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3-04-29韦廷彦

广西教育·B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师生交流探究

韦廷彦

【关键字】合作学习 数学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B-0021-02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异质中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相互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合作学习,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分析问题,并在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探究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数学的真谛与价值,并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能在合作学习中互探互学,共同进步。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好合作学习,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呢?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这个问题。

一、合理分组,因材施教

我们知道,学生有着年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等的差异,同一班级的学生,其先天素质、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教师必须首先认清教学对象,因材施教。教师可根据考试成绩、学习态度等把学生划分为A、B、C三个等级,并按ABC的组合进行分组,遵从“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把不同层次的学生组合到一起,每组4~6人为宜,全班分为若干个小组。这样既有利于小组之间公平竞争,又有利于组内学生互帮互助,形成互促共进的学习氛围。另外,小组长的选择也是分组教学的一个关键问题,建议采用“组长轮值制”,以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合理分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优生更优,有成就感;后进生能自由发表意见,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中形成正确认识,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增强学习的信心。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智慧的载体。合作学习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能否合理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带到知识的殿堂是合作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数学课堂教学中,每一节课、每一个问题都要求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小组讨论是不现实的,也不可能,所以首先要把握好提出问题的时机,在学生“心欲道而不得,口欲言而未能”时巧妙地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此时开展合作学习,探究规律,方可获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时要“因题而异”,通过巧妙的诱导,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如教学“求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时,我改变以往师问生答的形式,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师生对抗赛:由学生任意报两个有理数,看谁能最快地说出数轴上它们之间的距离,当学生才算出两三道题时,我已判断完毕,学生在惊讶之余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老师如此神速?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当学生为初步得出结论而高兴时,我又设计了有关“已知两点间距离和其中一点表示的数,求另一数”的问题情境:一个学生说:“只要用距离减去这个数。”另一个学生说:“可以用距离减去这个数,也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距离。”两位同学谁说的对?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这样便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

其次,应适时在重点、难点处进行合作学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往往是学生理解掌握的难点,在这些地方加强合作,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平方差公式》一课中,平方差公式的推导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如何归纳出公式是学习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先出示四道计算题:

(1)(1+2x)(1-2x) (2)(2a+3)(2a-3) (3)(100+1)(100-1) (4)(x+6)(x-6)

教师先让学生求出答案,再启发:大家自己找一找,这4道题存在什么规律?几分钟后,再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针对不同情况适当引导,然后各组发言人代表本组与全班同学交流,最终推导出平方差公式。这里,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待时机成熟再进行合作探究,然后组间交流,较好地发挥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效能。

再次,提出的问题还需要与时俱进,紧扣时代脉搏。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学会感恩,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回报社会、服务社会是教育教学更为深远的目的。把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时政大事等贯穿于数学教学中,学生就能在合作学习中耳濡目染,立志报效祖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师生合作,灵活创新

如果说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的前提,那么正确处理好教学活动中的“双边”关系就是合作学习的关键。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创造性活动,师生思维要保持同步统一。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教学活动的发展有时和课前预设相吻合,更多时候却会偏离预设。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或错误信息,并合理加以利用,促进学生的发展。一位教师在教学“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在黑板写了两道题目并请两位学生板演。过了几分钟,多数学生正确地完成了练习,这时一位同学举手发言了:“老师,我发现了一个规律:当x项的系数、y项的系数和常数项是连续的整数时,这样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的解都是x=1,y=-2。”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只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没有涉及解的规律。任课教师听了这一问题,看起来有些惊讶,他在备课时应该也没有考虑这一问题。但这位教师没有急于转变话题,而是充分抓住这个契机提出问题:“大家看这个规律正确吗?请尝试再写出几个方程组并解出它。”学生马上编写符合这样条件的方程组来检验那位同学发现的规律,结果都表明它是正确的。教师因势利导:“如何验证这个规律?”学生开始认真思考并讨论,最后统一了验证的方法:用代数式表示符合上述条件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得到一般式,并解得它的解为x=1,y=-2。这位教师的提问无疑是机智的,通过层层引导,让学生体会了探究的过程并收获了成功的喜悦;通过师生的合作互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合作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更新知识,发展个人创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综合概括能力,积极主动地投身课改,不断探索、创新,才能驾驭教材,灵活运用教材教法,构建新颖的课堂,展现教学的精彩和精华,实现育人效果。课堂上教师既是策划者,又是参与者。一方面,教师要创设一种小组合作、协调解决的情境,鼓励学生在小组交流讨论中充分发表个人见解,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分析、思考问题,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个人竞争转化为小组竞争,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又有利于因材施教,还可以弥补教师难以应对有个体差异的众多学生的传统教学的不足。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见解,并在小组交流中提升自己,培养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只有融入到学生小组讨论中,才能及时发现问题,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这种情感相通、亲密无间、心理相容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学生得以在这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愉快学习,自主探究,灵活创新。

合作学习对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作用毋庸置疑,如何运用好合作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合作交流的作用,让其为教学增色添彩,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师生交流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如此交流,太暖!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