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灌输论”与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时代挑战

2013-04-29王冀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3年8期
关键词:灌输网络改革

王冀

【摘要】“灌输论”思想是列宁于1902年在其著作《怎么办?》一书中提出的关于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的著名理论。本文通过对“灌输论”思想在马克思理论教育中的地位的阐述,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新时代背景带来的挑战,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状况和发展进行反思,为当前的理论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研究思路。

【关键词】灌输 理论教育 网络 改革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09-02

一、当今时代背景下,对灌输论思想的正确认识

对于“灌输论”的理论争论,其根本原因是不同学者对于“灌输论”的认识不同。坚持“灌输论”的学者通常是把“灌输论”作为一种理论原则和指导方针,认为正是由于在工人阶级中间,无法自发的产生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因此,务必要从外部对工人阶级进行思想改造,也就是进行“灌输”。作为一种理论原则,“灌输论”在现今的信息化时代仍然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而认为“灌输论”已经过时,不具有实际实践意义的学者,通常是将“灌输论”当作了一种思想传播和理论教育的方法,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单纯靠外部的理论灌输和传统方式的宣传鼓动,确实已经不适合当前时代背景下意识形态理论的传播和推广。笔者认为,列宁提出的“灌输论”思想,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应该将之作为马克思理论教育的根本原则,而并非教育方法。必须在对“灌输论”思想的地位有这样的认识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发展“灌输论”思想,从而避免“灌输论”思想的僵化和形而上学化。

(一)对“灌输论”的原则性认识

对于“灌输论”的认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正确认识“灌输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原则性地位问题。“灌输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是处于的核心原则的地位,这是正确认识并实践“灌输论”的基本前提。只有把“灌输论”当作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根本原则,而不是单纯的方式方法,才能在此基础上,对“灌输论”思想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发展,才能在以“灌输论”为指导原则的基础上,从现今社会的发展变化出发,对马克思理论教育的传播方式和教育方法进行适应社会的改革和完善。

(二)对“灌输论”的原理性认识

列宁对于“灌输论”的阐述,是从“灌输论”形成的基本原理方向解释了为什么马克思主义理论一定要坚持从外部进行灌输,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特点。由于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形成与其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一整套完备的意识形态理论。反观社会主义阵营,一方面,产生于资本主义体系中的无产阶级必然深受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制度尚处于发展初期,工人群众无法在生产实践过程中自发生马克思主义思想。然而,工人阶级的思想意识,如果无法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占据,那么就必然被资产阶级的思想占领。所以,列宁认为,在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实现以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必须坚持从外部进行“灌输”的基本原则。因此,“灌输论”思想的核心是它的原理性阐述,通过科学的论证方式解释了为什么要坚持“灌输”的根本原则。而这一基本原理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仍然是适用的。

二、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类信息的传播途径和传播速度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扩大,人们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从而导致各种社会思潮纷繁复杂,开始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发出挑战和威胁。另一方面,当代青年的独立思考能力不断增强,在接受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同时,也开始对所接受的传统教育进行反思和论证,并谋求在各类社会思潮中广泛汲取思想成果,在缺少正确引导的情况下,极易导致青年人无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新的时代发展背景,在带来经济高速发展和生产力的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一)网络信息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进入新世纪以来,网络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各种新的传播媒介不断发展创新,各类信息、思潮和文化都以更加便捷的方式和更快的速度广泛在各类新媒介中得以广泛传播,其中既包含各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和思想意识,同时也包括一些新时代背景下产生的腐朽思潮和文化糟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规律告诉我们,如果不及时引导和占领这些新媒介带来的文化真空,那么那些腐朽和消极的思潮就必然会潜移默化的侵蚀人们的思想阵地。文化多元发展一方面为我们带来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和大发展,另一方面,也同时带来了一些消极负面的文化思潮,而这些思潮会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新的理论传播媒介迅速发展,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和控制,就会对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造成侵蚀,最终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因此,在当前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如何占据新媒介带来的文化真空,成为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正在面临的一个严峻的时代挑战之一。

(二)广大群众,尤其是新时代的青年人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传统的马克思理论教育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新中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有条件接受高等教育的普通群众越来越多,国民的综合素质不断上升。同时,群众接收信息的方式越来越便捷化,多样化。改革开放后,广大群众对外部世界的了解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尤其是当代青年,在接受了高等教育以后,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整体得到提升,对各类社会问题的见解也更趋于个性化和多元化。从一定程度而言,传统的单纯“灌输”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已经成为新的时代主题之一,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也在潜移默化的推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带来了我国经济的繁荣,同时也带来了多样性文化的广泛传播。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丁俊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思想.[J].理论教育导刊.2009(7).46

[3]沈建红.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体系构建.[J].教育探索.2006(4)

[4]胡子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灌输网络改革
改革之路
教育是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知识的灌输
衰老是被灌输的概念
6-year-old girl uses lemonade stands to help fellow students
改革备忘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