学语文教材中增加传统篇目,这无形中是用中华民族的瑰丽文化净化现代青少年的思想,提升未来接班人的文化精神,健全新时代栋梁的人格。课程改革恰似和煦的春风,吹拂传统文化的嫩芽,吹红艳丽夺目的精神之花。

参考文献:

[1]梁振桂.试论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底蕴的培养[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9).

[2]童艳丽.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J].小学语文教学,2006(9).

[3]伊漪.谈现代语文教育对传统文化的承传与超越[J].宁德师专学报,2005(3).

猜你喜欢

语文教材必要性课程改革
论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文吟诵教学方法
语文教材中寻找口语训练的契机研究
小学语文教材共有课文的词语编排情况考察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